当世界史的指针逆转之时
作者:[德]马库斯•加布里尔
定价:59元
出版时间:2023.1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8-15872-3
本书由日本PHP出版社对德国备受瞩目的哲学家马库斯•加布里尔进行的独家访谈汇集而成。这位哲学天才就21世纪的各种世界性危机展开精简而深刻的论述,以哲学视角剖析当下社会所面临的价值、民主、科技、资本主义和表象等5大危机,为人们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启示。作者向人们揭示了AI人工智能时代、后真相时代、价值危机时代的困境,启发我们该如何重新看待世界,如何进行理性重构,并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下探寻应对与解决的可能方案。
名家推荐
面对当今世界的逆转与危机,加布里尔援用其原创的“新实在论”哲学展开诊断与批判,并探寻应对与解决的可能。这是一部具有明确现实关切、可读性很强的作品。他的观点犀利、新颖时而具有挑战性,也将会激发丰富的思考与争论。——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
新锐哲学家加布里尔的新实在论是对技术统治的当代世界的积极回应,其恢宏大气的思想格局有可能重振战后渐趋弱势的德国哲学。—— 孙周兴(浙江大学讲席教授)
前言
“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天才哲学家”
“新哲学的旗手”
这是人们赠予本书作者马库斯·加布里尔的桂冠。
马库斯·加布里尔29岁被波恩大学聘为讲席教授,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哲学教授。他提倡的“新实在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关注。
“后真相”(post-truth)一词在当今世界广泛传播,民粹主义风暴席卷全球,“新实在论”是应运而生的新哲学。
在雷同化日进、差异日渐模糊、信息泛滥无界的现代社会,究竟何为真实?究竟是否有真实存在?人们无法回答。
面对现代危机,来自欧洲的新时代知识分子马库斯·加布里尔大声疾呼“只有真实才真正存在”,并强调我们理应依靠的“普遍价值”也绝对存在。
新哲学描绘的时针逆转的世界
“世界史的时针开始逆转”一语出自马库斯·加布里尔之口,本书中也多处出现。
在他看来,上帝死了,现代主义也死了。遍历了死亡的我们像一艘随波逐流的无锚之船。
而近来,“一股试图回归19世纪民族国家时代的力量正日渐壮大”,加布里尔如是说。
编辑部试图就21世纪正在发生的“世界性危机”与这位哲学家展开对话。编辑部也试图描绘“新实在论”会为生活于当下的我们带来何种变化。若通过“新实在论”展望世界,我们能预测到现今与未来将组成何种图像。换句话说,我们将借助加布里尔的“新实在论”火把,聚焦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大问题。
我们尽量规避晦涩难懂的哲学术语,努力使用通俗的日常用语来采访与翻译,相信对哲学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地阅读本书。
书中涉及的5大危机分别是“价值的危机”“民主主义的危机”“资本主义的危机”“技术的危机” 和“表象的危机”。
进入正文之前,先就本书梗概做出简单介绍。
第一章“世界史的时针回转时”主要阐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时针逆转”的现象与潮流。
第二章“如今为何要提倡新实在论”是进入正篇前的序章,将对“新实在论”进行简单解说。
第三章“价值的危机”讲解在绝对价值观已然丧失、呈现漂流状态的当代,民众该如何理解“普遍价值”,以免陷入虚无主义泥潭。
第四章“民主主义的危机”聚焦民主制度所特有的低效,并对“肯定多样性,是否意味着对否定多样性的人也要予以肯定?”等悖论提供了哲学角度的解答。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危机”将解读全球化、贫富分化等现代资本主义所蕴含的“恶的潜在性”,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这里,加布里尔为我们带来“共同免疫主义”(co-immunism)、道德企业、大理论(grand theory)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提案。
第六章“技术的危机”展开了“所谓人工智能根本不存在”、“我们只是在为网络巨头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免费打工”等论述。作者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是“温柔的独裁国家”,为日本人敲响一记警钟。
第七章“表象的危机”和之后的“补充·新实在论的启示”进一步展开更具哲学性的论述。在作者看来,上述4种危机之所以发生,归根结底在于我们未能与“表象”之间建立起正确的关系。此外,本章也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上直接回答“新实在论”如何看待世界的问题。
“在时针回转的时代,‘新实在论’是新的解放宣言”,“因为‘新实在论’是面向未来思考各种问题的哲学。” 加布里尔笑言。
读完本书,你眼中的世界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简介
著者:马库斯·加布里尔(Markus Gabriel),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哲学家。他在西方古典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实在论”,被誉为“哲学界的明星”和“新哲学的旗手”,是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哲学家。主要著作有《为什么世界不存在》《意义场:一种新实在论的存在论》等,其中《为什么世界不存在》在全球畅销。
译者:时晨,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前言·编辑部致读者
新哲学描绘的时针逆转的世界
导读: 认识马库斯·加布里尔
第一章 世界史的时针回转时
世界正回归19世纪
欧洲走向崩溃
战争催生的欧洲
国家规模的“拟态”
不再有人追求真实
现实的形态变了
时针回转的世界与“新解放宣言”
急需新的媒体
互联网不具有民主性
第二章 为何现在提倡新实在论
何为新实在论
“世界不存在”的真正含义
现实不止一个
“新实在论”广受关注的理由
现实与虚拟的界线日益模糊
什么是“意义场”
用新实在论数“3个立方体”
一切都是同等程度的现实
新哲学有助于解决世界面临的大问题
“新实在论”带来的巨变
如何讨论气候变化问题
重要的是正确与否
现代性(modernity)将毁灭人类
统计型世界观背后隐藏着什么
第三章 价值的危机 非人化、普遍价值、虚无主义
读解“他者”的产生机制
纷争因何而起
语言和文化如同软件
思考道德时必要的3个类别
头巾问题所暴露的
议论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非人化的手段
偏见如何产生
以善恶来看待对方是错的
学习“意义场”为何有必要
围绕价值的斗争还在继续
冷战并未结束
弗朗西斯・福山的黑格尔主义
我们活在尼采于19世纪描述的世界
建立伦理学科刻不容缓
日本应发挥的作用
新实在论与禅的共同点
日本人很容易理解“世界不存在”
第四章 民主的危机 常识、文化多元性、多样性
肯定民主主义的“迟钝”
基于明确事实的政治
民主思考与非民主思考的差异
独裁主义与“明确的事实”
从文化的相对性到多元性
文化有时会否定明确性
多元性与相对性的差异
为了超越地域视点
从哲学角度思考民主与多样性
“罗素悖论的解法”所揭示的
判断对错的思考实验
人皆不同是一个事实
何谓尊严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危机 共同免责主义、自我全球化、道德企业
全球化资本主义回归国家
资本主义固有的“恶”的要素
资本主义具有“恶”的潜在性
“道德企业”决定22世纪的政治结构
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共同免责主义”
什么是“共同免责主义”
如何避免偏向短期思维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辩证而生的“自我全球化”
资本主义产生的“内部他者”
什么是道德企业和道德资本主义
如何摆脱统计型世界观
构建“大理论”的紧迫性
新实在论 VS 新自由主义
构建“大理论”实为必须
第六章 技术的危机 “人工”智能﹑GAFA﹑温柔的独裁国家
自然主义是最恶劣的认知顽疾
我们过于轻视人类
自然科学无法谈论价值
迷信科学如同回归原始宗教
不要被媒体大肆渲染的“科研成果”欺骗
区分知识和意识形态
人工智能不过是幻想
运用莱布尼茨公式将人工智能哲学化
自动化的负面
自动化带来的余暇仍会消化于网络
如何运用莱布尼茨公式将人工智能哲学化
机器的性能不等于可靠性
为何劳动力被机器取代会导致经济下滑
我们在给GAFA免费打工
为什么需要限制网络巨头
数字无产者大量产生
日本是善于创造技术意识形态的国家
日本是温柔的独裁国家
第七章 表象的危机 事实、假新闻、美国病
虚构与事实之间
什么是表象
形象本身不具有好坏的属性
被表面形象迷惑的世界
人们尚未理解民主的功能
开始追求形象本身的人们
形象大国美国的另一个危机
补充 新实在论的启示
杯子不存在 因而世界也不存在
视点有好有坏
“普遍人性”的概念
“我所想的都是假的”这一思维方式不存在
“信念的网络”构成社会
为何说社会的最高价值是“真实”
统计型世界观为何会失败
“我”真实存在
感谢广东人民社提供新书资料!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