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许倬云重磅作品“文明三书”出版(附总序)

2023/4/17 10:31:17  阅读:154 发布者:

年逾九旬的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自从做客《十三邀》后,其饱含智慧的金句语录广为流传,深为大众,尤其年轻人所热爱。自去年起,许先生频频在新媒体平台露面,分享自己的人生心得,成了一位“高龄网红学者”,颇受追捧。关于他的视频总是爆款,他的言论也一度成为热搜。大家说,先生有赤子之心,还有知识分子的良心。

许倬云先生虽行动不便,但从未停止思考。其重磅作品《三千年文明大变局》《世界何以至此》《我们去向何方》于3月同步出版。

 

《三千年文明大变局》

作者: 许倬云

ISBN: 978-7-5225-1598-4

九州出版社|20233

定价:59.8

内容简介

世界文明正在发生着变局!

许倬云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三千年来发展的路线图及各自的异同: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峰与谷”及转折点;最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明清以来中国一落千丈,欧洲人则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从此以后,西方世界所形成的现代文明,引领着世界文明的方向。

本书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言 未来人类的前途,能否殊途同归?

第一章 中西三千年文明之异的根源

第二章 中西上古政治制度的比较

第三章 中西思想文明的分野和演变

第四章 中西文化圈的分合与扩展

第五章 中西中古时代的文化重整

第六章 中西面对文明变局的关头

第七章 中国的封闭与西方的开放

第八章 西方文明三百年间的巨变

第九章 结论

  录 当今世界的情形和我们未来的方向

 

《世界何以至此》

作者: 许倬云

ISBN:978-7-5225-1597-7

九州出版社|上市时间: 20233

定价:59.8

内容简介

许倬云细数人类文明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再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让我们看到,由西方文明主导的现代社会正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充斥着大国霸业的兴衰交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变迁,以及人类从愚昧到理性的不断转变,直到今天,整个世界又陷入一种物质主义的狂热中难以自拔,人类社会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普遍的精神空虚和对生命的迷茫。由此,许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现代文明或成或败的发展走向,并以哲学家的视野将其引至有关人类“终极关怀”的根本点上。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序

第一章 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二章 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 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 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第五章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 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七章 以城市为主的近代文明的发端

第八章 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第九章 欧洲近代国家的殖民和掠夺

第十章 工业革命的动力及其对资源的侵占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引发的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

第十二章 民族国家分化为专制国家或民主国家

第十三章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以及战后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十四章 三种不同国家形态下的政府权力膨胀

第十五章 现代工业生产大发展的福与祸

第十六章 现代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新的挑战

第十七章 20 世纪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十八章 全球经济发展对社会政治和信仰的影响

第十九章 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人类价值体系的重建

  录 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

余世存先生开场致辞

许倬云先生演讲正题

时间不容许倒退 许倬云答中欧校友问

  记

 

《我们去向何方》

作者: 许倬云

ISBN:978-7-5225-1596-0

九州出版社|上市时间: 20233

定价:59.8

内容简介

启蒙运动以来三百余年,以西方文明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席卷五洲四海,堪称人类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这一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渐露疲态……

许倬云先生以纵深横阔的史学家视野,敏锐地洞察出:以美国为中心的第三期现代文明正在衰微,“现代文明正在走入秋季,寒冬已经不远”。本书先从资本主义经济、主权国家、科学技术这三大支柱出发,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处境,指出了其面临的种种危机,最后尝试在西方传统之外,引入“生命现象的价值观”这一新的元素,作为新的人类共同文明结构的基础。

西方以五百年时间建立的“现代文明”,是迄今世界上唯一完成式的现代型文明,但唯一却不等同于具有典范地位。许倬云先生此书更清楚地阐明了“西方现代文明”已不具“现代文明”典范的正当性。站在文明变局的重要关口,我们将何去何从?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言 从兴盛到衰颓

第一章 现代西方主流文明的困境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病与矫正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最近发生的问题

第五章 西欧和美国民主化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 现代国家的形式与运作(上)

第七章 现代国家的形式与运作(下)

第八章 现代科技的发展(上)

第九章 现代科技的发展(下)

第十章 资本主义目前的问题

第十一章 最近科技发展的情形

第十二章 为现代文明把脉

第十三章 国家功能的衰变

第十四章 主权国家的排他性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与国家的运作

第十六章 现代社会的松弛和解体

第十七章 现代科学呈现的宇宙观

第十八章 中国和印度形而上学所建构的“生命现象价值观”宇宙论

第十九章 后  论

世界分崩离析的局面已经露出来了

许倬云口述: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容忍互存的“全球化”

作者简介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生于厦门。美国匹兹保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2 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2004年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20年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学术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等,另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行世,海内外行销百万册。

文明三书总序: 当今世界的文明危机与转型

各位读者朋友好,我是许倬云。

这十来年,我们看见世界的变化非常之严重。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国家彼此间的许多紧张形势。今天的世界打起仗来不像过去,真要彼此扔核弹,大家一锅熬。所以,我对这方面十分担心。

回头想想,我们三千多年前,就是所谓“轴心时代”,几个古代大的文明都出现一批哲人,他们提出一些有关人类文明的基本立场和方向,使这几个大的文化系统都从根上长出新苗,并延续几千年。中华文明和犹太-基督教传统、波斯传统以及伊斯兰传统(伊斯兰传统是从犹太-基督教传统化身出来的),这三个大的传统之间,其实从开始就存在相当根本性的不同。延续下来到今天的世界,当前存在的种种文明冲突,其实并非偶然。如何化解这重重的冲突,是要紧的事情。至少我们要知己知彼,既了解中华文明自身的立场,也要理解他者的立场是从何时、何地、如何生根发芽长出来的。我想这种了解,对我们做出若干决策以及反应会有所帮助。

我这四本书,恰好就在处理这些问题,针对东西方文明中不同的文化集团,对其基因间的差异加以剖析。

我们以中国的文化体系来说,从三千年前的西周开始,一直到汉朝建构完成——真正彻底完成要到明代的王阳明。从如此长期的时间段来考察,我觉得中国文明不是论个体,而是论系统,几套系统性的关键要素,互相套叠在一起。在这许多不同层级、相互套叠的系统之内,个人属于第二级、第三级,而非最大或者唯一。整个宇宙也是由不同层次、不同大小以及不同性质构成的,许多系统互相套叠、互相呼应。人在这中间始终是个关键要素:一个区域、文化之内的许多人,构成一个集团、一个系统,个体与系统之间彼此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这一套基本观念:阴阳背反、互动,五行相生相克的流转,及其对世间万物、不同情况的归类——包括人与天地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是以这个认知为基本结构。

这种不同层级相互套叠的系统,在佛教的《华严经》里表达得非常清楚。而且《华严经》还讲到:种种系统有虚假的,有真实的;虚假的是真实的反映、映照,是它的影子,也是个回照。《华严经》指出的这种复杂关系,恰好与当今量子物理时代的系统论暗合。

而希腊、罗马形态的文明,是以个人为主体。罗马是从希腊化身出来的。希腊是一个城邦,由几个族合在一起,共同努力建立一个防卫单位。但是要整队出发去劫掠别的地方,掠夺别处的资源。他们的系统对外是敌对、掠夺、竞争,对内是强调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平衡。个人居于极大的地位,对任何其他力量不容让——它是绝对的、自立性的东西,它不是系统的,而是专断的。在这个文明特色之下,就衍生了一个独神教。

中古时代,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和盛唐的中华帝国发生过一次怛罗斯战役,安西都护高仙芝战败。那次失败,回教的世界初试啼声,席卷而上,把两个大帝国都打败了——中国的疆域被回教打破了,波斯帝国被灭亡。那个时候,正处于人类文明第二个轴心时代。秉持独神信仰和个人主义的宗教出现了两三家,而且都信奉强大的、极端的暴力。

到今天我们感觉到,又是这种独神信仰和个人主义的观念席卷世界。今天中国面临的局面是“一对二”,以我们自身的文明来面对两个独神教系统:中东的伊斯兰教,欧洲的基督教。独神教的特点是以自己为重,认为上天对他们有特别的恩宠,因此他们拥有特权,可以凌驾于异质文明之上。他们所尊奉的个人主义,发展到一定地步,个人可以挑战集体、挑战系统——美国最近发生的,其实就是这种情形。这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从唐朝以后其实一直都在,很多时候是间接冲突。

到了18世纪以后,发生了更大的冲突,就是我们的文明和资本主义主导的商业经济间的冲突。资本主义商业经济一切谈利,和中国文明一切谈义的立场正相反——西方人谈利不谈义,他们认为“利”就是“利己”。这是人类文明史上又一次的“轴心转换”。这一资本主义系统的强大力量,将伊斯兰教的力量也压倒了;而这种“求利之心”,架在资本主义列车上横扫世界。

我们中国如果跟随西方走的话,大家同样是一切求利。但我们看见在二战以后,美国近四五十年显露出的问题,如今愈演愈烈:“神”“人”之间,现在“神”的力量没有了,“神”对个人不再有约束力;个人的求利之心、求自利之心,变成最重要的动机。所以,这个以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独立精神来共同组织一个民主国家的构想,在今天面临极大的危机:这种国家社会,一步步分散,终有一天会溃散到不能运作。溃散以前,掌握权力的人,以其自身利益为着重化,为所欲为,这是极大的危机。

伊斯兰教集团逐渐衰微,被基督教集团压得无法抬头。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国独自挺在一边,我们还有中国文化系统的旁支:东南亚、中南半岛以及朝鲜、日本,如此而已。但是这片传统的“中华文化圈”,占据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拥有超过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不是无可作为。我们恐怕是当今世界,唯一可以将个人主义的极端性加以矫正的力量。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时机,我愿意把这些想法提出来,是心有戚戚焉。

今天读到新闻,说北卡罗来纳州发生枪战,这些人将配电站都烧了。枪战发生的原因,是支持同性恋的组织与保守的宗教组织对抗。我不否认同性恋群体的权利,但确实违背天常:如果美国的同性恋群体占其人口的四分之一,则美国人口一定降低;而且如果异性恋群体与他们对抗,不断发生这种激烈的武装冲突,这就不得了——这一冲突,比白人抵制亚裔、非裔还要严重。我不批评他们的个人选择,但个人主义发展至极端,整个社会就不成组织,必定趋于散漫。

动物里的蚂蚁、蜜蜂是极端集体主义:有工蚁、工蜂做事,蚁后、蜂后负责生产,养了一批提供精子的雄性。它们是集体主义,没有个体在内——这与中国的系统化之内,各种大小单位彼此补充、调节的模式完全不一样。

如果我们把个人主义倒反过来,集体主义到了极点的话,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向往的东西。旧苏俄的崩溃,就像《莫罗博士岛》(The Island of Dr. Moreau)或乌托邦小说所寄托的虚幻理想,无法落实。

中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就不会掉到坑里面去;但如何调试,是我们很重要的事业。我盼望有好生之德的上天,启发我们的同胞,将这个调试做得既非极端个人主义,也非极端集体主义——找到适当的中间点,实现以多重系统互相套叠作为基本形态的大组织。这个可以由职业团体、地缘团体、政治团体等等互相套叠,也可以由学术的、商业的、社会的种种不同团体互相套叠,也可以由代际之间的团体互相叠合,也可以由国家内不同地区的网络互相套叠,省与省、县与县、区与区之间的大、小圈子套叠在一起。国家之内不同层次、角度套叠在一起,这个大的网络才不会破裂。

今天我提出的,是第三次世界的轴心时代在二战结束时开始:二战结束以后,世界被拉到一块,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不同利益都被拉到一块,共同谋生。只要不独断地否定其他文明,可以共同求存,不至自我毁灭——国家内部分散到一定地步,就是自我毁灭。

我就说到这里,盼望大家体谅我这老年人的一番心情,可能是过虑,但确实是苦心。这个苦心是为了全体人类,不是为我自己。

谢谢各位。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