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社会遗弃下的疯癫与文明

2023/4/14 15:13:43  阅读:22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嘉陵桥渡 ,作者郑渝川hiecy

维塔,在拉丁语中指的是生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西的维塔收容所,收纳的是被当地社会遗弃的生命,包括穷人、流浪者、艾滋病患者、精神病人。这样的收容场所,对于这些被遗弃者意味着更好的生命安排吗?

维塔收容所在巴西的阿雷格里港,当地有200万人口,相对富裕。这个收容所的建立,一开始是以履行人道主义使命为目标的。但更准确的功能是,这样一个相对富裕的城市决心遮掩一个普遍的事实,那就是上述被遗弃的生命、社会角色,本质上构成对城市秩序、景观、“正常”居民的滋扰。所以,这种情况下推动的城市治理,就像是园艺师那样,将“杂草”予以清理。

当然,放大到巴西整个国家,超过25%的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远低于贫困线,所以不可能将全国的穷人以及流浪者、艾滋病患者、精神病人都放入收容所。而这些“杂草”在收容所以外也得不到基本的照料。

这就构成一个颇具悖谬意味的命题,那就是将异类、“杂草”收容,会使得他们、她们处于一种十分悲惨的社会遗弃状态,被肆意侵害,被罔顾人之为人的基本尊严,往往会更快地终结自己的寿命。但是,收容所以外,社会遗弃状态也是普遍的。

遗忘异类、“杂草”对于社会的“正常”公民而言,似乎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收容所的存在,好像把痕迹清理得干干净净。但“正常”公民跟异类、“杂草”之间的界限就是那么分明的吗?那些被划入其中的人们,有自我救赎的可能和机会吗?

《维塔:社会遗弃下的疯癫与文明》一书书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冰冷不堪的社会现实。书作者深切地探寻了维塔收容所以内的被收容者的人生遭遇。书中记述的一个主角卡塔里娜,原本也是“正常”公民,因病遭遇误诊、过度用药,经由健康专业人员和家庭人员共谋,给她生造出一个并不存在的精神病患者的身份,然后就定义为对社会无用甚至有害,所以家庭、家族、邻居、健康专业人员一起将之遗忘,制造出道德距离和物理距离。

如书中所述,在日渐深入卷入全球化浪潮的情况下,巴西尝试建立全民医疗体系,实现免费的药物分发,但又响应新自由主义推动医疗服务去中心化、民营化的号召,所以就使得卡塔里娜这样的悲剧个例难以避免。卡塔里娜挣扎着,写下一句句诗,也难以挽救自己的命运,在关押中迅速地、被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切的发生,是以人道主义、关爱生命的神圣名义为背景所提出的。

 所评图书:

书名:《维塔:社会遗弃下的疯癫与文明》

作者:(巴西)若昂·比尔

译者:杨晓琼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三辉图书

出版日期:202211

转自:“学术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