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眼里的月是怎样的?
是“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是怀古思今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也可以是烂漫美好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而更多的,当是长久流传下来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是“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古人画笔下的月
唐代月宫镜,有桂树、嫦娥起舞、玉兔捣药、蟾蜍跳跃,藏于故宫博物院。
关于月亮,唐人还有哪些不一样的认识?
王安石《题扇》云 :“玉斧修成宝月团,月边仍有女乘鸾。”刘克庄《最高楼》 词:“懒挥玉斧重修月,不扶铁拐会登山。”
这里,均提到了“玉斧修月”,而这个少为人知的典故就来自唐人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里面记载了一则唐文宗时期的轶事——有二人迷路后偶遇身背斧凿的白衣怪人,白衣客告知他们月亮上有八万两千维修工正修补月球的稀奇经历。
“月球修理工”——白衣客
唐文宗大和年间,郑仁本的表弟跟一个姓王的秀才同游嵩山。二人攀藤越涧,入山太深,迷失了回去的路。天色将晚,仍不知身在何处,焦躁逡巡之间,忽听树丛中有打鼾声,拨开枝杈灌木,借着融融月色,只见山石上卧着个白衣男子,头下枕着个包袱样子的东西,正在山风中呼呼酣睡。二人上前叫醒,问道:“我等偶然来此,迷失归路,足下可知官道的方向?”那人抬头看了看两人,一声不吭,又翻身睡倒。二人无奈,再三告罪呼唤,那人相当不情愿地起身道:“好了好了,要找官道是吧,跟我来。”二人紧随其后,问他从哪里来,何以睡在山上。那人笑道:“你们可知月亮是七宝合成的吗?你看那月亮扁扁的样子,其实月亮的形状乃是球体,而非饼状。月球表面有阴暗部分,是因为其本身凹凸不平,反射了太阳光的缘故。月球上有八万两千户维修工,我就是其中之一。”说着打开适才所枕的包裹,里面整整齐齐地收纳着斧子、凿子一类工具。他取出两包玉屑饭分授两人道:“你们分着吃了吧。虽不足以长生不死,也能保一生无疾。”扶着二人,指着一条小路道:“顺着这条路走,自能走到官道。”二人顺着方向看去,再一回头,白衣人已消失无踪。
NASA拍摄的月
这就是“玉斧修月”事件,白衣客短短的一句话,透露了令人惊奇的超前认识,特别是“其影,日烁其凸处也”一句,指出月球表面凹凸不平造成太阳光反射强弱不均,是月亮看上去明暗斑驳的原因,在望远镜问世700多年前,这一观点委实不可思议。又说“月乃七宝合成”,似乎在暗指“月亮是人工以合金制成”。其他如“月亮是球体”等也远超当时寻常百姓,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认知。此人身份大是可疑,他自称“月球修理工”,倘当真是驻扎月球基地的天外来客技术人员,有此见识,倒也不奇了。
以上故事选自《神游大唐:<酉阳杂俎>里的奇异世界》,“天咫:天人接触”之“白衣客”一条。
【《酉阳杂俎》所记原文如下】
大和①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②游嵩山,扪萝③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④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⑤,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一曰言)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注释】
① 大和:一作“太和”,唐文宗李昂年号,827—835年。
② 秀才:唐代科举科目,有进士、明经、秀才、明法(法律)、算(数学)、书(书法)等常科,秀才科为诸科翘楚,录取最难。唐初地方上贡举士人,多有报名秀才科者,但由于此科门槛太高,每年中式的只得一二人而已。唐太宗即位后,为了杜绝州郡营私舞弊,胡乱贡举权贵子弟报考秀才科,规定“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考不中的,地方长官承担责任。由是各地禁止举子报考秀才科,此科式微,终于废绝。“秀才”一词却保留下来,成为后世恭维读书人的美称。
③ 扪萝:攀援藤蔓。
④ 徙倚:徘徊逡巡,此处形容焦躁无计的样子。
⑤ 幞物:像包袱的东西。
关于《酉阳杂俎》
重庆酉阳县小酉山下有石窟,荟萃古书千卷,秦末战乱,有人在此避祸读书,后世遂借“酉阳逸典”谓藏书多而奇。晚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所记,同样繁杂而奇崛,仿佛是遍阅神秘的酉山藏书后所做的笔录,此为“酉阳杂俎”之由来。
《酉阳杂俎》三十卷兼收并蓄,囊括天地,万花筒般映射着大唐江山表里。从威肃的朝堂到熙攘的市井,从沙场铁血到深闺柔情,仙佛妖魔,剑侠刺客,风土村俗,毛羽介鳞,它收尽了人间风流,又时时超脱万象森罗的人间,涉入幽眇奇幻的异界宇宙。
这部书里有你能想象和超乎想象的一切典故风物、轶闻传说。
·《中国奇谭》里诡谲惊悚的“鹅鹅鹅”故事,在“贬误·阳羡书生”中可循踪影;
·“忠志”叙述了太宗箭神的传奇和另类皇家秘史;
·“支诺皋”叶限的故事极大可能是西方世界灰姑娘童话的来源;
·“天咫·吴刚伐桂”当是神话吴刚伐树的最早出处;
·“天咫·白衣客”记载了“玉斧修月”的典故,可谓唐代的科幻故事;
·“语资·泰山大人”故事乃后世岳父被称为泰山的源头;
·“玉格·太阴炼神”是修仙之术中最为神秘莫测的法门;
·“玉格·时光洞穴”里,一进一出,世上已是四十年。
·“盗侠”篇里可觅剑影侠踪;
·“语资”可知晋唐野史;
·“广动植”将羽毛鳞虫、万木千章、百草群芳,详尽铺陈。
……
翻开古卷,便是通向唐人世界的入口。
《酉阳杂俎》原书庞杂且艰涩,《神游大唐:<酉阳杂俎>里的奇异世界》是对前集卷+续集卷,共30卷的全面解读。分为各个富有趣味性的专题,专题下设:文前导言(部分有)、翻译延伸、原文、词语注释阐发。兼顾了准确性与趣味性,将这本隐在历史深处的广涉历史、文化、志怪、风物、典故的唐代古书,铺陈拓展,呈献给当代读者。经过虫离先生的译注后,本书内容更加有趣、对读者友好、信息量更大。
装帧设计
·大16开(185*260)三卷本穿线裸脊,最大程度模仿古籍质感。
·大护封包裹三卷,饰以今人对其介绍和纹饰,采用厚实美雪纸,增饰和保护三卷本。
·三卷的封面图均截取自唐画《江帆楼阁图》,保留原画陈旧斑驳痕迹,采用较轻克数的木棉纸,还原古卷轻便感。打开大护封,即能身临唐人世界。
作者简介:
著者:段成式(803—863),字柯古,祖籍淄州邹平,晚唐文学家。以诗书自娱,博学多闻,尤精佛学,诗文与温庭筠、李商隐齐名,时号“三十六”。
译注者:虫离先生,生于孔孟之乡,唯好吞笔谈异。虚负光阴三十载,生平无大志,只愿埋头故纸堆,钩沉古卷传说,山海志怪。出版有《中国妖怪志》《食尚五千年:中国传统美食笔记》《舌尖上的古代中国》。
转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