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吕妙芬 | 多元视域中的明清理学

2023/4/11 13:39:46  阅读:239 发布者:

《多元视域中的明清理学》

吕妙芬

书号:978-7-220-12771-7

壹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234

定价:98.00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末清初理学文本与话语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以更丰富而新颖的史料、新的研究议题与视角,探讨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与转型。从儒者的生死观、工夫论、舜的圣人形象、孝行与家礼、夫妇之伦、人性论等主题,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如何在历史发展及反思中自我修正与转化,建构一个能兼顾个人道德修养与家庭社群人伦,能对治晚明学风之弊,并在日用人伦中重建社会秩序的思想体系。

【作者简介】

吕妙芬,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学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世学术思想文化史,代表著作包括《成圣与家庭人伦:宗教对话脉络下的明清之际儒学》《孝治天下:<孝经>与近世中国的思想与文化》《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等。

【编辑推荐】

理学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了众多学派,所涉及的领域也愈加宽泛。本书即是对明清理学在多元化视域中的论述所做的集结。从关中地域学术传统的重构探讨明清之际张载治学的复兴;以河南地区四所书院的复兴梳理学术传统与家庭孝悌礼法的关联;在明清学术史的脉络下,厘清家礼与家庭在颜元学问中的意涵;通过著名诗人施润章如何重塑先祖,阐述个人记忆与集体公共书写的交织渗透;发掘女人在理学的框架中如何试图跨越藩篱,参与性命之学的情境……作者擅长从史料中发现稀见而又具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比如四川儒者杨甲仁的《愧庵遗集》等。虽是一篇篇独立的论文,但这些隐约而罕见的线索却串联起了明清学界的许多人物与历史,展开了对于儒学诠释的另一种思考。

自 序

本书所收的论文是我在过去近二十年间因参与读书会、研究群、学术会议,或因为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是在图书馆中偶遇一部罕见的文本所引发的研究成果。它们之前都曾以期刊论文或论文集论文的形式出版过,此次特别感谢谭徐锋先生与四川人民出版社,让这些关于明清理学研究的论文得以结集成书,以简体字版的形式和读者见面。

我在重新阅读这些论文时,过往研究的历程与心情也点滴地浮现。我想起刚进入“中研院”近史所工作时,参加记忆研究群读书会的情形,当时所内学术思想组的同人认真地阅读许多西洋名著,讨论集体记忆、个人记忆等新颖而有趣的议题;我也想起2001年所里举办的“近代中国的妇女、国家与社会(16001950)”国际学术研讨会,那真是一个盛大的学术飨宴,中外名家齐聚,论文多元精彩。不知是否因为记忆的筛选留下的多是美好的回忆,感觉上近年已少见那么盛大而精彩的会议了。记忆中1990年代后期至2000年代初,我们以年轻学者的身份加入台湾史学研究的行列,当时真是认真而战战兢兢,对学术充满热忱与愿景,周遭就是一股向上奋进的氛围。曾几何时,那种兴奋的感觉好像停留在记忆的深处,现在大家烦心的都是高教人文学的人才断层危机和流浪博士的无奈。

本书中一些论文属于地域学术史的领域,我想起自己曾构想着要从不同地域学派的角度来研究明末清初的学术思想史,但最终没能成功,因为史料不足或前人已有很好的研究。不过,在摸索与改变研究主题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也更深刻感受到研究者和史料之间的互动关系。虽然我没能走到预期的终点,也曾感挫折,但阅读的史料往往带领我走到另一个世界。回头看,这一切都是好的。

书中一些论文的主角是少为人知的人物和文本,研读这些文本让我对明清儒学有一些新的想象。我很庆幸自己克服了担心所研究的人物代表性或重要性不足的心理压力,虽然我还是会努力去找支持值得研究的理由,不过我知道真正引发我研究的动机就是我遇见了一本精彩的书。处在今天信息爆炸、数据库搜索频繁的时代中,要遇到一本默默无闻又能抓住人心眼的书,其实并不容易,这些稀见文本带给我的更多是惊喜的感觉。另一些论文是我在其他主题研究过程中的“副产品”,它们无法被收入专书的内容,如今与其他主题的论文结集出版,或许会有另一种彼此观照与激荡的效果。

本书各篇的主题虽不一致,但都属于明清理学的范围,我用“多元视域”含括它们,其实它们更多反映了我的研究历程。书中我也尝试为每一篇论文写一小段说明,希望读者更清楚知道当时研究的背景。最后,我再次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让这些论文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读者。

【目 录】

Ⅰ 理学与地方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关学与张载思想的复兴:地域与跨地域因素的省思

一、前言

二、张载与明清之际的关学

三、张载之学再现明清思想论域

四、结语

第二章 清初河南的理学复兴与孝弟礼法教育

一、前言

二、孙奇逢的学术成就

三、四所书院的兴建

四、以《孝经》《小学》为主的教育理念

五、孝弟礼法的行为教育

六、结语

Ⅱ 理学与家庭

第三章 颜元生命思想中的家礼实践与“家庭”的意涵

一、前言

二、家礼实践

三、家礼与家庭的意涵

四、家庭生活

五、学术脉络

六、结语

第四章 施闰章的家族记忆与自我认同

一、前言

二、成长与功名

三、家学与家风

四、认同家学

五、文人本色

六、家学与自我之间

七、结语

Ⅱ 理学与妇女

第五章 妇女与明代理学的性命追求

一、前言

二、理学家心目中的女德

三、理学家观点下的女圣女贤

四、女人与理学的性命追求

五、结论

第六章 女子与小人可谈道——杨甲仁性命之学的日用场景

一、前言

二、著作、生平与思想

三、四民为师

四、夫妻是道侣

五、主仆共谈道

六、结语

Ⅳ 理学与宗教

第七章 以天为本的经世之学——安世凤《尊孔录》与几个清儒个案

一、前言

二、《尊孔录》思想要旨

三、呼应的声音:清儒类似的敬天尊孔论

四、结语

第八章 杜文焕会宗三教

一、前言

二、函三逸史杜文焕

三、隆砂子涂宗浚

四、一些观察:代结语

Ⅴ 《西铭》诠释史

第九章 《西铭》为《孝经》之正传——论晚明仁孝关系的新意涵

一、前言

二、宋到晚明的《西铭》诠释史

三、晚明的“仁孝”论述

四、结语

第十章 清初至民国《西铭》的多元诠释

一、前言

二、清代再起异端之辨

三、民国时期诠释的变异

四、结语

征引书目

一、史料

二、今人论著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