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 论文翻译中图表缩写词的规范处理指南

2025/4/28 9:05:25  阅读:82 发布者:

SCI 论文翻译过程中,图表中缩写词的处理常被视为细节难点。例如,免疫学图表中的 "TNF-α"(肿瘤坏死因子 α)、分子生物学中的 "mRNA"(信使核糖核酸)等,是否需要在译文中保持统一?这一问题不仅涉及语言转换的准确性,更关系到学术表达的规范性。今天我们就从学术规范、学科惯例、操作流程等维度系统解析,帮助研究者在翻译中实现缩写词的科学处理与统一呈现。

图表缩写词处理的核心原则:统一性与自明性

(一)学术出版的基本要求

跨语言一致性原则

国际期刊通常要求,无论原文语言如何,缩写词在翻译版本中需与原文保持形式一致。例如:

英文原文图表中的 "IL-6"(白细胞介素 6),中文翻译应直接保留 "IL-6",而非译为 "白介素 6" "IL-6(白介素 6"

化学领域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工程领域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等通用缩写,全球学术语境中均以字母形式呈现,翻译时不可本土化改写。

自明性优先原则

图表常作为独立阅读单元(如被数据库单独检索或在会议中展示),需确保缩写词在无正文辅助时仍可被理解:

若缩写词在目标学科中已形成共识(如医学 "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直接保留即可;

对于首次出现的低频缩写(如特定研究中定义的 "PAS"=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需在图表注释中注明中文全称(如 "肺动脉狭窄,PAS"),而非仅依赖正文解释。

(二)学科差异与特殊例外

自然科学领域:强调节写统一

生物医学:"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缩写,中文翻译必须完全保留原文格式(包括希腊字母和上标),仅在首次出现时补充中文全称(如"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化学 / 材料学:"PEG"(聚乙二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缩写词,无论中英文语境均以字母形式呈现,翻译时不可逐字翻译(如避免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重复表述)。

社会科学领域:允许适度解释

经济学中的 "GDP""CPI"等缩写,中文翻译可在图表标题中保留缩写并附全称(如" 1 中国 GDP CPI 增长趋势(国内生产总值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教育学中的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可在图表注释中说明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英文版本保持一致。

例外情况:非通用缩写的处理

若缩写词为作者自定义(如某实验中特定分组 "Group A""Group B"),翻译时需保持原缩写,并在图表注释中明确中文含义(如" A(对照组),Group A (Control Group)"),确保中英文版本的对应关系清晰。

图表缩写词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一)翻译前:建立缩写词对照表

筛选关键缩写

从原文图表(包括标题、坐标轴标签、图例、注释)中提取所有缩写词,区分通用型(如 "RNA""DNA")和特定型(如研究中定义的"hUC-MSCs"=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标注缩写词的学科通用性(如查询 PubMedCNKI 确认某缩写在目标学科的使用频率)。

确定翻译策略

缩写类型

处理方式

示例(英文→中文)

通用型(高频)

直接保留,首次出现附中文全称

"mRNA""信使核糖核酸,mRNA"

特定型(低频)

保留缩写,图表注释中定义

"hUC-MSCs""hUC-MSCs(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纯符号(如 α、β)

保留符号,中文全称补充说明

"TNF-α""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组合缩写(如 IL-6

保留连字符及格式,中文全称前置

"IL-6""白细胞介素 6IL-6"

(二)翻译中:遵循 "三核对" 原则

格式一致性核对

希腊字母(α、β、γ)、上下标(如 ²⁺、³⁻)、特殊符号(如→、≈)需与原文完全一致,避免因输入法差异导致格式错误(如 "TNF-a" 误写为 "TNF-α");

大小写规范:生物学 "CD4+ T 细胞" 中的 "CD" 需大写,化学 "mg"(毫克)需小写,确保翻译后格式与学科惯例相符。

首次定义核对

图表中若首次出现某缩写(如正文已定义但图表未出现过),需在图表标题或注释中补充中文全称(如 "2 IFN-γ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γ- 干扰素,IFN-γ)");

同一缩写在同篇论文的不同图表中首次出现时,均需重复定义,避免依赖读者记忆(如 Figure 1 已定义 "IL-6"Figure 2 首次出现时仍需标注 "白细胞介素 6IL-6")。

跨图表一致性核对

建立表格记录每个缩写在所有图表中的呈现方式,确保 "IL-6" Figure 1Figure 2 等所有图表中均译为 "白细胞介素 6IL-6",无 "白介素 6IL-6" 等不同译法混用;

特别注意同词多义情况(如 "APC" 在免疫学中为 "抗原呈递细胞,APC",在经济学中为 "平均成本,APC"),根据图表所属学科统一译法。

(三)翻译后:借助工具辅助校验

专业词典检索

使用《医学主题词表(MeSH)》《化学名词对照手册》等专业工具,确认缩写词的标准中文译法(如 "PD-L1" 应译为 "程序性死亡配体 1" 而非 "PD-L1 蛋白");

对比目标期刊的过往文献,参考其对同类缩写的处理方式(如《Cell》《Nature》等顶刊均要求图表缩写与正文完全一致)。

反向校对法

将翻译后的图表回译英文,检查缩写词是否完整保留(如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回译应为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确保无额外增删);

邀请领域内同行盲审,重点关注图表缩写的可理解性(如未读正文能否通过图表注释理解 "hUC-MSCs" 含义)。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 1:图表空间有限,能否省略中文全称?

▶ 解决方案:

若缩写为学科通用(如 "RNA""DNA"),可直接保留,无需补充全称;

若为研究自定义缩写(如 "EXO"= 外泌体),即使空间紧张,也需在图表注释中用括号简明标注(如 "EXO(外泌体)"),避免读者困惑。

问题 2:中英文图表需分别投稿时,是否调整缩写?

▶ 解决方案:

向国际期刊投稿时,中文翻译版图表需完全保留英文缩写(如 "TNF-α" 不可译为 "肿瘤坏死因子 α" 单独呈现);

向中文期刊投稿时,若原图表为英文,需将缩写按中文惯例处理(如首次出现时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后续可仅用 "TNF-α")。

问题 3:同一缩写在正文和图表中的定义冲突怎么办?

▶ 解决方案:

以图表为准进行统一:若正文误将 "IL-6" 译为 "白细胞介素 - 6",而图表按规范处理为 "白细胞介素 6IL-6",需修正正文表述,确保全文统一;

特别注意单位缩写(如 "kg""mL"),中英文语境中均需保持国际标准写法,避免" 公斤(kg" 等冗余表述。

问题 4:希腊字母或特殊符号无法显示怎么办?

▶ 解决方案:

使用专业排版软件(如 LaTeXInDesign)处理图表,确保 α、β 等符号正确显示;

若用 Word 制作,需提前安装支持 Unicode 的字体(如 Arial Unicode MSTimes New Roman),并在翻译后检查符号完整性。

SCI 论文翻译中图表缩写词的处理,本质是学术规范与跨语言沟通的平衡艺术。研究者需建立 "细节决定可信度" 的意识:从翻译前的缩写词筛选,到翻译中的格式统一,再到投稿前的期刊规范核对,每个环节均需遵循 "学科惯例优先、自明性优先、一致性优先" 的原则。

转自麦德辑学术服务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