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摘要?
摘要(abstract),也被广泛称为内容提要,是构成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位于论文正文的最前端,承担着对整篇论文核心内容的精炼概述职责。
摘要是对研究工作的简要而全面的概括,其内容通常涵盖了研究的背景信息、研究目的、采用的研究方法、获得的主要结果以及研究结论。无论是对于专业领域的学者还是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摘要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英文语境中,摘要的常见术语主要有两个:Abstract和Summary。
其中,Abstract是对论文主旨内容的高度提炼,旨在让读者无需深入阅读全文,就能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从而帮助他们对文章形成初步的认识,并据此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通读全文。
而Summary(概要)虽然与Abstract在功能上有所相似,但在具体的使用位置上存在一定差异。严格来说,Summary通常被置于论文的末尾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重述论文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Summary假定读者已经阅读了全文内容,通过这一部分的回顾,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论文关键论点和研究成果的理解。
一般来说,摘要遵循的是IMRaD结构,这是一种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极为常见的组织方式,尤其适用于科学、技术、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性研究论文。
IMRaD是Introduction(引言)、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和Discussion(讨论)四个单词的缩写,它们分别代表了学术论文的四个核心组成部分。IMRaD结构以其严密的逻辑性和清晰的结构条理,成为了学术论文写作的标准化框架。
(1)这一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逻辑性强,它按照研究的时间顺序组织内容,从背景介绍到研究发现再到结果解释,层层递进,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作者的思路;
二是条理清晰,各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每个部分都承担着明确的职责,便于读者快速找到所需的关键信息;
三是标准化,这一结构在实验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科学期刊投稿时常用的写作框架。
(2)以下是IMRaD结构的详细解析:
Introduction(引言)——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内容:提供研究的背景信息,介绍研究主题,阐述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说明问题的来源和当前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问题或假设,以及研究的主要目的。
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展示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常见句型:"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等。
Methods(方法)—— 研究的设计与操作
内容: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方案、样本来源、实验步骤、使用的仪器工具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提供足够的细节以确保其他研究者能够复现实验。
作用:提供充分的信息以证明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常见句型:"A quantitative approach was adopted to..."、"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等。
Results(结果)—— 数据与主要发现
内容:通过图表、数据和统计分析来呈现研究的主要发现,客观报告结果,避免对结果进行解释性说明。
作用:展示研究的核心数据和发现,为结论提供支持。
常见句型:"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Figure 1 shows..."、"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等。
Discussion(讨论)—— 解释与意义
内容: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探讨其意义及与假设的关系,与现有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用: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影响和应用价值。
常见句型:"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Compared to previous studies, our results..."、"This study has several limitations, including..."等。
二、摘要写作技巧
(1)保持简洁
篇幅控制:摘要应严格控制在150至300字之间,内容要简明扼要,避免冗余的背景信息和详细的数据分析。
避免过多细节:仅包含研究的核心要点,无需详细描述实验过程或数据分析的细枝末节。
(2)突出核心信息
摘要通常遵循IMRaD结构(引言、方法、结果、讨论),这种结构有助于读者快速抓住研究的关键点。
引言:简述研究领域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目标,即目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方法:概述研究设计和方法,说明通过哪些手段或方法解决了研究问题。
结果:提炼核心发现,突出通过研究方法获得的主要结果。
结论:总结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强调这些结果对领域知识的贡献。
(3)使用准确的语言
避免模糊表述:用词要准确、具体,避免使用“可能”、“某种程度上”等含糊不清的词语。
适度使用术语:根据读者的专业背景选择适当的术语,避免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表达,确保读者能够理解。
(4)时态的使用
背景和目的:使用现在时,如“This study investigates...”。
方法:使用过去时,如“Data were collected...”。
结果:同样使用过去时,如“The results showed...”。
结论:使用现在时或将来时,如“These findings suggest...”或“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5)避免不必要的内容
避免详细文献回顾:摘要中无需详细回顾相关文献或背景知识,只需提及研究的背景即可。
避免引用:除非绝对必要,摘要中不应包含文献引用,以免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
避免新信息:摘要应严格基于论文内容,不引入新的观点或数据。
(6)确保独立性
摘要应能独立于正文传达完整的信息,读者无需阅读全文也能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完整性:包含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关键要素,确保读者能够把握论文的整体框架。
(7)吸引读者
摘要应简洁且富有吸引力,通过清晰的问题陈述和重要发现激发读者进一步阅读全文的兴趣。
(8)多次修改
反复检查:虽然摘要通常最先撰写,但应在论文整体完成后再仔细修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寻求反馈:请前辈、同行或导师帮忙检查摘要,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升摘要的质量。
最后,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摘要需要凝练地将全文的关键内容和结论展示给读者,只需按照IMRaD结构的框架进行内容填充,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即可。
转自师论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