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次接触论文写作的同学而言,常常会陷入迷茫,连论文的基本固定结构都难以把握,更别说搭建论文内容的研究框架了。
别担心,本文就是论文基础知识的“扫盲神器”,不仅会介绍论文的基本框架,还会教你如何搭建选题的内容研究框架。
此外,还会分享编辑核心期刊论文的详细写作方法,全是干货,不会写论文的同学,赶紧收藏!
第一步:查找文献
1
明确方向
确定研究领域和主题。可向老师或同学咨询,获取高质量期刊推荐,为后续研究找准方向。
2
数据库搜索
借助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Elsevier、Scopus、SpringerLink、Wiley等知名数据库,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广泛获取研究资料。
3
设定筛选条件
将文献筛选范围限定在最近三年、核心期刊以及相关学科范围内,确保获取的文献具有时效性和专业性。
4
评估期刊
通过访问期刊官方网站或查看数据库中的介绍,了解投稿要求模板、出版周期等信息,为投稿做好准备。
5
选择并整理
挑选几个高质量期刊,整理成列表,方便后续投稿参考。
第二步:整理文献
1
初步筛选
快速浏览文献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初步判断其与自己研究的相关性,提高阅读效率。
2
深入研读
阅读时优先关注数据分析和结果部分,再研读讨论与结论,必要时回溯引言与方法,全面理解文献内容。
3
精选学习
将重要文献打印出来或做好标记,反复阅读,学习其框架和逻辑,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4
做笔记
设计专门的模板,记录文献的基本信息、研究方法、重要发现和创新点,方便日后查阅。
5
使用工具
借助Zotero进行文献管理,用XMind梳理思路,通过印象笔记记录灵感和疑问,提升文献整理效率。
第三步:如何选题
1
继承拓展式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支方向展开研究,深入挖掘新的研究内容。
2
导师命题式
按照导师给定的题目开展研究,充分利用导师的专业指导。
3
自立门户式
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独立确定研究选题,展现自己的研究思考。
第四步:构思框架
1
研究对象
明确研究主体,并合理选择样本,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2
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调查、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3
研究结果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要点,呈现研究成果。
4
分析讨论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设性建议,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在确定框架时,可以先选择一两篇思路相近的研究,分析其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研究主题,挑选相关素材,构建论证基础,也可以直接参考或适当调整优秀论文的写作框架。
第五步:开始初稿
1
确定主题与类型
明确论文是观点类、数据型还是实验型,以便采用合适的写作方法。
2
搭建框架
研究目的:阐述研究背景和目的,让读者了解研究的意义。
核心概念:对关键术语进行定义,确保读者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
提出问题:明确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引导读者关注研究的重点。
分析方法:简述采用的数据分析手段,展示研究的科学性。
讨论与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3
分析数据与可视化
及时整理和分析数据,避免拖延。运用描述性统计、单/多因素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借助Excel、Python(夜曲编程)、Origin等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使研究结果更加直观。
4
列出小标题,逐步填补内容
按照框架列出小标题,逐步填充内容,使论文结构更加清晰。
5
补充摘要与参考文献
完成正文后,撰写摘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并补充参考文献,为论文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六步:格式检查、内容修改
1
参考文献管理
使用Endnote/NoteExpress构建文献库,精准编排引文,助力知识采集与管理;Zotero集文献管理、阅读、翻译等多功能于一体,方便高效。
2
润色
Quillbot集检查、润色、改写、查重等功能于一身,全面优化论文内容;Grammarly专注于语法检查与英语句子优化,提升论文表达质量。
3
写作小贴士
进行多轮检查,确保无错别字;保证图表规范,数据准确;邀请导师或师兄师姐审阅,获取专业建议,进一步完善论文。
转自闻刊科研1V1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