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第一篇SCI是什么样的发表历程?

2025/3/31 15:43:39  阅读:8 发布者:

首先简单说一下我的情况吧:2021年已毕业,研究生的导师是学院里比较厉害的导师,有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年研二发表SCI论文一篇,期刊为Nano Energy,中科院和JCR分区均为一区,算是TOP刊,2021年的影响因子IF17.881

历经了整个SCI发表的过程,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找创新点,以及实验、验证,这也是最花时间的地方。整个SCI写还是很快的,但后面的修改还是要花费不少心思和时间的。我的这一篇SCI用时8个月(201910月想创新点到20206月见刊)。

整个发表SCI论文的过程分为这几部分:找创新点、仿真和实验验证、论文写作、论文投稿、论文返修。后面就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01

找创新点

每一篇SCI论文,基本都包含很独特的创新点,那我们怎么去找好的、新颖的创新点呢?首先就是要多读高水平的英语文献。

我记得我刚研一的时候,导师就让我每周至少看十篇论文。论文不是随便去看的,学术的论文浩如烟海,质量稂莠不齐,导师要求我必须看英文的论文,注意是要求,而不是建议,所以中文的论文能不看就尽量不看吧。

身为一个工科生,我当时就一直盯着《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和《Cell》(《细胞》)这三个期刊的论文去读。作为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三大学术期刊,这里面发表的论文大多代表了相关领域的顶尖研究成果,其中的论文无论是语言组织还是研究成果,都是业界的标杆,所以优先推荐大家去看这里面的论文。

关于在哪里阅读论文,我的建议是在web of science上去读。这个各大高校网站的外文期刊库里面都能找到。之所以选择这个网站,是因为这里面基本囊括了SpingerElsevier等高水平出版社出版的论文,比较有研究的必要。

那论文应该怎么看呢?

我的建议是先粗略的看一眼题目,看符不符合你课题的要求,或者说白了就是对不对你的口味。

如果你觉得不错,OK,那就接着看摘要。我觉得摘要是一个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对于作者,还是读者。对前者来说,它是给审稿人留下第一印象的部分,是整个论文的高度概括;对后者来说,它是理解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部分。读摘要一定要仔细读,一是读语言、句式,因为摘要的语言都是高度凝练,没有一句废话。二是读作者为了解决业界的哪些难题而创新性的提出了哪些理论或者做出了哪些东西。这一点其实就是所谓的创新点。

如果你觉得某篇文章的题目和摘要都很不错,让你很有兴趣,或者很贴合你的研究方向,那就再简单看一下结论部分,了解整个文章所提出的成果。

最后再认认真真的把整个文章都读完。整个文章也是有重点的,principle部分就比较重要,因为这里面常常隐藏着作者比较独特的一些想法。

好的论文是值得下载下来不断研读的,那论文该怎么下载呢?

首先要提的是OA的概念。

OA(Open Access)的意思是开放获取。OA简单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投稿的作者需要花钱去投稿,但是读者不需要花钱直接就可以下载论文来读;

OA正好相反,投稿的作者不需要花钱,但是读者需要花钱来下载论文。

一般来说,非OA的期刊要比OA的期刊水平要高。后面会说如何获取期刊的OA信息。之所以提OA的概念,是因为各大高校购买的期刊库不尽相同,OA的期刊还好,直接就可以下载,非OA就比较烦了。学校买了非OA的期刊,里面的论文我们可以以学校的名义免费下载,反之就要我们自掏腰包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主要是两个步骤:

一、先找到这个论文的DOI号。这个DOI号就相当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一样,是论文的“身份证”,它是独一无二的。

二、用sci-hub进行下载。Sci-hub相当于是盗版的资源,所以网址不唯一且不确定。大家可以在这个网站获取实时可用的sci-hub网址(https://tool.yovisun.com/scihub/)。然后将第一步找到的DOI整个复制到下图的输入框中,然后点击open即可。

下图以DOI号:

10.1016/j.nanoen.2020.105396为例进行说明。

SCI-HUB搜索界面)

然后稍微等待一会,点击右上方“下载”按钮即可把论文下载下来。

SCI-HUB下载界面)

关于读论文,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建议,一定要做笔记,论文那么多,你可能刚看完印象深刻,过一会就忘了,所以动动手,总没错的。无论是写在本本上,还是敲在word里,记下你觉得好的严谨的可以出现在论文中的高级词汇或句式、记下你觉得让你眼前一亮的作者的高级idea,会对后面创新点的浮现和论文的写作很有帮助。

如何做笔记?我的建议是用excel整理:

一、记录文献基本信息,包括TitleAuthorJournalYearCitations(被引次数,彰显文章的水平)等;

二、记录自己对文章的直观感受,包括Key Points(这个不是简单copy论文的关键词,而是自己的高度凝练)、Abstract(同样,不是摘抄论文的摘要,而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整篇论文,也可以记录一下作者的idea)、Conclusion(自己概括论文的结论,重点是文章的成果)、Lightspot(文章亮点,这个涵盖的就很多了,觉得有意义的都可以记录,比如一些专有名词、学术词汇、句式语法、文章结构、仿真方法、实验方法、论证方法等等);

三、最后要标注一下文章的Level(优先级)。文章众多,自然要有个优先级排序,记录的方法可以是A+AA-B+、…或者☆☆☆☆☆、☆☆☆☆、…等等。方便日后对于优先级高的论文重点研究。

看论文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都是为后面找创新点而服务。前面说过我的导师有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但我论文的方向并不是我导师的这两个国自然项目。我论文的方向是摩擦纳米发电机,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向呢?

一是因为我们导师当时读书的同学发表了一篇这个方向的论文,

二是因为这是个新兴的领域,潜力巨大,我们导师和我都比较感兴趣。找到了方向,再加上平时多看论文积攒的经验,idea自然就出来了。找到idea之后,要和导师沟通,讨论是否可行,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02

仿真和实验验证

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创新点,就要进行仿真了。正常的工科论文都是要经历仿真这一步的,我的不太一样,仿真由物理公式计算进行了代替,其实说白了也算是仿真,就是先通过理论或者计算,来模拟你提出的这个创新点。仿真需要用到一些软件,比如COMSOLMATLABANSYS等等。这个就不多说了,不同的方向仿真的领域都不相同,需要大家找侧重点去重点掌握。

接下来是实验,实验建议大家去找一些标准化的仪器,这样比较有说服力,有的审稿人比较看重这些东西。另外,实验的一些方法也是前面提到的读论文所需要去学习和借鉴的。虽然实验的内容不同,但是步骤、思路基本都是相通的。

03

论文写作

关于期刊的选择,不要自己去找,水太深了,各种骗子都有,最好的方式是沟通导师,论文写好后,给导师看一看,让导师提提意见,你再修改修改,然后问导师投哪个期刊比较好,导师会很明确告诉你投哪个,你就按照他的意思投就可以了。

仿真和实验都完成之后,就要开始论文写作了。在写之前,很重要的一步是找到你的目标期刊。我的经验是先自己找多个备选的期刊,再和导师沟通,协商决定第一意向是哪个期刊。推荐大家一个网址:

http://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journalapp&view=search#

里面包含各种学科,如下图。

LetPub主界面)

这个网址也可以进行期刊的搜索,如果你有意向的期刊,可以在期刊名中输入想查询的期刊名,点击查询后的界面如下,以期刊NATURE为例。

LetPub查询期刊信息界面_a

LetPub查询期刊信息界面_b

可以看到关于NATURE的各种信息,圈起来的是比较重要的信息,包括上面提到的期刊OA信息的查询,可以看到NATURE是非OA的,也就是对一般读者不开放。网页往下拉还有投稿的经验,这里就不放截图了,总之这个网站在找意向期刊和查阅期刊信息上是非常好用的。

另外想要获取投稿的经验也可以去小木虫网站,里面有大家投稿的各种心路历程,此处不赘述了。

找到意向的期刊,就要去查阅该期刊的一些投稿要求,主要是论文格式,投稿需要准备的一些其他文件等等。这个也很重要,因为投稿不光是提交论文,也要提交一些其他文件。

论文格式有两个参考的方法,我建议都要进行。

一、查阅关于介绍论文格式的作者指南,如果图5中可以找到作者指南网址,直接进入,下载即可,一般是个PDF文件。如果图5中没有提供直接的网址,就要去期刊的官网自己找,然后下载。这个PDF文件命名一般是带有guideline或者guide字样的。

二、下载该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注意一定要是最新的。因为期刊的论文格式有可能会变化,参考最新的已发表的论文,对于确定我们投稿论文的格式,也有一定帮助。

之后就可以进行论文的写作了,写的时候之前看论文积攒的经验就派上用场了,我建议尽量逼着自己用英语去写,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借助翻译软件,但切忌不要写一大段中文再整段翻译成英文,可以一句一句话的翻译,推敲用词和句式,搞定一句之后再进行下一句。

论文的结构主要是八部分:TitleAbstractKeywordsIntroductionPrincipleExperimentConclusionReferences

● 注意摘要最后写,不要写太多废话,且多花费一些时间去和导师一起润色,因为它是全文的高度凝练;

● 关键词不要太多;

● 参考文献一定要符合要投稿期刊的引用格式要求。大家如果看的论文较多的话,可能会发现不同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引用的文章,有的作者名写在姓的前面、有的姓写在名的前面、有的多个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有的用分号隔开,卷、期的书写格式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不同的地方,所以大家这里要格外注意格式的匹配。

关于论文中的

,三个软件足够用了,平面简单的图可以用VISIO,立体复杂的图可以用SolidWorks,实验数据包含的许多坐标点可以用Origin去图形化。相关软件的学习和使用网络上都有系统的教程,大家可以自己去学。

论文写好之后要把初稿给导师看,进行修改,我当时以为进行到这一步快大功告成了,其实不然,后面论文修改的工作任务量也是不小,需要反复润色。下面这个图体现了我论文不断修改的过程,当时正值疫情,就一直窝在家里,前前后后修改了33版,才最终被收录。

(论文需要不断反复修改)

04

论文投稿

和导师共同修改完成之后,觉得可以投稿了,务必检查一下要投稿的论文格式是否满足期刊的要求,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是否已准备齐全。以我投稿的NANO ENERGY为例,下图是投稿的同时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大家可以看到,东西还是不少的,需要有作者的电子签名、cover letterhighlightsGraphical Abstract等等。

(投稿时需要提交的文件)

投稿完成之后耐心等待就好了,随时关注官网论文的状态,轻易不要催审稿人。

05

论文返修

论文投稿的结果无非就四种:Accept(直接录用)、Major Revision(大修)、Minor Revision(小修)、Reject(直接被拒)。

Accept出现的概率比较小,如果出现,那么就恭喜你,基本不用修改就可以了。

Major Revision意味着需要对论文进行较大程度的修改,必要的时候还要写一个叫Response的东西,回答审稿人提出的一些问题,注意这里一定不要偷懒,一定要逐个耐心细致地回答审稿人的问题,态度端正诚恳,修改完成后,和论文一并提交。

这个Response,其实就是给审稿人或编辑写的一封信,给大家贴个图,也是和导师一起修改了很多次的,所以千万不能糊弄。

Response也要不断修改)

首先要感谢审稿人给你修改论文的机会,指出他们提出的修改意见很有意义。客套话必须有,老外也吃这套。我是这么写的。

Response开头写法)

之后要回答审稿人的问题,如果有多个审稿人,切记要分别回复,且要记录他们提出的问题,再进行回答。简而言之要一问一答。贴个自己的图作为例子。这是回答第一个审稿人的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时候最好也要有thank you的字眼,显得我们很诚恳和恭敬。另外要强调的是,论文原稿的修改部分,最好要突出标记一下,方便审稿人轻易能看出来你的修改。我的做法是标黄,下图Yellow font也可以看出。

Response回答审稿人问题写法)

容易回答或解决的问题,就像上图一样回答即可。对于不好回答的,或者现有条件解决不了的,千万不能直截了当的拒绝,可以委婉一点表述,说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Response回答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对于审稿人理解有偏差的,不能说他们理解的不对,要耐心解释,说对于给您造成的误解深表遗憾和抱歉。

Response回答审稿人理解偏差的问题)

回答完所有的问题,再说一段客套话。最后就像正常英文书信一样,落款即可。注意最后要把你论文所有作者的名字都罗列上来。

Response结尾写法)

以上是Response写法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Minor Revision意味着审稿人基本满意你的论文,稍微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修改即可,但也切勿掉以轻心,Minor Revision被拒的情况也存在。

Reject出现,不要灰心,说明可能你的文章不能满足期刊的要求,再找一个备选期刊,通常是档次比第一次投稿的期刊要低一些的期刊,重新进行上面的流程,再次投稿即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通常审稿人都有一个返稿的期限,尽量要满足,尽量不要超过这个deadline。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修改也不要惊慌失措,可以给编辑或者审稿人写邮件说明理由,并申请延期,理由一定要合理和充分。比如因为一些节假日或者疫情原因,无法完成补充实验以验证结论等等,总之切记态度一定要诚恳。

转自氪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