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该包括哪些内容?
作者简介一般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1.基本信息
这部分要写上你的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比如:
张三(1990-),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xxx。
2.工作单位
要写清楚你目前的工作单位和所在院系,不要只写个大学名字就完事了。要这样写:
xx大学xx学院,xx省xx市 邮编
3.科研成果
这部分可以写你发表过的重要论文、出版的著作、承担的课题项目等。不过别写太多,挑最重要的2-3项就行。
4.获奖情况
如果你有什么重要奖项,也可以写上1-2项。不过别写些鸡毛蒜皮的小奖,那样反而显得不够专业。
5.学术兼职
如果你在一些学术组织担任职务,也可以写上。比如学会理事、期刊编委之类的。
6.联系方式
最后别忘了留下你的邮箱,方便编辑联系你。
【二】怎么写才能吸引编辑?
光把这些内容堆在一起可不行,还得有点技巧才能吸引编辑。马老师给你几个小建议:
1.突出重点,有针对性
针对你投稿的这份论文发表,突出与之相关的经历和成果。比如你投的是教育学方面的文章,就多写点你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别写些不相干的东西。
2.简明扼要,不要罗嗦
作者简介一般控制在200字左右,说重点就行了,别事无巨细都往上写。该省的就省,比如你参加过的培训、获得的普通奖项之类的就别提了。
3.用数据说话,增加说服力
比如“发表论文xx篇,其中SCI xx篇,EI xx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xx项”这样具体的数据,比泛泛而谈更有说服力。
4.用词专业,体现学术性
用词尽量专业一些,体现你的学术水平。比如“研究方向”就比“研究兴趣”更专业。不过也别故弄玄虚,用些生僻词。
5.体现你的特长和优势
把你最拿得出手的成果和经历写上,让编辑看出你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你获得过什么重要奖项,或者在某个领域取得过突出成果,一定要写上。
6.注意格式规范
按照期刊要求的格式来写,一般是按时间顺序,从现在往前写。别自作主张搞些花里胡哨的格式。
7.保持更新
定期更新你的作者简介,别老用几年前的版本。有新的成果就及时加上,过时的信息就删掉。
【三】有哪些常见错误要避免?
写作者简介时,有些错误可千万别犯:
1.夸大其词
千万别为了显得厉害就夸大其词,甚至造假。编辑们都是老江湖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诚实点反而更能赢得尊重。
2.内容太多或太少
太多显得罗嗦,太少又显得不够专业。要把握好分寸,一般200字左右就差不多了。
3.格式混乱
有的人把作者简介写得跟简历似的,密密麻麻一大堆。这样编辑看着就头疼。要按规范格式来写,看着清爽才好。
4.不相关的内容太多
有的人在作者简介里写了一堆与论文发表无关的内容,比如兴趣爱好啊、家庭情况啊之类的。这些在学术论文里就不用提了。
5.用词不当
有的人用词太口语化,显得不够专业;有的又用词太生僻,故弄玄虚。要用词得体,既专业又不艰涩。
6.缺少联系方式
很多人忘了在作者简介最后留下联系方式,这样编辑想联系你都不行。一定要记得留下邮箱。
写好作者简介,对论文发表很有帮助。它不仅能让编辑对你有个全面了解,还能体现你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所以别小看这短短几行字,一定要认真对待。按照马老师的建议来写,相信你也能写出一份吸引编辑的作者简介。
结语:作者简介虽然篇幅不长,但对论文发表却很重要。
它是编辑了解作者的第一印象,好的作者简介能为论文加分不少。
写作者简介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用专业词汇,体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避免夸大其词、内容冗长、格式混乱等常见错误。
转自论文发表组稿部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