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投稿后,为什么等待时间那么长
2025/3/25 14:30:35 阅读:51 发布者:
大多数期刊在线投稿系统允许作者查阅投稿状态。当你的论文审阅流程不断推进时,你会看到不同的消息(邮件)提示,如“awaiting editorial approval”、“awaiting reviewer scores”、“awaiting editorial board comments”和“decision pending”等。
根据笔者的经验:出版业从投稿到在线出版的平均时间是三个月,这一般属于合理等待时间,这个合理时间也可以参考期刊通常审稿周期。如果超出合理等待时间了,你的论文在投稿系统中状态仍然没有进展,仍然没有收到同行评审的消息,那么你可以给期刊编辑写信催稿。
在科研论文的出版过程中,作者们经常会遇到一个令人焦虑的阶段——“awaiting editorial approval”。这个阶段意味着论文已经被提交至期刊,并分配给了一位编辑,但尚未进入同行评审阶段。有时,这一状态可能会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让许多作者感到不安。那么,为啥会停留这么久呢?
编辑的初步审查:首先,编辑需要对论文进行初步审查,以确认其是否符合期刊的范围和要求。这个过程可能包括对论文格式、内容完整性和科学质量的评估。如果编辑认为论文不适合,可能会直接拒稿,也就是所谓的desk rejection。如是拒稿,可能更短时间内收到反馈。
编辑的工作量:编辑可能同时处理大量的稿件,因此编委会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仔细阅读和评估每一篇论文。特别是在一些高影响力或者热门的期刊,编辑的工作量可能会更大,导致处理时间延长。
寻找合适的审稿人:在初步审查之后,编辑需要邀请审稿人对论文进行同行评审。需要精准选择审稿人,确保审稿人是熟悉该研究领域的小同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些专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工作繁忙、休假等)无法立即接受邀请。
审稿人的响应时间:编辑在决定送审后,需耗费数日精心挑选审稿人,并逐一发送邀请邮件,通常每次会邀请2-3位专家。审稿人的回应时间并不固定,顺利时或可迅速得到反馈,但若遇阻,则可能需等待一周甚至更久。若审稿人拒绝,还需重新寻找,这无疑增加了时间成本。
特殊领域挑战:寻找专家的难题 在特定领域,寻找合适的外审专家更是一场考验。编辑部有时需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专家。此外,专家审改、作者修回等环节的时间差异,也进一步影响了论文的最终发表时间。最终,仅有5%的稿件能送至主编处进行终审,决定其是否录用。
期刊的审稿政策: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审稿政策和流程,这可能影响审稿的时间长度。一些期刊可能允许更长的审稿时间,而其他期刊可能有更严格的时间限制。论文发表不仅关乎学术成果的传播,更涉及知识产权、学术道德等法律与伦理问题。若审稿流程不严谨,可能导致存在法律风险的论文蒙混过关,给期刊与作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通过复杂的审稿流程,可以对论文进行全面审查,降低出版风险,维护期刊与作者的合法权益。
联系编辑:如果投稿已经超过三个月但还没有收到任何审核信息,建议直接联系编辑,询问稿件的审核进展。这样可以得到一个更确切的答复,也能减轻等待的焦虑。
转自Crossref-Check查重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