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科研绘图中的版权与道德规范:如何合法修改和再利用SCI论文插图

2025/3/24 16:59:36  阅读:81 发布者:

在科研工作中,插图是传递科学发现的重要载体。许多研究者都曾面临这样的困惑:“能否直接修改他人论文中的图表用于自己的研究?是否需要征得原作者同意?如何避免学术不端风险?”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梳理科研插图的版权归属、再利用规范及伦理要求,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合规意识。

版权基础:插图的“所有权”究竟归谁?

出版协议决定版权归属

当论文被期刊接收时,作者通常需要签署《版权转让协议》(Copyright Transfer Agreement, CTA)。绝大多数传统期刊(如ElsevierSpringer)要求作者将插图版权完全转让给出版商。这意味着:

原作者也无权直接复制自己的图表用于新论文,除非获得出版商书面许可。

开放获取期刊(如PLOSNature Communications) 则通常采用知识共享协议(CC BY),允许在注明来源的前提下自由使用。

例如:某研究者将自己在Science发表的图表修改后投给新期刊,因未向AAAS申请许可,被认定抄袭并撤稿。

合作成果需多方确认

若插图来自合作研究,即使您是原作者之一,仍需确认:

其他合作者是否同意使用;

是否涉及未公开数据或专利保护内容。

合规路径:四种常见场景的操作指南

场景1:修改他人已发表的插图

Step 1:确认版权类型

通过期刊官网查询论文的版权声明(通常位于文章首页或Rights and Permissions”链接)。

若为CC BY协议,可直接使用并注明来源;

若为传统版权,需向出版商提交“转载申请”(平均处理时间2-4周,可能产生费用)。

Step 2:实质性修改要求

即使获得许可,仅调整颜色、标注或简化数据不足以构成“新作品”。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添加新数据或分析(如补充对照组);

重构图表逻辑(如将柱状图改为热图以揭示新规律)。

例如:某团队引用Cell中的信号通路图,通过添加突变体实验数据重新绘制,并在图注中注明“Adapted from XX et al., Cell, 2020 with permission”,成功通过审核。

场景2:复用自己已发表的插图

关键误区:“我的图,我随便用。”

事实上,若版权已转让给出版商,直接复制自己的图表仍构成“自我抄袭”。解决方案包括:

申请出版商许可(部分期刊对作者提供免费授权);

重绘图表并更新至少30%内容(如扩展时间序列、更换可视化形式);

在方法部分声明“数据来源见前期研究(Citation)”,避免重复展示相同结果。

场景3:使用第三方设计的示意图/流程图

非科研场景的特殊风险:

从网络下载的“免费素材”(如BioRender模板、PPT图表)可能隐含商业使用限制。

解决方案:

使用CC0协议(完全放弃版权)或CC BY-SA(允许修改但需相同方式共享)的资源;

对付费素材保留授权证明。

场景4:人工智能辅助绘图的风险边界

AI生成插图的版权争议:

当前多数国家规定,AI生成内容不享有著作权。若使用Midjourney等工具绘制机理图:

需在方法中声明生成工具及参数;

人工介入需达到“实质性创作”标准(如重组元素、添加注释)。

伦理红线:这些行为将被认定为学术不端

❌ 未标注来源的“改编”

错误示例:复制他人电镜图片并调整对比度后声称“本研究发现”;

✅ 正确做法:即使重绘图也需注明“Adapted from...”。

❌ 选择性展示数据误导读者

例如:裁剪电泳条带中不利数据,违反图像完整性原则(NIH明确要求保留原始数据备查)。

❌ 一图多用(Duplication

同一图表在不同论文中表示不同结论,即使数据真实,仍构成欺骗。

实践工具箱:高效合规的4个技巧

建立版权备忘录

对常用期刊的版权政策进行分类整理(示例模板):

期刊名称

版权协议

复用要求

Nature

传统版权

需书面许可,费用$200-500

PLOS ONE

CCBY

注明来源即可

使用合规绘图工具

BioRender(需订阅,含预授权素材库);

Inkscape(开源矢量软件,CC0协议兼容)。

规范标注模板

直接引用:Figure X was reproduced from [Citation] with permission.

修改引用:This figure was adapted from [Citation], licensed under [CC BY/Publisher], with modifications including...

预印本平台的特殊规则

arXivbioRxiv等预印本不要求版权转让,但正式发表后需替换为期刊合规版本。

科研插图的合规使用绝非“繁琐的形式主义”,而是学术共同体互信的基石。当您下一次按下“复制图像”键时,不妨多花10分钟确认:这张图是否属于他人智慧结晶?我的使用方式是否经得起同行与时间的检验? 唯有将合规意识内化为科研习惯,才能让学术交流真正走向开放与透明。

转自麦德辑学术服务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