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论文没有创新点?我:创新点是什么?怎么找?
2025/3/24 16:50:07 阅读:49 发布者:
科研创新点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它完全是有章可循的,硕士创新点真不难。
01
正确认识科研创新点
首先明确,你不是科研大佬、不是科学家、不是专家学者,只是混毕业的学术小白、科研农民工、科研搬砖狗。所以,对你来说,创新点不是别人没做的idea,而就应该是别人做过,甚至是早已烂大街的idea!
在人家的基础上缝缝补补,搞出来个“缝合怪”,先达到毕业要求再说。科研创新点不是从0到1,不是别人做过的就不行。事实是这样的,从1到2,2到3…N到N+1,甚至是N到N-1(反其道而行之,对已有理论或模型进行简化),都可以称之为“科研创新点”。
其实,说实话,别人做过的点才更靠谱,才有科研基础,你才更有可能搞点东西出来,才能顺利毕业。如果你导师真的扔给你一个全新的科研创新点,不用怀疑,那肯定是害你…
02
学会找科研创新点
很多同学来读研,纯粹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在科研上更是“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只要能毕业就是万事大吉。那么,快速锁定靠谱的科研创新点就成了读研重中之重。
根据我的经验,有以下套路可供参考,能帮你快速搞定科研ideas的问题!
1.找导师
时刻牢记,读研期间你最大的资源就是导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如何利用呢?那就是主动去汇报。
汇报不是一味的找导师要ideas,而是汇报科研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成果、是问题、还是下一步计划,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思考与想法。这样,汇报交流才有意义,导师也更愿意去指导你,给你更多的ideas。万一导师给你一个靠谱的idea,一篇论文这不马上有了吗?
2.找师兄师姐
师兄师姐毕竟比你早入门几年,对于领域的认知远远超过刚入门的你。
所以,多与师兄师姐交流,看看他们在搞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多给师兄师姐帮帮忙、套套近乎,听听他们对你研究ideas的看法与建议。万一你傍上了科研大款,那毕业问题基本解决了。
3.读文献
找导师、找师兄师姐,确实是一条捷径,但是不一定行得通,这个主要靠运气。最靠谱的方式是什么?那必然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读文献。
你肯定不止一次的听过,“文献是最好的导师”,但是文献浩如烟海,让科研小白上来就读文献找创新点,实在是太难为人了,难度大、成效差,这个活不划算。
03
学会“水”科研创新点。
如果你不只是想混个毕业,还想继续读博深造,甚至是想把搞科研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那么,学会“水”科研创新点就变得尤为重要,1变2, 2变4…让创新点实现不断繁殖。
争取两年内发表几篇有质有量的论文,形成一套自己的打法,在学术圈占有一席之地。提起某个细分领域,让大家就想起你,在自己身上打上该领域专家的标签,那你未来的学术之路必然会顺畅很多。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快速“水”创新点,而又让别人无法说你“灌水”。
干货策略可概括为:
1)横向拓展。
那就是“换汤不换药”、“换汤少换药”。某个点做通之后,基于相同/相似的理论基础,拓展应用场景,解决更多实际问题。这样的研究虽然理论创新不足,但是应用创新性还是可以的,发发论文一点问题都没有。正常来讲,基于一篇原创性理论成果,拓展两个应用场景没有问题(就是两篇新的SCI!)。
2)纵向深挖。
对于纵向深挖,那就是基于你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创新,寻求新的改进空间,以求提高计算精度、减少计算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增加方法的适用性等等。这类创新明显难度更高,但是成果必然具有更强的理论意义。
若导师支持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建议参加。好处在于你可以投会议论文(门槛非常低),会议论文很多时候都是被EI甚至SCI数据库收录的,会增加一篇文章,且不影响该成果进一步扩充后投期刊论文,还可以提高学术影响力。(提醒,目前,很多高校在求职时,会议论文不算数)
转自大师兄木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