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撤稿,发表论文前你就该全面了解的这些信息

2025/3/21 15:14:14  阅读:47 发布者:

在科研领域,撤稿现象时有发生,它不仅关乎学术诚信,还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可信度。本文小e将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论文撤稿的原因、过程及其背后的意义,带你了解撤稿背后的故事,以及科研人员应如何正视这一问题。

什么是撤稿?

虽然大部分的研究论文在发表前会经过同行评审的检查,有时候还是会在发表的文章中发现错误,如果不是很重大的错误,比如通讯地址错误或作者名字更正等小事,一般期刊会发布勘误声明,但如果错误严重到会让人质疑研究的有效性,那么就需要撤稿。

撤稿是通知提醒读者有诚信问题的研究,比如先前引起极大风波的STAP细胞论文遭到《自然》撤稿即是一例。

作者应该知道撤稿的目的不是要惩罚作者的错误,而是更正研究数据并保持科学的可信度。

为什么论文会被撤稿?

论文只有在有严重到无法用勘误或声明处理的错误时会遭到撤销,根据发表道德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的指南,期刊编辑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撤稿:

有明确证据显示研究发现不可靠,不管是学术不端行为(如伪造数据)或诚实的错误(如计算错误或实验错误)

研究发现已经发表在别的地方而且没有适当引用、取得同意或说明(复制研究适用)。

抄袭剽窃

不道德的研究

然而,有时候期刊会因为害怕影响自己的声望而不提供明确的撤稿原因,他们担心读者会质疑期刊的同行评审过程。

曾经驻纽约记者暨 Retraction Watch 博客创始人 Ivan Oransky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设立期刊透明指数 (transparency index),利用撤稿声明清晰度等指标来排名,利用这个指数来帮助人们了解为什么论文无法证明研究可信性。

不过,如果是作者自发性的撤稿,撤稿原因不明的问题仍然存在。

谁能撤稿?

虽然做出最终撤稿决定的人是期刊编辑,但不管是作者或是期刊编辑都能够发起撤稿,很多时候撤稿是由编辑与作者联合发出的。编辑会要求询问作者撤销有问题的论文,但如果作者拒绝的话,编辑就会自己撤销稿件。

如果期刊编辑决定要撤稿,会怎样?

最常出现的情况是期刊编辑收到研究论文有错误的信息,然后展开调查,如果调查发现是不端行为,便会发出撤稿通知。根据COPE,撤稿内容需说明论文被撤销的原因并提供该论文的完整引用信息。

此外,被撤销的文章依然公开存在网路上并清楚标示撤销字样。COPE 建议撤稿声明应该:

链接到所有能存取撤销文章的地方,像是所有的电子版本

清楚识别已撤销的论文,像是在撤稿声明标题提及论文标题和作者名字

他人能清楚辨认这是撤稿,不与更正、勘误、评论等声明混淆

及时公布以尽量减少误导出版物的不良影响

对所有读者免费公开,不需任何登录或注册要求即可看到

说明是谁撤销稿件

说明撤稿的原因,是学术不端行为还是诚实的错误

避免具有毁谤或中伤涵义的内容

撤稿是科研发表界广泛讨论的议题,而科研人员争相发表论文的压力更是近年来撤稿率不断升高的原因之一,虽然撤稿是科研发表不可避免的一环,但作者应该注意撤稿的含义并积极避免。

转自意得辑Editage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