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论文应避免的6个问题
2025/3/21 14:05:27 阅读:30 发布者:
论文是科研的第一步。很多研究生在第一次写作时,常常词不达意,逻辑混乱,好的想法难以转为清晰的学术语言表达,导致写出来的论文质量不高,影响中稿率。因此,要写好第一篇论文,应注意避免下面6个问题。
问题一
未按照目标期刊格式要求
对论文格式不重视,这是研究生写论文最常见的问题,甚至有的研究生还抱有“等论文通过审稿后再修改格式”的取巧心态。实际上,这种行为与不修边幅而一身邋遢去参加面试无异。这既是对审阅专家和期刊编辑的不尊重,也对自己的科研成果的不尊重,投稿结果显而易见。
解决方法:下载并认真阅读目标期刊投稿须知和投稿模板,按照相关要求对论文进行修改。同时参考该期刊近期发表的文献,对具体的写法进行模仿。
问题二
无法体现论文发表价值
一篇优秀的论文是学术交流、知识传播和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论文必须要体现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优越性和先进性。然而有些论文虽然内容丰富,但因为写作方面的原因难以体现发表价值,这是研究生缺乏写作锻炼、不能将论文内容有机统一、无法强调重点进行升华所导致。
解决方法:加强论文写作锻炼。注重引言、讨论的撰写,强调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升了什么效果。充分运用“对比”等表达方法。
问题三
标题不能准确反映主题
标题是专家、读者最先关注的地方。但是,刚接触论文写作的研究生,其标题会出现包括不确切、不具体的情况,无法客观反映论文主题。或是标题过大,涉及领域远远超过论文主题;或是标题过小,过于纠缠论文细节,以偏概全。此外,标题过长不够简洁,也会影响论文的第一印象。
解决方法:拟定论文标题应仔细斟酌,在充分把握论文主题的前提下,做到清晰明了、字数适中、准确严谨。
问题四
关键词选择过于随意
关键词对于论文主题的表达和检索传播而言至关重要。然而,很多研究生对此并不重视,会使用非实词、普遍词、缩写和论文中未出现过的词等作为关键词,例如,“研究”“探索”“蛋白”“关联”“DNA”等。此外,有些论文中关键词过少或过多,也影响论文的检索和传播效果。
解决方法:挑选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挑选4~6个即可。
问题五
试验方法描述不恰当
部分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无法精确描述试验方法。有的像填写试验记录一样,将试验过程事无巨细写在论文中,这导致论文整体不够精炼,臃肿不堪;有的则轻描淡写,一句话略过,也无参考文献引用支持,使得研究无法被验证。
解决方法:如该研究是参照他人的方法,应明确方法来源并引用;如该研究没有参照,则需要以简洁的语言,客观描述试验过程和重要参数,不应使用例如“轻轻地倒入瓶中”等修饰性表达。
问题六
文中前后重复率高
部分研究生为了满足论文字数要求,会反复使用相同的表述,造成论文前后重复率过高。例如,对研究结果概况总结的语句,在摘要、引言等处反复出现,而一些数据则重复使用在结论和讨论中。
解决方法:明确摘要、结果与分析、结论、讨论的特点和侧重点,针对不同的写作要求进行取舍。对于可能重复的内容,应采用不同描述方式,而不是单纯复制粘贴。
转自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