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写作应避免东拼西凑

2025/3/21 14:01:24  阅读:46 发布者:

拼凑是论文写作中的大忌。在日常处理稿件中,期刊编辑经常会遇到有些作者因研究内容不足而论文篇幅有限,便投机取巧,通过复制粘贴、重复表述等手段进行拼凑,以满足投稿字数要求。这种论文往往缺乏发表价值,难以获得编辑认可。因此,这里整理了常见的四种拼凑情况,供大家参考,在写作中予以避免。

01

内容拼凑

1. 与主题无关。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放在论文中,使论文看似内容丰富,实则主次不分。常见的包括将与研究无关的背景介绍、试验方法写在论文中,或是探讨他人研究成果而非本文结果,又或是大量叙述预试验的相关数据。上述行为都会导致论文偏离主题,无法通过编辑部的评审。

2. 碎片化堆砌。将大量研究内容整合在论文中,却不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导致论文结构松散。例如,文题不符,论点模糊,前后矛盾,想到哪写到哪。这样的论文字数很多,实则如同强行缝合在一起的奇怪布偶,难以获得认可。

02

语句拼凑

1. 照搬照抄。将不同论文中的语句直接复制粘贴在自己的论文中,或是进行选择性摘抄,然后加工修改。这样的论文生涩难懂,语句不通顺,也达不到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还可能引发学术不端。

2. 重复使用。将论文中的语句反复使用,以达到扩充字数的目的。例如,同样描述研究结果的一句话,不加修改反复出现在论文不同位置,以及引言和结论的写作内容基本雷同等,这样都会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03

图表拼凑

1. 形式主义。图表用于直观表现研究数据结果,以提高论文可读性。但不应大量且随意使用图表,将精力放在图表制作上,这就本末倒置了。例如,将数据分析的所有过程都制成图表,连细枝末节都要用图表展示,而图表本身又没有自明性。这样不仅导致论文冗余,同时使图表失去了应有的说服力。

2. 图表并用。为了扩充论文篇幅,作者将同一数据结果,既做成图,也做成表,同时进行重复性文字描述。这种写作手法会被编辑直接识破,论文也会被弃用。

04

文献拼凑

大量引用文献,却忽略了文献与论文主题的内在关联性。例如,有的引用文献以权威性、新旧程度、引用次数为标准,而不综合考虑对于论文的实际价值;有的简单一句话就标注了很多文献。这种文献滥引的行为暴露出论文本身缺乏足够的深度。

转自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