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投稿宜早不宜迟

2025/3/21 14:00:30  阅读:43 发布者:

无论是学位申请、课题结项还是职称评审,论文发表都是关键一环。如果不进行时间规划,在相关材料提交截止日期前才想起来论文投稿,很可能无法成功发表论文。因此,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或事业目标,责编建议,论文投稿宜早不宜迟,应提前6~8个月做规划。

一、为什么论文投稿越早越好

1. 期刊出版流程要求严格

出版领域的国家文件明确指出,三审三校是出版单位内容编辑环节的基本制度。即一篇论文从投稿到录用再到正式见刊,至少要经历初审、复审、终审的审稿过程和初校、二校、三校的校对过程。在审稿过程中,有时会增加专家外审、主任审读等环节,或者出现多次返修、重审等,审稿时间都会相应延长;如果遇到退稿,那么整个流程就会重新开始。同时,校对过程对于论文见刊有着直接影响,增加专家外校或者校对次数都会使见刊时间延长。这些状况可能随时都会遇到,因此很有必要提前规划,特别是对于要求论文必须见刊的职称评审等情况,更要提前着手。

2. 投稿扎堆影响论文发表

因学业或事业需要,每年相对固定时间都会出现大量投稿的情况,但此时投稿并不很利于论文发表。一是录用标准会提高。由于期刊刊登版面数在上级部门有备案,不能随意增加,所以每期刊登论文篇数有限,而当投稿数增多,期刊就会根据自身稿件库的情况按照优中选优的标准淘汰论文,退稿率可能会有所提升。二是审稿周期会延长。当投稿数量急剧增加,编辑要同时处理十数篇甚至数十篇论文,稿件处理周期也不可避免会延长。

二、如何规划论文投稿

1. 倒推时间,预留缓冲期

根据目标期刊的审稿周期倒推规划时间,为投稿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情况留足缓冲时间。建议在材料提交截止日前6~8个月,就开始规划并准备相关事宜。

2. 选择合适的目标期刊

在投稿前,确保论文与目标期刊的刊登方向和主题一致。通过电话、邮箱、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主动与目标期刊编辑部进行沟通,了解目标期刊的审稿流程、版面情况、出版计划等,同时明确目标期刊论文的出版方式是否能满足自身学业或事业需求,例如是否能见刊、是否能网络首发、是否能开录用通知等。此外,同步准备备选期刊名单,以便不时之需。

转自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