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会文献综述的六大原则,拿捏论文写作!

2025/3/21 13:48:43  阅读:25 发布者:

确定主题和读者

选择的主题必须:

1)你特别感兴趣, 最好是最近有一些新的研究论文,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等,需要写综述;

2)对于学科是重要的,这样,你所能参考的文献就比较多,而且也会有很多人愿意看你写的综述;

3)有非常明确的研究问题,否则,所包含的文献就会有上千篇,太泛泛的综述对别人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要综述的主题往往来源于已有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阅读或者讨论时兴致所致。综述所针对的读者群最好能专一些,如果是跨学科的综述,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可能感兴趣。

内容要求

条理清晰、理由充分

应具备充分的资料,以事实为基础,不得捏造数据,胡乱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

层次分明

在写作时要思路清晰,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何种程度,如何文章前后呼应,这些都需要又一个统一的构思

表达准确

应具备充分的资料,以事实为基础,不得捏造数据,胡乱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

专家把关

专家应当对综述进行审阅,并在专业和写作方面作进一步的修改和改进。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作者往往会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常常关注这一方,而忽视另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不能正确反映一个主题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可以通过校阅来解决。

要有批判性和一致性

好的综述并不只是介绍当前的进展,罗列文献。综述需要指出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以及研究中的不足等。读者在读完一篇好的综述, 应该了解:

1)所综述领域的主要进展

2)有争议的领域

3)主要的研究问题

当然,要实现这三个目标是不容易的。不同的人擅长不同的方向,邀请不同的作者撰写不同方面,有助于写出一篇优秀的综述。从写作风格上,好的综述在行文(语态、时态等)也会保持统一。

文献检索与再检索

检索文献的五条建议:

1)记录检索的过程,以便可以重复检索

2)对于找不到pdf的文献,要记下题目、作者和期刊,之后再通过其他方式获取。

3)一定要使用文献管理系统,如MendeleyPapersQiqqaSente 等。

4)早些确定哪些论文应该保留,哪些不应该保留的标准。这一标准,也就是文献检索涵盖的范围,可以在综述中做出相应介绍。

5)不仅要看研究论文,也要看之前的综述。假如某一领域已经有相关的综述,也不要轻易放弃, 而是要继续准备你自己的综述。这时候可以这样应对:

i)在你的综述中讨论之前综述的研究方法,不足和结论;

ii)努力找出一个之前综述没有涉及或者讨论不够深入的方向;

iii)整合该综述之后出现的新的研究成果

检索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时,一定要记得以下三个原则:

i)要全面

ii)要在不同数据库中检索, DBLPGoogle ScholarISI ProceedingsJSTOR Search, Medline, Scopus, Web of Science....

iii)要检索相关文献以及图书被引用的情况

综述的类型

按照长短,综述可以粗略分成小综述(minireview)和大综述 (full review)。

小综述

小综述有字数以及引用文献数的限制,内容短小,一般只包括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受到一些杂志的青睐。小综述一般来说不会列出一些进展的细节。

大综述

大综述则比较自由,可能会包括一些研究进展的细节,同时也会列出一系列文献,让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阅读。

除此之外,按照内容,有描述性综述(descriptive)和 整合性综述(integrative)之分。

描述性综述着重方法、进展以及相应的解释。整合性综述着重于研究的思想以及概念。

叙述性综述以及定性综述,系统性综述等。系统性综述基于现有文献的数据,检验假说,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常用方法。

各种类型的综述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需要根据问题、文献、作者以及刊物等灵活选择。

逻辑结构

优秀的结构:

1.反映最新进展;2.有良好的结构;3.行文流畅;4.聚焦;5.具批判性。

综述论文也要交待清楚综述的背景和意义,通篇要有清晰的逻辑,列清楚综述的主要结论以及要传递的最重要信息。

修改论文要注意的问题

修改论文综述,需注意的问题:

1.缺乏中心思想,看不出作者的观点。看了半天,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

2.缺乏清晰的结构。结构不清晰,想要看懂不容易。

3.行文冗长,絮絮叨叨。文献堆砌。

4.内容空泛。XXX将有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环境,保护绿水青山。是的,我也同意,但是是怎么保护的?说得太大, 我有点儿不信呢。

5.引入不必要的概念。本来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事, 非要弄出一个新概念或新的专业词汇。抽象出新词汇或者引用过时的概念都不太好。如,XXX将促进“生态平衡”……问题是现在谁还用生态平衡?

6.观点前后矛盾。刚刚说的XXX很重要, 下一段马上说, XXX不重要了。真是180°大转弯,变化太快,小心刹不住车啊。

7.逻辑不清。本来大部分文字读起来就挺枯燥的, 你再来个不按套路出牌,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按照,

1)是什么问题

2)问题的后果

3)问题的成因

4)怎么解决问题的顺序写,读者就容易理解。

没错, 思维是发散的, 思想是立体的, 但文字是线性的。

既然如此, 行文时最好能把要说的事按照一定顺序串起来, 而且必须以一种容易理解的顺序串起来。

如果一个人先说(1)问题该怎么解决,再说(2)问题的后果,(3)什么问题, 最后再(4)解释问题的成因, 读者心里恐怕要骂人了。

8.缺乏论据。论述的要求就是有理有据,还是摆点儿事实比较好,因为这些是你的论据啊 。虽然论点可能是你最早意识到的,但是还是要收集证据去支持论点, 做到有理有据, 否则又流于空泛了。

9.论据选择不当。举例:要说明物种分布区预测的算法存在缺陷, 但后面引用的是关于物种分布数据不足的论文, 然后一直在强调数据是怎样不足……这,我还真不知道说点儿什么好。

10.用词不准。专业人士,用词还是准确一点儿好。比如phylogenetic diversity, 就翻译为“系统发育多样性”吧, 至于“谱系多样性”,倒不是说完全不行, 而是“谱系”已经另有所指,不要再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掺和了。

11.语法错误。英文语法要注意哦。

12.图表质量太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三线表, 三线表, 三线表;分辨率, 分辨率, 分辨率……

13.引用文献不足或缺少重要细节。做进化树,要介绍用什么软件建的树;同理, 物种分布区预测, 也要说清楚是用什么软件预的。

转自闻刊科研写作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