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没有时间写论文是常态,但更多的是工作太累,没办法再把心思挤出来弄论文,30000多字,一听就是大工程,不掉一层皮根本熬不出来,这也是阻碍很多人毕业的一大阻碍。
但是实际上,把论文拆开了看,也没有想象地如此难以翻越,下面就从在职研究生论文写作顺序、写作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先是,注意写作的步骤和顺序。
人性就是越觉得难的东西就越想要逃避,所以大可以从简单的开始,把有难度、越综合的部分往后面放。
在职研究生可以遵循如下步骤写作论文:
列出大纲
选题
绪论
实证
结论
摘要
文献回顾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选择
最好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方法首推文献综述、实地访谈,定量首推问卷调查。当然擅长数理分析的同学可以通过借助软件来建模,软件使用地顺畅,基本会解决所有图像展示、讨论、结论等论文的重点问题,也不需要去复杂的进行问卷设计、分发以及最后分析,因人而异。
然后是论文写作节点的把控
在职研究生最难的就是对时间的把控,可能论文刚开始写,又被领导叫去做这样那样的事,思绪一下子就断了,当又回到电脑面前写作的时候又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具体的字数分布如下:
中文摘要(硕士1000字)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硕士3000字)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理论概述(硕士4500字)
2.1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2理论内容的概述。
2.3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案例介绍
第三章 发现问题(硕士7500字)
3.1进行问题初步归类
3.2提炼出若干问题
3.3提炼核心问题
第四章 分析问题(硕士7500字))
4.1实施目标和进度计划
4.2重点难点分析
第五章 解决问题(4500字)
5.1保障措施
5.2风险分析与控制
5.3.实施效果评价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2000字)
因此,根据字数的要求,把字数分布到每一天每一章节上,亲测,只要每天能够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写500字,基本上,能够满足毕业论文各个时期的论文要求,从开题报告的提交、中期报告的完成到初稿审核至最终答辩,都能够游刃有余,如果工作日集中一天时间太忙,可以将其分配到周末,排除万难,坐到电脑面前,把本周的论文写作计划完成,当后面形成了习惯,基本就能够游刃有余,就不会觉得时间紧迫了。
摘要(200-500字)
摘要通常在论文完成后撰写,长度为200-500字。其主要任务是以清晰面简明的方式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当独立呈现论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研究的整体框块。
1.1背景(约100字):xxx部分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相关问题,指出该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
1.2目的(约50字):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调查xoxx,并解决/阐明 xx问
1.3方法(约100字):本研究采用了xxx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实验设计/调查等。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包括样本选择、实验设计或调查方法等。
1.4结果(约100字):通过对xxx进行分析/观察/实验,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简要列举研究结果或发现)
1.5结论(约100字):基于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结研究发现,并说明对解决问题或领域的影响)
绪论
绪论部分的撰写必须密切关联整个论文的逻辑结构,确保清晰地闻述研究的动机意义和目的,为后续章节提供合理的逻辑铺垫。
2.1研究背景(约200字):在过去几十年中,xx领域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和变革,受到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相关问题逐渐显现。这不仅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也对实际应用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研究者们深入探索。
2.2研究题(200字):尽管xxx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却仍存在关键问题未解。其中,一个突出的难题是xxx。先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某些方面,但对xxx的研究相对不足,导致我们在理解xxx的本质、机制和影响方面存在空白。因此,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xx的关键问题,为该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2.3研究目的(约100字):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xxx的本质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在xxx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深入剖析xxx的研究对象,我们旨在为学术界和实践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莫定基础。
2.4研究意义(约150字):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领域、社会、实践等)并具有(推动发展、提供参考解决现实问题等)的重要意义。同时,填补了(知识空白、方法缺失等)。
2.5论文结构概述(约100字):本论文按照以下结构安排: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问题和目的,通过文献综述引导读者了解研究的重要性:第二章回顾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分析前人研究的优缺点。第三章详细介绍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过程;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别深入探讨xxx的不同方面,最后,第七章总结研究发现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文献综述(约800字)
文献综述是论文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对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进行梳理旨在揭示当前研究的背景、研究状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从xxx的角度对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本研究的提供论据。
3.1xxx研究的历史发展(约200字):xxx研究作为一个重要领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最早的xxx研究可以追溯到xx年,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xx。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们逐渐关注到xx,形成了一系列有关xxx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3.2xxx研究的主要理论(约250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xxx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经典的理论包括xxx理论、xxx模型等。这些理论在解释xxx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3xxx研究的主要方法(约200字):研究者们在探索xxx领域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定量研究通过xo,揭示了xxx。与此同时,一些研究也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深入挖掘了xx。这些方法的多样性丰富了xxx研究的层次和深度。
3.4xxx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约150字):尽管xx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其中,xxx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不同研究者对于xxx的解释存在差异。此外,xxx方面的研究尚未深入到xxx,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约600字)
研究方法部分旨在清晰介绍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和分析过程,以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保持简明扼要的描述并充分展示研究方法。
4.1研究设计(约150字):本研究采用xxx设计,以实现研究目标。设计中考虑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定,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设计中,我们注重控制变量,以降低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4.2样本选择(约150字):样本的选择对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从xxx中随机抽取样本,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我们仔细考虑了样本的包容标准和排除标准以确保研究的内外部有效性。
4.3数据收集(约150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研究成功的关键。我们采用了xxx方法进行数据采集研究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以确保一致性。同时,采用了xx工具/设备以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4.4教据分析(约150字):收集到的数据将通过xxx方法进行分析,包括统计学方法如xoxx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数据分析将严格按照先验设定的分析计划进行,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为了校正可能存在的数据偏差,我们将采用xx方法。
结果展示
5.1描述样木基本信息(约100字):首先,对研究中使用的样本进行基本描述。包括样本规模、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等信息。
5.2主要结果早现(约400字)。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呈现主要结果。以下是对不同方面的结果进行描述:
5.3实验数据统计(约150字):为更直观地展示结果,我们制作了图表。图表xxx显示了xxx。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xxx。
5.4图表呈现(约200字)
5.5重要趋势和关联性分析(约150字):通过对数据趋势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趋势和关联性。具体而言,xxX。
5.6对比其他研究或预期结果(约150字):与文献综述中的其他研究进行对比,或者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们的研究在xxx方面与先前的研究一致/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xxx原因
5.7结果的意义和启示(约150字):最后,我们对研究结果的意义进行总结。这些结果对于xxx领域的理解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启示,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
转自闻刊科研写作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