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作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是记载、传承人类知识的重要手段与方式,是交流、传播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与形式,因而对科学研究来说,它成为其重要的基础;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从选题、设计方案(框架),到调查、撰写论文或报告,都离不开文献的支撑和利用。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全面、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
文献法实施步骤
1、编写大纲;
2、搜集并鉴别有关的文献;
3、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
4、根据大纲将所摘录的材料分项分条加以组织;
5、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
文献法优缺点
优点:
1、研究者可以选择他们不能亲自接触研究对象的课题进行研究;
2、不会引起研究对象的情绪反应;
3、抽样容量大、费用低。
缺点:
其缺点常来自文献本身的一些缺陷,如:许多文献的作者往往带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性;保留下来的文献大多已经过某种选择或不够完整。
文献法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1、提供论证自己观点的论据。进行一项研究或撰写一篇论文,总是要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而新观点的产生与提出需要做一些理性分析与阐释,这时我们常需要引用一些文献作为一种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2、提供研究的基础或提出新观点的基础。大多数研究或新观点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我们的研究,相对于文献中的前此研究,有时是进一步的具体化与明确化,有时是进一步的扩展与延伸,有时是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
3、提供一种评论或反驳的对象(素材)。众所周知,对一种现象的分析与认识,因研究主体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文献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观点经常会成为人们评论或反驳的对象,即以此为”靶子”进行一些剖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4、提供比较研究的素材。比较研究是学术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学术中的各种研究都需要文献提供素材与实例来进行对比分析。
5、提供专题研究的素材。专题研究也是各种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专题研究常常要做历史发展回顾,要对现状进行分析,要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等等,这些也都离不开大量的文献素材。
文献的来源
1、由各种书籍或期刊直接查找原文。
2、由”复印资料”直接查找原文。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复印资料”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一套《复印报刊资料》。
3、借助“文摘”。“文摘”一般是对原文的主要观点的高度概括,同时它也能提供原文的出处,所以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收集文献的方式。
4、借助于各种工具书或辞典。这类文献,一般容量比较大,而且较有权威性,同时也能提供一些文献指南。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大辞典》《中学数学教师手册》等等。
5、借助于各种索引查找原文。索引是一种最全面、最有效、最经济的文献来源。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的《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央教科所主办的《中文报刊教育论文索引》,是目前国内最详细的索引文献。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中也有大量的目录索引,另外一些期刊中的专题目录索引、年度目录索引也十分有效。
6、利用文献追踪查找原文。由于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所以一般来说每篇论文后都有注释或参考文献。在一些研究中因某种需要常要按此线索追查最原始的文献。
7、利用光盘查找。光盘这种现代化的载体,具有容量大的显著特点,所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不过目前这种电子产品比较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开发过这类产品),而且价格比较贵。
8、网上检索是一种方便的方法;专家咨询也是一种信息传递快的检索方法。
文献的收集与积累
1、复印。对于使用频率比较高、有收藏保存价值的文献,最好是复印下来,以便反复阅读,并随时引用。
2、文摘卡片。卡片具有记录方便,便于分类、查找、组织等优点,应该成为我们积累资料的主要手段。卡片的制作,因人而异,通常可以标题为检索标准。
3、专题索引。对于每个研究方向稳定的人,通常总有几个待研究的专题,查找文献之后,一般应按专题分类作索引记录。这种专题索引,既便于现行的即时研究,更便于将来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4、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仅可积累资料与素材,而且可随时记下感受与体会,尤其是由资料而产生的一些新的想法、课题、观点等。
5、软盘。如果是用网上查寻或电子产品,根据需要可将所需文献复制在软盘上。
引文献时应把握的原则
1、真实性(科学性)原则。引用的文献首先要保证其真实性,文献中的结论要具有正确性、可靠性及科学性。当引用的文献作为反面素材时,也要重视它自身的场合性、合理性与逻辑性,要做切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
2、针对性(有效性)原则。即引用的文献必须与研究的过程与结论保持高度的一致,切忌引用的文献与课题或结论或观点”牛头不对马嘴”,也就是引用文献的有效程度必须比较高。
3、典型性(代表性)原则。研究或论文写作中所引用的文献必须是前此研究中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观点、结论等,否则会影响到自身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乃至自身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程度。
4、充分性(全面性)原则。为保证自身的研究或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以及论据的全面性与逻辑的严谨性,引用文献要充分。不仅不能只引用同类研究中的少部分文献,而且更不能只引用”片言只语”。
转自陨石MBA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