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是学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每一篇成功的论文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和结构要求。进行学术写作时,除了要注意内容简明、结构清晰,还需要注意把握语气,遣词造句等内容符合学术规范。即使能够熟练地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要将其转化为符合学术规范的写作,也需要深入理解地了解语言特征与相关表达技巧。
本期,学点小编将从探讨学术写作风格的主要特征和注意点等方面,提供意见。帮助研究者全面提升学术写作能力,助力学术道路上的更大成功。
学术写作风格的主要特征
尽管论文写作和日常口语的语法和表达等方面存在共同点,但由于使用场景和目的不同,二者需遵循不同的表达习惯或规范。
下图为日常语法与学术语法的区别:
从以上对比可见,与日常英语不同,学术论文写作具有独特的风格,主要特征包括正式性、科学性、准确性、创新性、理论性、逻辑性、规范性和实证性。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学术论文的严谨性和学术价值。接下来学点小编将和大家探讨这些特征。
风格正式
学术论文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明确,旨在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所有信息,帮助其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为让表达更加正式、明确,有几点建议:
采用正式的词汇
避免使用反问句
使用完整单词而非缩写,如使用“do not”而非“don’t”,“cannot”而非“can’t”
避免使用指向不明或模糊的分类,以及语义不清或笼统的术语
避免随性和对话式的口语表达
保持客观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研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必须科学,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偏见,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因此,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人称代词,如“我”、“你”和“我们”,因为这些词汇通常会与主观观点或个人偏见相关。如以下句子听起来像是作者的个人观点:
为了显得更加客观和公正,可用以下方式重写这句话:
需注意的是,避免使用第一人称等并不代表完全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传达对主题的评估和见解仍然非常重要,但通过证据或逻辑论据来支持观点会更具说服力。
清晰准确
科研论文的语言表达要求准确、简洁、明了,以传递研究成果。精确写作的首要任务是避免歧义并提供有效的细节。如案例,宽泛和笼统,更像是个人观点:
相比之下,详细说明地理和其他因素对该地天气模式的关系,让表达更清晰、具体。
严谨性
学术论文语言的严谨性,在概念的明确性上表现得尤为鲜明。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全体的思维形式,它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学术论文的严谨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明确性上。如一篇论文没有明确的概念,那么就不能迅速而有效地向读者传递信息,也就没有达到撰写论文的目的。因此,论文所阐述的概念一定要明确,只有这样,论文的语言才能体现出严谨、准确的特点。
审慎选词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措辞的精确度,避免由于微妙差异而带来的表达偏差。
由于相对缺乏准确性,某些动词在学术写作中可能会产生歧义,如下图:
学术写作风格的实用技巧
除了汇总学术写作风格的主要特征,关于学术写作风格的实用技巧也分享给大家。
标点符号多样化
小小的标点符号对于梳理和阐明上下文中的逻辑关系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丰富句子结构
避免单调的句子结构,如下图:
建议采用多样化的句子结构:
语言简洁
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并避免同义词的重复使用。如下图:
更加精简的表达:
避免非必要术语
专业术语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术语或缩略词可能会影响文章的可读性。研究者可以持续阅读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积累有关专业术语的表达技巧,从而把握。
避免口语化表达
如前文提到的,我们再用一个示例来说明如何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除了论点与论据本身,行文规范度同样影响着论文的整体质量。掌握学术写作的语言风格并多加练习有助于研究者全方位提升论文品质,提高发表成功率,并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转自论文发表研究室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