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十个方面来准备和行动,写出规范的和高质量的科技论文的“引言”就不是什么难事儿
2025/3/19 17:24:31 阅读:31 发布者:
引言规范、高质量
内容全面、逐次展开,
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一)把握总体要求
布局引言写作大纲,周密计划,合理安排,认真写作,按内容、结构要求逐次展开,不偏离主题、题目,不注释、重复摘要,不涉及、分析和讨论结果,不给出、评价结论,不铺垫太多、绕个大弯才进入主题。
(二)考虑读者层次
科研论文适用的读者通常是领域专家、学者权威或专门研究人员,其专业层次较高,一般有较广泛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引言中通常不写一般、基础知识,若有必要写,则用叙述性语言(非描述性语言)简写。
(三)写清研究主题
全面、简练陈述研究主题,讲清主题范围和本质,避免内容过于分散、琐碎,主题不集中,但对重要内容陈述不要过于简略。通常在陈述相关知识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层层收缩,点出研究主题,还可辅以相关研究存在不足或甚少来凸显研究主题。
(四)充分回顾文献
回顾有足够代表性的相关文献,概括总结研究现状。不要刻意回避对一些相关文献特别是对本文有某种重要启示性意义的文献的引用,不要引用不相关文献,或过多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对作者已有相关工作陈述应重在交待本文写作的基础和动机,不要写成工作总结,也不必强调过去工作的成就。
(五)正确引用文献
按需引用文献中的有关内容,如结果、数据和语句。引用的结果必须正确,引用的数据必须准确,避免片面摘录部分结果而不能反映总体结果(以偏概全),对间接引用的数据(二次引用的数据,即不是从原文献中直接查到而是来自其引自别的文献中的数据)更应小心。引用的语句不要完全照搬,而应换用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来表述。
(六)善于发现问题
文献回顾中努力发现已有研究的局限性,总结存在的问题,阐明本文的创新,逐渐达到整个引言写作的高潮。阐述局限性要客观公正,不要把抬高作者自己的研究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研究工作之上。阐述创新要紧密围绕过去研究的不足,完整清晰地表述本文的解决方法。局限性的涉及面不宜太大,只要解决一两个问题,有创新就好。
(七)合理表述创新
慎重表述本文创新及前人工作不足。可使用限于条件、目前研究甚少等谦虚用语,但不必过谦而用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等客套用语,也不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除非事实,一般不用首次发现(提出)、有最高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评价式用语。
(八)正确使用术语
使用规范的名词、名称、缩略语等术语,不要随意使用甚至滥用非公知公用的术语。非公知公用的术语及作者自定义缩写首次出现时应给出其全称,甚至给予解释、定义,以便能有效阅读和方便理解。
(九)取舍适宜篇幅
按表达需要确定引言篇幅及段落数,但不要为篇幅过分纠结。忌表述空泛,主题不集中,篇幅过长;忌脱离前人,引文太少,篇幅过短。若研究主题为不少学者研究过或还在研究的问题,则引用、讨论较多文献;若只属近来才兴起的研究方向或只研究别人近期才提出的问题,研究的人较少或很少,则引用、讨论少量文献即可。
(十)提升文字效能
引言初稿写完后,虽在写作上暂获一个小成功,但从语言表达效果看,往往还会有一些不足,存在提升空间。因此对引言初稿还要认真琢磨,检查语句表义是否准确、句间关联是否顺畅、语言要素修辞是否妥当,针对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全面提升文字效能,保障引言写作质量。
转自梁博士讲堂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