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科学、运筹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中,Model Development部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整个研究的基础,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以逻辑严谨、表达清晰的方式展示其建模思路,详细阐述所用分析模型的构建过程。为了更全面地理解Model Development的重要性,本文尝试通过对范文进行分析,展开对该部分写作的要点阐述。
一、明确阐述模型的研究背景和建模目标
Model Development的开始应该是一个清晰而明确的问题陈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作者需要准确定义研究的问题,并在论文中明确阐述这个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但是这一部分工作应该在介绍文章的模型之前完成,即在Introduction部分就明确的界定文章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性。这是因为,在Model Development里,我们应该尽可能用简洁、清晰、明确的文字介绍模型本身,以便于读者更好的了解文章的模型,迅速理解研究的焦点。
二、合理设定模型假设
模型假设的明确性与合理性是构建模型的重要基石。作者需要在一开始就明确说明建模所依赖的关键假设。这些假设应该不仅仅在逻辑上合理,而且需要在实际情境中有可信度。例如,在考虑一个供应链模型时,作者可能需要假设供应链各环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研究供应链中断风险的文章中,作者需要对供应链中的不稳定环节做成合理的假设与说明。具体来说,模型中的假设需要尽可能的符合以下条件:
假设需要尽可能的捕捉问题的核心因素。如果一个假设偏离了研究的核心,那基于该假设开展的研究必然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解释了相关问题的本质。
假设不应该与现实情况产生冲突。我们的的研究是将现实具体问题的抽象化,并通过建模的方式解决。如果假设与现实相违背,那得出的结果就必然无法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
假设应该具备逻辑自洽性。各个假设服务与同一个模型,因此不能出现假设之间的冲突,否则模型必然存在问题且无法让读者信服。
基于以上几点,假设应该使得现实问题得到简化,确保模型具备可分析性(或可解性)。一个无法被分析的模型很难产生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一些常见的假设可以通过引用文献来论证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由于假设服务于模型,而模型是对现实问题的抽象与简化,假设的存在必然使得模型无法与现实问题完全吻合。此时可在介绍完相关假设之后,补充说明在extension环节里存在的鲁棒分析内容以增强模型的可信度。总的来说,符合现实条件、具备逻辑自洽性,抓住问题核心且降低分析复杂性的假设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建模的基础和框架,使模型的应用更具有可信度。
以下内容是How Should a Firm Manage Deteriorating Inventory? 一文中的相关假设。
Assumption 1. Key problem dynamics are captured in a two period model.
We consider a two period model where the firm faces uncertainty in the market potential during the first period and potential competition in the second period from product that did not sell in the first period and is carried over to the second. Our objective is twofold. First, we study how the presence of competition from lower quality units affects the firm’s pricing and stocking decisions for its new units sold along side it. This is captured through our second-period analysis. Second, the first period allows us to study how the possibility of carrying unsold inventory to the next period affects the firm’s first-period decisions when it only purchases new units. Thus, a two-period model is sufficient and allows us to maintain tractability. Other recent papers that model competitive price responses using a two-period setting include Ferrer and Swaminathan (2006), Desai et al. (2004, 2007), Ray et al. (2005), and Ferguson and Toktay (2006).
三、参考文献支持
模型相关的假设可以通过引用文献的方式增强其可信读和必要性。模型的其他设定和内容也需要文献进行支撑。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之上,尽管我们已经在literature review里面具体回顾了相关文献,但由于模型在文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释当前模型的建立的基础、增强模型的可信度,在模型中引用相关文献是不可或缺的。
四、变量定义和模型框架:
Model Development部分应明确定义模型中的所有(决策)变量和参数,包括它们在模型中的确切含义和与问题情境的对应关系。这有助于确保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清晰且一致。同时,模型框架的描述非常关键,包括模型是否包含子模型,子模型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使用可视化工具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模型的整体结构。通过详细描述模型的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读者能轻松地掌握模型的全貌。
以上两幅图是How Should a Firm Manage Deteriorating Inventory? 一文中对变量和参数的总结以及Inducing Consumer Online Reviews via Disclosure一文对决策顺序的展示。
五、数学表达和示例:
数学表达的精确简洁是Model Development不可或缺的一环。模型需要提供精确且简洁的数学表达方式来呈现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变量关系。这些公式应按逻辑顺序引入,伴随文字解释,以确保模型的可理解性。示例和图解的使用有助于使模型更具启发性和说服力。数值示例可以在具体情境下演示模型的应用,而图解则可以突出模型的关键点。这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模型的运作方式。
以上内容是Search Deterrence 一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六、一致性:
在整个Model Development的过程中,一致性与术语使用的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保持术语、变量名的一致性是防止读者混淆的关键。模型名、变量名都应通篇统一,避免使用不同的名字表达同一含义,以确保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顺畅理解模型的构建。
综上所述,Model Development对于管理科学类论文的质量至关重要。作者在撰写时,需要按逻辑顺序阐明研究背景和目标、提出假设、定义变量、构建框架、表达模型、举例解释等,才能使整个模型表达严谨、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在整个Model Development的构建过程中,这些要点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有力的论述框架,为后续研究分析奠定坚实基础,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分析思路和建模逻辑。
转自e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