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成功发表的三大主观因素:学科理论、选题和写作,第一个因素最为关键,不过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那么,想要成功发表SCI,剩下的两个主观因素便是我们需要争取的。可究竟在SCI选题和写作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关于SCI选题
选题在SCI论文写作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只有研究有意义的课题,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对科学事业和现实生活有益处;而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研究得再好,论文写作得再美,也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目前在社会科学中,有的人就古人的一句话大作文章,反复考证,写一大篇论文,我看没有什么意思。”因此,我们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写作。那么,应该根据哪些原则来选题呢?
(一)具有科学性。它应包括:急待解决的课题;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学科上短缺或空白的填补;通行说法的纠正;前人理论的补充;等等。
(二)有利于展开。指的是:要有浓厚的兴趣;能发挥业务专长;先易后难,大小适中;已占有一定的资料;能得到导师指导;在一定时间内能完成;对题目加以限定。
(三)选择和国际接轨。想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就必须了解国际研究动态,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我国一家权威科研机构不久前在国内挑选了许多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准备参与国际合作,但到美国后发现近三分之二的课题已经不属前沿,在美国很少有人研究。在高校,一些教师治学严谨、基础扎实,但科研成果不突出,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有关领域学术动态,不能选得合适的课题。
关于SCI写作
对于SCI写作,许多科研工作者首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便是英文写作。那么,在SCI英文写作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 表述方面。
不要用中国式的思维去写英文句子。套用老外的写作思路(比如前言第1段写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要性,第2段对基本背景知识的介绍,第3段如何引出研究问题。讨论部分往往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格式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投杂志的要求来排版(可以参考投稿须知的要求和该杂志最近发表的文章,要做到一模一样,这样编辑认为你是认真对待的)。
2 时态方面。
时态发挥着传达信息的作用。通过时态的选择和在同一篇文章摘要中不同时态的搭配使用,译者可以很便捷地表达出各个研究行为间的时间先后次序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与联系。然而。在许多文章摘要翻译中存在着时态运用不当的问题,这样会严重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也会降低科技文章的水平。科技文章摘要的英译常选用的时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这三种时态适用于以下的不同情况:1)一般现在时用来叙述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等,通常表示现在存在的状态、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2)一般过去时则往往用来说明过去尤其是文章撰写之前某一时间的发现、研究过程或最终试验结果。此时态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内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3)现在完成时用来介绍已经完成的研究和试验,并强调其对现在的影响。此时态将过去时间发生的事情与现在的情况联系起来,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和作用。The result has been proved that……
3 语态方面。
在科技文章摘要翻译中,最常采用的语态是被动语态。如:A new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that……/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通过体会这些被动语态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较之主动语态,被动式在科技摘要翻译中有着如下的优势:1)科技文章常常需要介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研究过程、实验结果等方面内容。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更好地突出科学研究的客观性。2)使用被动式也可避免提及动作的施动者,这样反而使研究动作有了更广泛的普遍性。3)由于被动语态的特殊结构,使其在句子结构调节方面有着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在添加短语结构、扩充句子信息的同时保持句式的平衡、工整。
除了英文的写作,在SCI写作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内容呢?
首先,SCI需要你做到原创性和显著性。
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
其次,SCI需要你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
是否客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应当提倡较多并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但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
第三,SCI需要你重视论文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
每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先浏览目录,对题目有兴趣才愿翻到有关论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先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地反映了论文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还有兴趣,会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转自SCI论文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