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作者应该如何处理SCI审稿人意见?

2024/8/7 14:34:02  阅读:16 发布者:

SCI文章的写作、统计以及结果部分整理和投稿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做完这些工作后会把论文正式投出去,之后评审会根据我们的文章给出意见。作者应该如何处理这些意见呢?

一、Reviewer审稿的一般步骤

Reviewer审稿时不会花很多时间,可能一篇文章只用15分钟甚至5分钟。那么这么短的时间他到底看什么呢?首先要看题目摘要,要了解这篇文章想要证明的问题以及研究目的是不是有意思。如果研究有新意,审稿人接下来会看研究设计。

如果研究设计没有太大缺陷,接下来就会审核一下PICOS各个研究要素。如果有缺陷可以弥补,就提些意见进行大修。如果还是没有什么缺陷,后续就是小修阶段。这些关键问题看完之后,评审才会去看前言、讨论和参考文献,提一些minor的意见。这就是审稿的一般流程。

二、SCI审稿周期

影响审稿周期的因素非常多。大部分期刊审稿周期一般都在三个月左右,三个月之内给出审稿意见都是正常的。有的期刊审稿会超过三个月。审稿周期由很多因素决定。首先就是期刊的工作效率。这涉及到期刊每年的收稿量,出版周期等。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限速步骤就是审稿人。审稿人审稿的时间占整个审稿周期的80%-90%。所以要看文章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好找审稿人。如果研究领域比较偏,很多时间都会浪费在分配审稿人上。当编辑分配完审稿人后,投稿状态就会变为under review。接下来就是漫长的under review阶段。

为什么有时候审稿时间会非常长呢?这当中有一种不好的传言,说找的审稿人做的研究和你的文章非常相像。审稿人故意拖慢你的审稿时间,同时自己在补实验,想要抢在你之前发表或背靠背同时发表。

当然也不要过分相信这个数据,因为这个数据也是根据留言进行的统计整合,并不完全准确。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尽量避免一些审稿周期非常长的期刊。

三、SCI文章修回状态

Major revision多半会围绕PICOS进行,主要有以几种情况:

1) 研究缺乏代表性或立题不新颖

比如样本量太小,代表性差。或者说研究之前已有很多文章做过了,也有了一些结论。为什么还要去做这个,没有创新性。

2)文章设计或研究类型不合适

比如作者明明做的是观察性研究,为了体现自己的研究质量高,偏偏在方法中说进行随机分组。但是用了随机分组后整个研究类型完全发生转变。有随机分组的话审稿人肯定按照随机对照试验要求审稿。这会让审稿人很恼火,觉得作者连基本研究类型都搞不清楚,或认为存在学术不认真的态度,对文章印象非常差。

3)方法学不系统:随机、干预、变量记录、随访等细节缺乏

不同研究类型报告规范中方法学条目始终占据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因此方法学中的许多信息需要报告的完整详细。

4)关键变量或分层要给出标准,如诊断标准,病情分级标准等

5)病情分级标准需要采用公认的,如果需要分层要给出分层理由

6)统计学不合理 方法不清晰,运用策略不合理。

7)结果分析不透彻,解读时未进行深入挖掘。

自曜文sci编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