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从大学生生活转换到研究生生活,在思想意识上、学习和工作方法上,都需要进行一些改变。如果转变不好,会严重影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研究生阶段已经再也不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了,需要独立的创造性工作。所以,很多研究生在这个阶段都会有一些迷茫和疑惑。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生涯的必经之路,而论文的投稿也是研究生尤为重视的话题;而对于硕士而言,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仅能大大提升其研究兴趣和自信心,还能给予其自身更多的选择和机遇。下面就自身在研究生期间的经历,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论文写作
(一)关于选题
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最好选一些热点的、新颖的话题,能够对现有的一些不好的现状进行解决的选题。可以从新闻、微博、微信等互联网领域中发现问题,再结合自身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另外,可以通过阅读本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来发现问题,从已有的文献中,换个视角、换种方法,发现其不足或还未关注到的地方。评价一个选题,首先要看其是否有新意,所谓的新意:
第一,这个问题本身具有创新性,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而且还没有前人研究过,但这类选题往往非常少;
第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例如前人用的定性的分析,你采用的是定量的实证;
第三,研究视角的创新,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产生idea的过程中,不要想着“憋”大的idea,不要试图完全推翻或者建立自己的体系。在目前阶段,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好高骛远,往往会半途而废。你有一点点的贡献就好。没有一篇论文是完美的,而任何人的工作都必须在其他人工作基础上进行的。
另外,对于文献的阅读或者引用,最好是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影响因子比较高的的文献,剔除低端文献。对于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大家平时也学到了许多好的方法,但值得提醒的是,在文献综述的最后总结部分的时候,最好不要写某某的论文存在不足,存在错误之类的语言;可写成为:现有的学者已对该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对某某的关注相对较少,或是仍给我们留下了研究的空间,然后引出自己研究的问题,说出自己的创新之处。
(二)关于研究方法
对于研究方法而言,我们常说的主要分类定性和定量,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术导向的方法,也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但他们各有优劣。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比较强调实证和科学性,强调科学性就会强调证据、检验、量化分析。我们选择方法一般更多的是根据自身研究的便利,哪一种方法更适合选题,其次考虑自身否擅长做,自己会不会做,大多数的研究者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去做。但从身边的学生反映,对于硕士研究生,其理论的水平往往是不够的,也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理论分析的文章,写出来的纯理论分析的文章,也很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甚至毕业都比较困难,经管类的核心期刊杂志社也更倾向于有定量分析的文章。因此,最好能学到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拥有一套数据,选择一个新颖的题目进行分析。
拥有一套独特的自己处理过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曾今,在一次专家的讨论会上,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得数据者,得天下”;然而数据往往是非常保密的,尤其是许多个人的调研数据不会轻易公开。因此,对研究生而言,有两个很好的渠道可以获得数据,一是查询公开的数据,二是通过参与到自己导师的调研中,在征求导师同意的前提下,获得数据。往往一套数据,里面包含着多个问题,能写出多篇论文。另外,对于研究的框架,对于硕士研究生,可以借鉴高端期刊文章的框架,借鉴不等于抄袭,这些文章逻辑思路非常严谨,框架也容易受到杂志社的青睐。
(三)关于心态
在研一入学或最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尽量不要首先就给自己贴上“我不行”心理标签,遇到困难,就用自身基础比较差去暗示自己;这种心理暗示不太好,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自身的进步。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基础都差不多,即使有少数同学有数据处理的经历或者做过一些调研,但从做研究的角度来讲几乎都是从零起步;但到研二、研三,同学之间在研究能力上的差距就慢慢开始拉大了;究其原因,关键还是有些同学把自己的想法真正变成了行动,去一步步地解决自己的疑惑。另外,导师是你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领路人和支持者,多和导师请教、沟通和学习,也可以咨询一下已经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的师兄师姐,他们往往也能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干货,不论是写作、投稿、参会,还是学校的制度文件方面的信息。另外,写论文不需要全部领域都懂,而且也不可能在短短的研究生期间全部全懂,只需要懂你所写的话题就可以了,把这个话题做精、做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生能写出好的学术论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多相信一些自己,永远不要给自己贴上“我不行”的标签,其实你可以的。另外,一定要学会忍受寂寞,学会坐得住板凳;在做论文期间,不要有任何度假和休息的打算。一篇优秀的论文需要排除各种杂念,需要坐得住的板凳,需要花时间;研究生的时间往往非常有限,最忌讳这里玩一下,那里逛一下,慢慢地时间就悄悄流逝了。
(四)关于时间
研究生期间时间其实非常紧迫,有限的时间仅有两年;对于硕士而言,最好能在研二结束之前发表篇不错的学术论文。第一,对于考博的同学而言,许多学校招收审核制的博士一般都在研三上学期,审核制的博士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学生的论文数量和质量;第二,对于找工作的同学,研三一年,基本都在外实习或找工作,基本不会再写学术论文,有的单位会参考学生发论文的状况,已发表了论文也有利于找到更好的工作;第三,不论是考博还是找工作的同学而言,将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再进一步扩展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能大大减轻自身的压力;第四,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主要是用于激励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的研究生,硕士2万,这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经费,尤其对于家庭较为贫困的同学,为其学业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要想在研二结束之前能见刊论文,最好能研一上学期就进入状态,开始构思自己的论文,带着问题去上课,研一下学期就得把论文写出来;因为对于许多核心期刊杂志而言,从投稿到见刊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一年。
另外,对于论文写作的时间。写论文的时候,最好不要有其他的事情打扰,每天只专心做这一件事情,最好能一气呵成。千万不要犹豫,中间切不可断断续续,今天写点,明天写点的样子,玩几天了再写点,那样往往写不好论文。研究生第一篇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往往会比较煎熬,但在第二篇论文的时候,就会顺利很多了,因为你第一篇论文犯的错误第二篇是不大可能再犯了,之后就会找到感觉和信心了,从而走得更远。当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后,第一篇论文,可能时间用得相对较多一些,到第二篇、三篇的时候,最好能给自己一个时间的限定,比如必须在两个周之内写出来,逼着自己,即使在两个周没有写出来,也发现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了。
二、论文投稿
(一)如何投稿
一般遇到问题就用百度,但是大家在百度搜索期刊投稿的时候,会出现许多广告,而且还有许多诈骗的信息。如何避免在投稿过程中被欺骗呢?可在中国知网上直接搜索查找目标期刊的“征稿启事”,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很多期刊在征稿启事里,会说明投稿方式和期刊网址。另外,需要根据论文选题、同类题目的发表情况、文章学术水平和自己发表需要列定一个期刊清单。其次,研读清单中的期刊,了解其文章风格、栏目设置、近期选题、学术影响力等,据此进一步缩小欲投期刊的目录范围。最后,依据文章的学术水平、期刊的影响因子、发表周期等对期刊进行先后排序,选定投稿期刊。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到不同期刊的投稿经验,作为参考。
有些期刊重视项目,有项目支持,是课题或者文章的重要性的一个反应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越说明研究的必要性等,编辑看见的时候就可能会不自觉地产生倾向性。但不是说,有项目就一定能中,项目只是我们的筹码,关键还得是自己的文章有质量,投的期刊和栏目对头,这时候项目这个筹码的作用才会体现出来。大家可以考虑下这点,但不要自己没项目去造项目,这种行为也是有悖学术道德的。
(二)论文格式修改
论文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格式的规范性同样不能忽视。格式规范的论文可以给编辑和审稿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这也是作者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的重要表现,还能够体现作者对刊物的尊重和重视。所谓规范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学术期刊的不同要求而异。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务必要阅读欲投期刊的投稿要求,并参阅刊物近期发表的论文的相应格式。
另外,论文初稿完成后大致都不成熟,此时不要急于投稿,而是将文章放置几日,沉淀后重新阅读,此时作者的思路会变得更加顺畅,语言也会更成熟。而且学术研究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从论文选题的确定到文章成稿,应积极与他人沟通、讨论,将论文呈现给更多的专家和同行阅读,这可以认为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一条捷径。
(三)不要一稿多投
实际工作中,邮箱中通常会收到作者群发的投稿文章,对于这类文章和作者,即使选题很好、文章质量很好,编辑也会心有忌惮。论文投稿的时候,期刊投稿须知中通常都会注明:请勿一稿多投,尤其作为编辑非常反对作者“一稿多投”,因为这既浪费编辑的时间,也浪费审稿人的心血。当然,有一些稿件时效性很强,作者如果一味等待审稿周期结束,可能会错过发表的最佳时机。此种情况下,建议作者在投稿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主动联系期刊,咨询稿件审稿进度,据此确定是等待还是改投。
(四)认真对待拒稿和审稿意见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有被拒稿的经历。论文投稿被拒是痛苦的,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是在学术之路上成长、成熟的必然经历。收到拒稿信后,作者应礼貌地予以回复,然后冷静分析被拒稿的原因,是期刊选择不合适,还是论文自身有待继续完善。如果是因为期刊选择不合适,作者重新选择最初划定的期刊目录中的下一个期刊即可。如果是论文自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则需要作者继续研读文献、请教专家和同行,对论文加以修改和完善。
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都实行“三审制”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以保证审稿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期刊审稿人大都是领域内的专家,因此对于每一条修改建议,作者都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如果认同审稿人的审稿建议,就按照建议对文章进行一一修改,并给出详细的修改说明,同时保留修改痕迹,以方便审稿专家和编辑再次审读。如果作者不认同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应当慎重和认真地给予详细说明,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作者都应当保持谦虚的态度,尊重审稿人和编辑的辛苦劳动。
三、赫曼法则
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赫曼(Irving P.Herman)通过对自己学生的指导,针对研究生出现的困惑,总结出了20条法则,这对我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也比较大。具体如下:
(1)在做学位论文期间,不要有任何度假休息的打算。
(2)科学研究中,记住这个原则:重要的是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谁是正确的。
(3)在思想上,你要相信:多数情况下,无论学术研究还是其它事情,导师错的时候不多。
(4)在行动上,你要相信:绝大多数时候,只要按照导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错。
(5)与导师意见有分歧,如果你觉得你是对的,那么就想办法去说服导师,这样他也会高兴的。
(6)你的科研产出与你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有效时间的1000次方成比例。
(7)你的科研产出与你分析已获得数据拖延的时间的1000次方的倒数成比例。
(8)如果今天能拿到数据就不要等到明天,说不定明天就出来相关的论文了。
(9)为了避免自己日后崩溃,获得数据后每次再多花5分钟做好永久备份。
(10)导师不会在初期就期望你发表论文,但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如果你还没有论文发表,或者发表的论文比别人少,你应该抬头看看导师的脸色。
(11)在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你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大专家,争取成为你导师的导师。
(12)如果你平时很配合导师的工作,导师的血压会很正常。
(13)如果你与导师背道而驰,我行我素,你导师的血压要么升高,要么会崩盘。
(14)学位论文的质量有一个基本标准,就是保证写进论文的每部分结果都达到能够发表的要求。
(15)在论文质量第一,不追求数量的前提下,你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越高,你的学位论文也就会越优秀。
(16)你要牢记一点:学位论文是你自己的,所以你必须自己亲力亲行去努力完成它。
(17)导师很期待你能成名,这样他(她)最终也会因你而成名。
(18)如果你学业优秀,最后导师一定会为你写一封特别棒的推荐信。
(19)对你有好处的事情,对你的导师也应该有好处。你好,他也好。
(20)对导师有好处的事情,对你自己也应该有好处。他好,你也好。
以上是自己在做研究时候的一点点小心得,为写而写,寸光短视,指望有所裨益。论文问题是个小问题,做人和做事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大家做研究、写论文、申请项目,一定注意多交流、多沟通、多参加学术和其他活动,多交朋友。学术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都在学术外面。最后祝各位同学,多发论文,学业有成,大吉大利,顺利毕业。
转自博士论文辅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