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论文“口语化”现象?
2024/4/18 11:34:22 阅读:205 发布者:
语言表述不规范是学术论文被退稿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小编遇到了几篇文章都是因为文章语言表达“口语化”而被退稿,给老师们举几个退稿意见的例子:
1.本文语言表述未体现学术的严谨性,太过随意、口语,未达到本刊录用标准,退稿。
2.论文结构不甚合理,且措施泛泛而谈,第二部分语言表述过于口语化。
3.文章多数内容论述不清,语言逻辑混乱且口语化,建议退稿。
学术论文表述的是经过研究或教学实践总结的学术观点,强调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字、词、句等语言太口语化,会影响学术观点表述的严谨性,还会让整篇文章看起来像“记事散文”或者像“课后反思”。
怎样才能避免出现“口语化”的情况呢?主要有四大类的改进:
1.连接词的改进
将“然后”“接下来”“而且”,改为“其次”“最后”“与此同时”“如前所述”等;
将“意味着”“所以”,改为“因此”“结果表明”“由此可知”等;
将“另外”“还有”,改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等;
将“总的来说”,改为“综上所述”“上述分析表明”。
例如:
要求学生先设计一个方案发至网络平台供大家讨论,然后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改为:
要求学生首先设计一个方案发至网络平台供大家讨论,其次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2.人称代词的改进
“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审稿编辑看到论文里带有这种词会非常减分,所以遇到这种词直接删掉。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可以改为“笔者”“本文”“本课题”“本研究”“某某等”“其”“该研究”等。
例如:
我让学生用影音资料和文字表达等多种形式记录养蚕活动经历。
改为:
笔者让学生用影音资料和文字表达等多种形式记录养蚕活动经历。
3.少用或不用语气词
避免使用“呢”“啊”“呀”等语气词。
例如:
记录越来越翔实,有效提高了科学学习的效率呢!
改为:
记录越来越翔实,有效提高了科学学习的效率。
4.文章应保持客观性,减少主观的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阅读红头文件、各种日报的文章以及著名学者的论文来培养语感,增加知识储备量,减少主观分析,多做客观评价。
转自中教出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