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回复审稿意见与回复信的写作技巧

2024/4/18 11:27:10  阅读:15 发布者:

摘要:论文返修通常是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必经环节。正确处理审稿意见对于论文能否被接收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回复审稿意见及回复信写作的要点与技巧,旨在帮助各位科研同好,做到未雨绸缪、胸中有丘壑。

关键词:审稿意见;回复信;模板

1. 引言

当论文通过编辑初审进入外审,此时距离论文发表又进一步。但是,由于不确定因素,在收到期刊编辑的决定之前,一般仍需经过数月的等待。与其不断焦虑地刷新、查看期刊投稿系统,不如在收到返修通知以前做好理论准备。收到返修意见后,也并不意味着论文一定会被接收;正确的处理审稿意见,才得到审稿人和编辑的认可。针对关键问题的回复,若审稿人仍存在异议,仍可能导致拒稿,延长论文的发表周期。

因此,切实回复审稿意见,至关重要。本文对回复审稿意见时应注意的要点进行总结,对回复信写作的关键内容进行提示并附有回复信模板,以帮助读者正确、高效地处理审稿意见。即使空气中弥漫着改论文的味道(预防办法见Fig. 1),依然可以笑逐颜开,改的从容。

2. 审稿意见回复要点

2.1 保持积极的状态

收到稿件返修通知后,可以大概浏览审稿意见,做到心中有数。无论审稿意见多么苛刻,都需要从容面对,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较为复杂的意见,在回复之前,可多次反复、客观地阅读,以充分理解审稿人的想法;回复意见时,做到有的放矢。

2.2 逐条回复

做到逐条回复所有审稿人的意见;

一般情况下,审稿人会对其做出的审稿意见进行编号;此时,需对各意见按顺序逐条回复 (如Reviewer #1 /换行/ Comment 1: ... /换行/ Response 1: ...)

若审稿意见无编号或多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以段落形式呈现,则可以先对意见进行拆分/分类编号,使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确保回复审稿人和/或编辑的所有问题。

2.3 有理有据

虽然审稿人基本都是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但并不意味着其意见绝对正确。认真考虑各审稿意见,不能仅为了同意而同意,迎合审稿人;

若与审稿人提出的意见相左,可坚持己见,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礼貌地进行反驳。但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证据,做到有理有据;

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可能了然于胸,但仍应该在篇幅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提供关于研究工作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审稿人充分理解研究内容及相应结论;

如作者已有相关研究发表,亦可进行引用介绍,表明当前研究的研究基础或对具体问题的解释提供依据;

仅仅表示意见不同,过于应付,也可能给审稿人留下不认真对待的态度。

2.4 添加细节

列出所作修改的具体细节,可便于审稿人快速审核并做出决定。为了让编辑或审稿人更好地理解你的回复,回复的内容要尽可能详细,要涵盖意见涉及的方方面面。

对审稿意见与回复内容,加以区分(如使用不同颜色的字体,粗体/正体/斜体);

针对意见回复时,说明已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及如何改进;

添加对应修改的细节内容进行展示;

添加此细节在返修稿件中的位置(格式如 'In Page x line y,...');

若不同审稿人针对同一问题提出相同或类似意见,仍建议分别进行回复(即复制相同的回复至对应意见);

避免使用具体内容请查看原文此部分已作回答,详情请查看第x条意见

2.5 基本礼仪

注意,审稿人提出审稿意见的前提是针对论文本身,而非作者本人。因此:

回复时不要带有个人情绪,不要在字里行间反映出不情愿等负面情绪;

遣词造句时,需保持客观理性。即使审稿人误解意思、意见较严苛,抑或无稽之谈,仍需维持礼貌,克制内心的情绪。

若强烈不同意某些意见,可耐心地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以理服人。

2.6 矛与盾

审稿人之间。作者可能收到互相矛盾的审稿意见。不同的审稿人对同一问题,可能意见不同。此时作者需要具体分析,选择赞同其一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供该观点的依据。若无法取舍,可提出由期刊编辑决定或邀请第三方进行评审;

审稿人与作者之间。若审稿人提出的意见合理,则虚心接受;否则,措辞委婉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

2.7 大修Major revision

收到大修意见时,可能涉及删减字数、补充试验、增加数据等。

删减字数。当期刊在版面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会要求缩减论文字数。此时:

可以按缩写规则进行缩写;

英文校对,删除多余或意思重复的内容;

用表格或图片代替文字描述。

补充试验或数据。普遍存在审稿人提出需补充试验或数据分析,此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若同意审稿意见,则增加相应内容,进一步补充分析数据,使内容更加详实;

若意见相反,则给出合理解释,说明目前的试验已足够得出此结论;或引用已有研究进行补充说明,并同时表示会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2.8 致谢

审稿人自愿接受、参与同行评议,不计报酬地投入时间与精力评审论文。审稿人的评审工作,旨在为期刊选稿提供建议,为作者提供修改意见以改进研究工作。具体、冗长的审稿意见,代表审稿人切实认真地进行评审,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应对其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避免过度感谢(如逐条意见下感谢专家,多此一举)。认真回复其意见,即为对其工作的肯定与尊重。

3. 回复信撰写

3.1 写作技巧

回复信应包括两部分,即写给期刊编辑 (Cover letter, 参考往期文章投稿信写作要点)和对审稿意见的逐条回复(Response to Reviewer comments)

介绍内容的组织规则,区分审稿意见、意见回复、修改后的内容等;

描述对稿件做出的主要改动,如图表的增删、语言修改;

是否同意审稿人的意见;

若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返修稿件,应提前与期刊编辑联系。

3.2 回复信模板

为进一步便于各位科研同好撰写回复信,提供回复信模板一份,可以参考使用。回复公众号后台 回复信模板,即可免费获取。

4. 结论

通过同行评议,可进一步改进论文的质量,促进作者与同行进行交流。认真合理地回复审稿意见,能有效提高论文发表的概率。

转自学术哥编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