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写作中论证思维的迷失与回归
2024/3/11 17:38:37 阅读:48 发布者:
论证是研究生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石,一篇学术论文的主张或观点是否有说服力且被读者接受与承认,关键在于它的论证是否正确、清晰与有力。
何谓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论证思维?
简单地讲,就是论者把论与证有机结合起来,然后对其进行不断地辩护或反驳,进而说服读者的过程。论证思维至少由论证一体、反复辩诘以及获致信服三部分构成。
1.在起点上,以论证一体为圭臬
从逻辑起点来看,论证一词既内蕴着论点,又包含了证据,亦可指由证据推出论点所用的推理形式,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研究生一旦开始思忖论文写作中的论证时,就应把论证一体奉为圭臬,且将其视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在过程中,以反复辩诘为方式
辩诘是判断是非曲直、解决意见分歧的重要手段,好的论证意味着站在对立的立场与他者、自己展开自觉的对话。
3.在结果上,以获致信服为旨归
判断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论证能否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文中的观点主张能否令读者信服,而读者是否信服则进一步取决于论证结果的信服力高低。所以在论证结果上,研究生唯有以获致信服为旨归,才能切实确保论文写作的质量。
论证思维迷失的表现
研究生在写作论文时,应将论点与论据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言之有据、据中有见。然而,有些研究生论文写作中论证思维却呈现出诸多迷失的症状。
1.论证分离,失之于范
论与证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论是目的,证是手段。然而,有些研究生论文写作中论证却遭遇了论与证分离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有论无证与有证无论。
(1)有论无证,即只有论述,没有佐证,作者的某些论点的言说缺乏证据的支撑。
(2)有证无论是只有证据,缺少论述。“论述”一是作为结果的论述,表现为明确的观点与主张;二是作为过程的论述,主要是指对证据的分析与综合。倘若没有主张,论证将会成为一种无的放矢的行为
2.论证独断,失之于辩
在研究生论文写作中却常常遭遇论证独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不辩式论证与假辩式论证。
(1)不辩式论证,又称“论而不辩”,是指论者并未意识到辩论具有使读者信服的作用,而选择独白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主张。
(2)假辩式论证,是指对反对意见或理由的回应方式是消极与否定的,刻意隐瞒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
3.论证乏力,失之于信
在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因“不知彼”或“不知己”而造成论证乏力的现象,分别表现为弱防型论证与无知型论证。
(1)弱防型论证,这种论证表现为论者一味地自夸式阐述自己的主张及其理由,而对反对意见及其原因缄口不言甚至一无所知。
(2)无知型论证,知识的盲点与盲区具有极强的遮蔽功能,为片面的观点与错误的主张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论证思维的回归路径
把握论证关系,关切事物真相;涵养研究精神,反思可击败性;树立协商意识,转换思考角度。
1.把握论证关系,关切事物真相
研究生把握论证关系,应考虑到以下三点:
(1)有论之处,需提供证;
(2)有证之时,需呈现论;
(3)从论证结合走向论证融通。
2.树立对话意识,转换思考角度
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写作不应是“闭门造车”,也不应是“自说自话”,更不应是“自娱自乐”,而应通过对话寻求知识创新的学术“接力点”,同时通过对话检视、更新、完善、修正自己的主张。
3.启用攻防论证,反思可击败性
攻防论证就是既正面论证,又为抵御反驳而进行再论证,双重论证且双管齐下,增强说服力。只有建立在具有普遍性理由基础上的观点,才能站得住脚,才具有不可击败性。
转自陨石论文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