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我总盼着爸爸、哥哥过年回家
他们一回家,家里就暖了,总有种心安的感觉,
有的时候能聚到深夜。
奶奶、妈妈都会把一年攒下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还要出去买一些反季的菜。
我平时想吃都吃不到,奶奶总告诉我要给他们留着点。
可我看到爸爸、哥哥一回来,面对一桌子的菜反而拿着筷子不知道吃什么了。
我小时候就笑着说:“这么多好吃的,都不知道先吃哪个了。”
家里人就一直说着什么:“这个你在外地吃不到,多吃一点。”
我也高兴他们回来,想让他们多吃点。
可哥哥忙,那次只回来呆了半天,走了我才发现,灶台上还有块未化开的肉,给他留的,他没吃到。
等我大了,
那次回家,发现桌子上全是我喜欢吃的菜,摆满了平时吃饭的小桌子。
他们也开始一直给我夹菜,让我多吃一点。
恍惚之间,我拿着筷子顿了顿。
是吧,我长大了,
我成了他们眼里的远归人。
我突然明白,
他们说的在外地吃不到的东西,可现在的时代在外地吃什么吃不到呢,只是没有,
没有家的味儿。
我突然眼睛有些酸涩了,我想多吃点,可我拿着筷子,吃不下,仿佛任多少这样的菜都再填不满心中的空虚了。
平时忙,真正闲下来一次,看着满桌的菜,我心里才懂,心里对家的思念,沉沉的,被压在所有事下面。
压的久了,突然掀起来,似乎才意识到原来一切都是这样的,原来家人的爱全藏在一道道菜里了。
大家聊,聊这一年的事,老电视放着春晚。
大家年年都忙,但知道了相互心里的挂念,距离远又怎么能算作隔阂呢?
我们聊到深夜,其乐融融。
我们心里都知道,大家都想让这顿饭吃的长一些,在长一些。
赶路的人,请不要忘了家里念着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