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其它 >> 文章正文
  • “最”粮之议

    类别:其他 作者:海阔天空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3/1/26 19:35:17 网友阅读:310次 网友推荐:0次  字号:   

    前不久与朋友在饭桌上谈天,讲到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问题。朋友笑答:“咱们啊!不是过去人,现在的后生懂这些也不多。不过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吃而不劳是懒猪!实际在每个行业中,最关键的就是自己得出一份力——为国家和社会是理所应当,如偷吃人民辛苦打拼的血汗钱,却不出力而乐逍遥的家伙实乃不仁不义。这种家伙如“白眼狼”般忘恩负义;如“纸老虎”的凶残、虚伪;似“赖别狗”一样懒惰。此称为“狼虎狗”的贪心黑。倘若白吃不要钱,那谁还会干活?连厚实人也会变油滑,在生活当中也不是明摆着的吗?

    天底下没有掉馅的饼,只有那些掉坑的人——浮想不劳而获的手段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到财富、名誉?那么不行动、不努力、怎么能知道自己潜藏着多少实力。那样的想法也是十分可笑!

    在看的朋友,你是否想过,粮有许多的种类。我在此先不谈以上的话题,这次介绍的粮,非一日三餐的食物。那么何所谓粮?这一问题上我有所理解和感悟。“粮”一字以米为偏旁,而右边再作良,良意概为优秀与美好。与米相结合,便是美味可口的食物。相比烂蛀发霉的,确实大有价值,因是有价值才可以让我们汲取它的营养。这便好比读书吧,我称它为“精神粮食”。读些有内涵的书就能从中增长不少知识,而没有深度的野书与烂米一样,不但吸收不到营养,且有害自身的健康。

    “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乃人类的精神财富,它以阅读提升我们的精神文化素养。我同先人的观点也是相同的:“书中自有精神柱,书中也有人生路。”当人发自内心的热爱书籍,沉浸在书的世界当中,领略其奥秘,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此,长期的日积月累,研究了四书五经、经典名著,浏览过纪史传体、历史典故;精通要术与天文地理,阅读些诗文与哲学,并摘录不少自己的见解。如此让我心灵的触动极深,就同三国时的孙权对吕蒙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也不必和五柳先生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如此又变成中规中矩的读书方式,只是现代专门应付考试的手段罢了!然而我所提倡诸葛亮的读书风格,阅读要能够充分满足自己的需求。借鉴宝贵经验,挖掘各类思想,在将其运用自身。所以读书不仅会读,而且还需联系实际,才能有意义。读而不用,纵使满腹经纶,才高八斗者,倒料不出,如同纸上谈兵;用而不读者,腹中空空,“巧妇难成无米之炊”难有作为!唯读而用之,才是上乘境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假使一个文学家,他博览群书,并且在创作自己的文学时,取材于各类大师的基础之上,将各类书的精华,总结而至,凝结成自己的智慧,流淌而出的便是自己新诞生的作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有效地汲取肚子中,各类图书所沉淀下来的营养素材。这便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就新高度。让灵魂得到无尽的升华。”这样的写作能力值得推崇与学习——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有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如若是一般的普通人先不提他的知识累积到怎样的水平?但内在的文化底蕴多少也会在交际中表达出来。对待事物的看法宽阔又高远。出口成章往往是才人所长,常人虽不能达,而阅读能人在这两者之间便深刻体现。

    古今中外的名人总结出关于“书籍”类的名言警句甚多,唯有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一言,更是跟我志同道合:“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若把书融入血液里头,回味于心,陈酿思绪,喷发感情;品析于书的文采,观察世间的千姿百态,猜测作者的当时身世背景来对比自己的境遇,思古今之道是否亦同?解人生之杂味,悟生活之哲理,测四季之变换,眺世界之奇观,经人情之冷暖,尝浮沉与苦短,叹悲欢相逢,闻家国之喜讯,盼大地之丰收。知我心者,听我所述,岂不妙哉?

    吾日三省吾身!——“读书是幸福的”由此我来自勉,渴望收获更多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内涵。一日不翻看书籍,一日不接受新的事物,一日不回忆旧的记忆,我常感不舒服。似乎一天下来生活缺少了什么一样?所以我在临睡前思索着书内前人的古训和现实社会的故事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居安而思危,以此来明确今后的目标,保持一颗初心。只有这样,才能感到畅快自在!不再为匆乱的脚步而迷茫,甚至在梦中还能安心的度过——因此在空闲时刻,还是有必要阅浏各类书籍的。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些只顾玩乐而缺少精神粮食的人,即使拥有强健的体格,但灵魂还能得到充实吗?说到此,我该解释“最”一字产生的两种物质与精神——如果一个人永远得不到,或不想得到精神粮食,那就会缺粮,这样一来人只会把肚子填饱而不注意内在修养又有何用?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遇到那些不懂知识和不懂逞能的家伙,跟着这些不学无术的肤浅人是白说一通。比如,拿一个胖家伙来说,如果她有良好的读书习惯,那它内在的和外表的都不会空虚。但一些愣头愣脑,蛮不讲理,自以为是“肥哥”“胖姐”——本身吃的粮食就多,竟不知调节平衡来补充另一精神层面的粮饭,一昧的增或减,岂不是有着巨大的“肉粮”和“精粮”之差吗?这些人拥有的肉体粮食达到了最顶峰,算一方面的饭粮之最;同时精神粮食却落置于最谷底,也是另一番之最。在同一时刻,这两者相结合,便称所谓“最粮”也!可见粮的平衡是多么重要,我们不但要在一日三餐时补充饭粮,也应通过学习,同时加强对精神粮食的填充。

    张峻朗2017年6月写完毕,2019年9月中旬修好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