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仍然记得儿时县城的老街上那家赫赫有名的康记烩面馆!
简简单单的两间门面房, 朴实无华的装修,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店名,还有门前那条能趟出一个扬沙漫天,像是布满着重重杀气的战场的土路!一切都记忆犹新!
饭馆老板姓康,具体叫什么于我之小辈儿来说一无所知。他的老家在县城东南一百多里地的小镇,按那个年代来说——属于外地人!至于饭馆何时开的,照样不得而知!大概比改革开放小不了几岁吧!他四十多岁的年纪,肥头大耳,满面红光——生就一副标准的厨师身板,见人的第一件事先笑,非笑得你心情舒畅,跟着开怀大笑这才罢休!令人好奇的是没怎么见过老板娘——听老辈儿人说是一直在家照顾得了小儿麻痹症,瘫痪在床的小女儿,不知是真是假,亦没人去追究!
饭馆的招牌其实很简单——一块可以移动的,里面装了两只电灯泡,用三角铁焊接而成的广告箱,外面蒙上一层灯箱布,布上用红漆刷着康记烩面馆几个字,就算是招牌了!整日放在路口,历经风吹日晒依旧巍然耸立,咧着嘴迎接着漫天飞舞的扬沙和川流不息的行人,让人望上一眼便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摸自己的口袋,看看口袋里有多余的钱没,好进去吃上一碗热气腾腾香气逼人的烩面!
饭馆靠近门口是一个小小的吧台——吧台后面——靠着墙做了一排简单的桐木格子,漆着大红的油漆,色泽鲜艳而明亮,格子里摆放着几种包装简单或者根本没有包装,就一光秃秃的玻璃瓶的白酒,也有一些饮料,但是不多。和吧台紧紧相连的是一自制的,透明的玻璃小车——车上摆放着一些供喝酒的人们下酒的各种时令小菜,就是这些个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小菜,强烈地吸引和刺激着来往行人的目光和味蕾!
靠近门口的山墙上原本有一个大大的窗户,老康把窗户卸了去,把下面的墙平了平,又借着空洞洞的窗口搭了个小小的棚子——棚子便是厨房了——摆着几口过节时经常见到的杀猪时用的大锅,里面煮着香的诱人的羊骨和少量鸡骨混杂的高汤,突突的冒着热气,随着这漫天的扬沙一起飘进路人的肺里,让人不觉中就消耗掉一两口口水在肚子里!
店里拉面的伙计站在锅前,表演似的,一拉二甩三扯,拉的潇洒,甩的更是漂亮,只见白光一闪,面早已飞过了伙计的头顶,然后如一道瀑布般向下砸来!正应了李白的那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叫一个痛快,不过却看的路人揪心,眼看面就要落到地上呢,结果伙计腰身一挺,两只手往上轻轻一甩,面又斜着往伙计的头顶飞去——犹如蛟龙翻身,又似云鹤穿林——痛痛快快地甩出两三米远,早已甩出了劲道!最后就是扯了,只见伙计双手一收,面乖乖的落入手中,顺势拉着早已甩出劲道的面轻轻一扯,三下五除二就扯出了地地道道的,代表着河南人的潇洒和豪放的,宽宽的,筋筋的烩面来!活活然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看得路人口水直流,于是乎就忍不住走进去来上一大碗!
店里主打的招牌就是羊肉鸡汤烩面!几口大锅里全都熬着羊腿骨,奶白色的汤随着黄里透着蓝头儿的火焰突突地冒着热气翻滚。在我的记忆里,当时一共四个伙计同时拉面,忙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结果仍是供不应求,主要是面好,汤浓,够地道,又便宜——记得当时每大份儿面是一块五毛钱,那碗大的吓人,头小点的去吃大碗面,场面就恐怖了,只看见碗在动,却不见人头,像拍恐怖片儿似的——再加上那酣畅淋漓的场面,于是乎生意就出奇的好!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每次和母亲到县城,我总是忍不住要去那边徘徊,不为别的,光是那诱人的热气腾腾的肉香,就足以让我流连忘返了!手里紧紧的攥着已经被我的手汗侵湿的皱皱巴巴的钱——钱是母亲省吃俭用攒下的——心里扑腾扑腾的乱跳!再看着眼前突突地翻滚着的乳白色的高汤,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一咬牙,一跺脚,而后义无反顾的走进去,叫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美!
然美是美了,年幼的我却完全没有顾忌到母亲那由于日夜操劳导致关节变形,每到冬天便红肿得像是晒的半干却又被霜打过的胡萝卜一般的手和日渐增多的白发,实则不孝至极!那时的母亲对于这个生意兴隆的面馆是不屑一顾的,在我每次垂涎欲滴,硬拉着她去饭馆喝上一碗儿烩面之际,她总是摇摇头,连连摆手,说:“一碗面罢了,在家都能做,不喝也罢,你去喝上一碗,尝尝味都中了!”。
当初年幼的我对母亲这句话深信不疑,现在想来,不是母亲不想进饭馆,实在是母亲心疼钱,舍不得花那无关痛痒的“冤枉钱”而已!
时至今日,老城的改造已经完成!扬沙漫天飞舞的土路早已被宽宽的柏油路取代,临街的商铺也进行了统一规划,那家面馆也就不知去向了,令我惋惜不已!
这些年,我一直在外边为工作为生活忙碌着,虽然衣食无忧,但那熟悉的记忆中的味道却如往日的时光一般与我背道而驰且渐行渐远,恐怕以后很难再有机会吃到地地道道的河南烩面了吧!
就在我感慨时光如梭,怀念过去之际,有一年,临近年关的某日,从外地归来的我和母亲谈到这个让我念念不忘的饭馆,她那爬满皱纹的脸上堆起深深的笑容,笑而不语,骑着电车出去了,片刻功夫,便买了几斤羊腿骨,还有一些配料回来,忙活了一个中午,竟然做出了和饭馆味道相差无几的烩面来,让我在惊诧之余恍然有所悟——我怀念的,怕是儿时的乡愁,记忆中的味道罢了!
还好,如今母亲健在且身体硬朗,唯一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竟未能活出自己的色彩,未能请母亲去那早已不知所踪的康记烩面馆坐坐,也未能亲自为母亲做上一碗带着浓浓的乡愁的烩面来,实在是不孝之极!
惟愿母亲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才能让我在繁忙的工作和浓浓的乡愁中感到一丝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