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其它 >> 文章正文
  • 思想云

    类别:其他 作者:飞冰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8/4/1 0:48:31 网友阅读:1375次 网友推荐:2次  字号:   

    引子

    这就想是一本书,开始以为是小说,读着读着,酣然泪下,那是命运的预言,不仅告诉你过去,还教给你未来。

    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无足轻重的脆弱的小天地上,湮没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漂游在千亿个星系,数亿亿个星球之间。过去的人类文明的一切不过是宇宙时的片刻,——宇宙形成后百亿年的一瞬。

    一些星球上,生命从未产生过,而另外一些星球,生命已经由于种种意外而焚毁。我们地球却格外幸运,我们不仅很好的活着,而且还拥有了文明。

    我们的文明以物质起步。在物质文明匮乏的基础上诞生了社会这一概念,共同的物质条件将个体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群体——社会。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时代,因此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经典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有新事物引发出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结论时,人们就会回过头来认真审视,人类文明就是这样一步步前进的,也正是这样人类的发展方向才毫无定论。

    就个体而言,人与人对社会和这个世界的认识程度会在他们面对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结论时得到体现。然而有些新的结论与传统观念相差很大,甚至会动摇传统观念中一些根本的东西。这类新结论一般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在不理解的人中消失,一种是在理解这个结论的人中被缓冲为更多的人接受之后引起一些变化或者说反应,如革命、改革之类的。在这些过程中起缓冲作用的人往往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伟人、大师、智者,而他们起缓冲作用的方式大多都会形成,什么什么理论、什么什么思想、什么什么主义在自己适用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然而,一个新的结论(思想云)表明,物质文明正在逐渐退至后台保障人类生存,其带来的影响消退,以物质发展规律,基因自私性为立足点将逐步转变为以现实发展规律,意识自私性为立足点。(该立足点,指文明前进的立足点,而非文明存在的立足点)我们文明发展的基础(物质文明)即将改变或正在改变的路上。这次不再只是动摇传统观念中一些根本的东西那么简单了,虽然文明存在基础未被改变,但文明发展的底层建筑在文明发展的基础的改变中变的脆弱直至土崩瓦解。由物质文明为发展基础这一观念延伸、发展出来的传统观念逐渐也变为空中楼阁,传统观念发生裂变。

    新的结论的出现并非意味着全盘否定传统观念,传统观念历经无数次实践的检验,虽然新的结论有对观念更新的需要,但传统观念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在自己适用的范围内还将继续发挥作用。

    -飞冰

    欲望是人对稀缺的恐惧,

    信仰是心灵安全的知觉。

    富足供给到来,维持人类生存的产业不再有人类参与。物质匮乏为基础诞生的物质文明这一概念逐渐退至后台保障人类存在,其带来的影响消退,以物质发展规律,基因自私性为立足点将逐步转变为以现实发展规律,意识自私性为立足点。物质层面社会格局随之由现在的棱台模式转变为平面模式,即物质层面人人平等。此时的社会不再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而是指于共同思想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由于社会本质改变,社会制度,规则也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也随之改变。

    由于转为平面模式,物质层面人人平等,新的社会格局下人类个体将爆发出巨大活力。此时对于全部个体而言以物质占有为前提的财富观念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时代。

    科技助力产业发展。自动化、大数据的应用暗示了第一、二产业趋于无人化;量子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的大发展,终将使得第三产业无人化。产业全部无人化标志着富足供给来临,当供给如你离不开的空气一样富足时物质的占有毫无意义。

    自封建社会被推翻之后社会格局由金字塔模式转变为棱台模式,社会依然分层,虽然现有社会格局都有平面化趋势,但由于现阶段发展立足点仍是物质文明,注定了平面化只是一种趋势。而富足供给时代的到来将与现有社会格局发生裂变,物质层面平面化变成现实,千万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物质文明,如今已在消失的前夜,传统观念随之重构,新的时代来临。

    富足供给到来,物质文明终结。资本主义因此失去基础,不再具有存在的条件,共产主义因实现最高理想,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人类文明期待一个全新的格局出现,以推动人类文明继续前行。

    因为至今尚无迹象表明,地球以外存在更高级的生命,这使我们不由的怀疑,像我们这般的文明是否总是轻率的,不可逆转的走向自我毁灭,还是摆脱物质为发展基础成为更高级的存在。

    科技大发展同样也把人类在这狭小天地间完成自我毁灭变成了可能,由此我们需要更富有弹性的制度、社会格局来避免它的发生。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就无所谓国界、阵营了,什么什么主义、党派斗争都显得如此可笑,因为此时人类是一个整体。

    现实中,对于个体而言,他们大都会被各种尖端思想影响,尤其是当个体的眼光、理解力和思想境界只局限于几个国家甚至只局限于各自的小世界时,受到的影响就更严重了。在尖端思想传播过程中一些人充当缓冲介质,将尖端思想用其他人能懂的方式转述给其他人,这些人常为伟人、大师、智者般的存在。对于国家城市化、发展文化、发展经济根本原因之一是减少缓冲层数,加快文明发展速度。通常国家或尖端思想干涉人类个体的手段有法律、道德伦理、煽动民族主义、个人崇拜等等,主要手段是教育传播。

    无论过去怎样,现在我们必须去从世界本来的面貌认识世界,而不能将它们与我们的愿望混为一谈,更不能让我们的眼光、世界观、思想境界受其它尖端思想的支配,沦为尖端思想的奴隶。

    在《hello world 系列》中关于人类个体存在的意义已有解释。大致分为“时间、空间、发展、种类、情感、表达、载体、感知”八个方面/角度。

    从“时间”来看,以万年为单位的时光中我们太小了。

    从“空间”来看,以光年为单位的宇宙中我们太短了。

    从“发展”来看,一个又一个文明、世界、 天体的演变中我们太过短暂、简单。

    从“种类”来看,万物生灵我们只是一种。

    从“情感”来看,我们所拥有的情感数量太少了。

    从“表达”来看,人类个体表达能力十分有限,无论是对人类内部还是外部。

    从“载体”来看,人类肉体不仅受时空阻力,还影响了情感表达,发展方式。

    从“感知”来看,人类可感知的范围太小,方式太少。

    从这些角度来看,个体本身的存在其意义十分有限,但个体对文明的存在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个体消亡后其对文明的发展毫无意义,但个体曾经的存在对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存在很久才会消失。也就是说个体在其消亡后其对文明发展毫无意义只有影响,而对文明发展有意义的是组成尚未消失的文明中的个体,如未达到文明或文明已消失,则个体对文明发展也毫无意义。

    人类文明发展随着富足供给的到来而完全走出物质文明,物质文明的一切产物都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由物质文明派生出的规则或者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规则将全面遭受打击。新的规则正在建立社会格局随之改变。

    思想云

    基于富足供给对人现有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现有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规范的重构,由此产生的诸多主张中的一种——思想云

    (1)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来看,大致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无论哪种社会体制从物质文明层面来看内部格局基本都是金字塔模式,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消除了塔尖,但其整体结构仍是金字塔结构。即物质层面未平面化,只是有这个趋势。

    (2)其实在尖端思想领域目前国内,国际上并不缺少,也不缺少丰富、完善发展它们的智囊型组织/人,缺少的是能充当缓冲介质而且愿意充当缓冲介质的人,再者由于人类各个群体间思想程度差异都十分大,也导致了各种界限的存在。间接影响了人类文明在物质层面平面化。

    (3)互联网发展、人类群体间差异变少、高科技犯罪,全球自然灾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促使着人类文明在物质层面的平面化。

    富足供给到来,物质文明层面平面化,传统观念发生裂变,人类文明期待一个全新的格局出现,以推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前行。

    思想云应运而生

    思想云:无基础概念,无顶层建筑,只有一套框架。(以此保持对新生观念的最大弹性)

    运行原理:思想云中所有个体各自为节点的存在,每个个体(节点)都面对现实,这些现实为思想云的基本单位。(现实是如何划分的后面有解释)个体作为现实的集合,其意识中心就是集合的中心,个体的意识在思想云中借助个体以节点的形式发挥作用。思想云以不同形式按需要划分成不同部分,各部分中所有节点的中心为各部分中心。各部分的集合为思想云。

    运行意义:物质文明退至后台保障人类生存,其带来的影响消退,以物质发展规律,基因自私性为立足点转变为以现实发展规律,意识自私性为立足点。(该立足点,指文明前进的立足点,而非文明存在的立足点)我们文明发展的基础(物质文明)改变。

    运行原则:(人寿命不过百年,而这个世界一直是对的)

    (1)没有神圣的真理,所有部分的划分,及其运行规则都随节点集合的中心变化、运动。

    (2)运行结构,必须根据各部分运动进行相适应调整。

    运行目的:引领人类文明进入下一个时代——可以创造文明的时代。(之后简称“造生时代”)【造生时代将在富足供给到来后取代物质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原理后面有解释)

    解释:从个体层面划分现实是从时间和发展的角度来划分的。(就是说将时间按事件分为一段一段,每一段对应的都是一个单位的现实,发展也是如此)个体本身是时间、发展方面一些现实的集合。

    社会本身是现实更大的集合,是时间、发展、空间方面一些现实的集合(单从我们所能理解的范围讲,个体不会同时处于两个及以上数量的空间中面对现实,所以个体比社会这个层面少了空间这有方面)

    文明本身也是现实的集合,它更大,是时间、发展、空间、种类方面一些现实的集合(种类目前仅指人类文明中社会的种类,由于目前未接触与人类同高度的文明或者说达到文明的其他生命群体,所以文明层次的种类无法划分)【或许进入造生时代后就可以开始文明层次的种类划分了】

    造生时代原理解释:人类个体经历现实,总结、学习规律,结合现实形成思想。(也就是创造思想)社会经个体选择性收集现实,总结分析之后与规律结合,形成规则(即创造规则)规则相联系形成体制。个体也可以自己创造规则,规则借助体制发挥作用,个体可以将自己创造的规则和其他规则,或者单纯的自己创造的规则,或者单纯的其它的规则相互联系并运行形成体制。体制基于空间的并联为社会,体制基于时间的串联为文化,社会和文化的集合为文明。

    就文明来看,个体本身可感知的范围有限,这限制了文明在种类方面的发展,但在借助科技延伸我们的感知之后,就人为的将现实在种类方面无限扩大了。 借助科技延伸我们感知了更多种类,同时我们也可以人为的将一些种类联系起来创造新的生命群体(指个体感知范围和载体与我们有区别的生命群体)在人的引导下这些我们新造的生命群体或自然生命群体达到文明这一程度,即为创造文明。(拥有创造文明能力的人类文明时期叫造生时代)

    造生时代将取代物质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思想云中各个部分作横向展开,个体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从不同角度各个个体看起来各自独立,其实是紧密相关的一个整体,即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

    以往人分为三六九等是为了物质匮乏时期物质分配和社会发展,富足供给到来,物质文明终结,也就无所谓三六九等了。(指物质层面)物质文明终结,造生时代来临,新的时代若同物质文明一起平面化,那么人类文明变难以前进,所以还需依据需要(文明发展的需要)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此分等仅为文明发展层面的分等,而非文明存在层面的分等)

    当你谙于人情世故,暮于权利相争时,对生命的沉思已离你远去,愿你偶尔能静下心思考。

    所有进步都是发展的旋律,只有变化是永远不变的主题。未来不可知,只能勾勒出一种趋势,献给所有爱思考的人。

    谨以此,献给大家。

    -飞冰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