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缩短我们与西方世界的距离,更有“地球村”一说。西方的先进技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等,铺天盖地的向我们袭来。境外敌对势力,毫不放松对我们意识形态方面的侵蚀,三十多年来,一直实践着前美国总统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的“和平演变”战略。书中写道:“当有一天,遥远的古老的中国,他们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美国人不战而胜的时候!”可见,人家要演变的不仅是政权、体制、主义,更重要的是演变你的基本价值观念!
它们首先是攻克你的胃。俗话说,占据一个人的心要先占据一个人的胃。和平演变也是从人的胃开始的,年轻的一代麦当劳代替了油饼豆浆、可口可乐代替了酸梅汤等,然后是穿人家的名牌耐克、彪马等,接着是玩人家的暴力游戏、看人家的色情片、过人家的节,情人节代替了七月七等,崇尚他们的明星,一切向钱看。以温水煮青蛙之式慢慢的让我们接受了它们灌输的“自由和民主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他们又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等信息技术手段,发布一些所谓的“揭密”、“搞笑”信息,概括起来有三大类:一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们谙熟“欲亡其国,先灭其史”。于是培植、收买一些“公知”和所谓的“专家学者”,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中国的愚昧落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教材中去掉中国古代的一些励志故事,换上外国人了,甚至于不惜造假,如《爱迪生救妈妈》。最无耻的就是标榜西方为道德模范,哪怕它们再肮脏的事例,也要打造成惊天动地的道德英雄,还不忘顺手牵羊般地诋毁中国人,其代表作就是《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1912年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原本是一悲惨事故,却被它们“坏事变好事”,极力赞美船上有钱有权的英美精英们奉行了“妇孺优先”原则,英美富翁和有地位的人,把生命的机会留给妇女儿童,平静地接受“与船同亡”的命运,用性别原则(所谓海上规则)取代了等级原则、阶级原则,展现了西方人的绅士、克己、奉献、甘愿牺牲等等崇高精神。尽管事实是船上一共有2200多人,生还人数700多人,1500多人遇难。按头等舱、二等舱、三等舱的划分,头等舱生还比例超60%,二等舱生还比例不到50%,三等舱生还比例不到30%。生还的700多人中,男性、女性人数大致相同,男性略多些。这一数据与所谓“妇孺优先”原则显然不符,相反,明显体现了等级原则。更令人发指的是,船上有8名中国人,其中有6人生还,就成了它们攻击中国人的猛料,说中国人不顾“妇孺优先”的规定,强行跳入救生艇,或者扮成女人混入救生艇。总之,为了衬托西方男性舍生忘死的高大形象,中国人的贪生、欺诈、狡猾、阴险、自私的猥琐形象成为民族性格、种族品格对比的必要陪衬。可恨的是,泰坦尼克神话,竟在民国时期的教科书中存在,一些“公知”们一遍遍重复着西方的谎言,沿着西方指点的方向、提供的口径,毫不留情地诅咒同胞,为帝国主义奴役着自己的同胞,全身心地投入讴歌、赞美西方、种族主义的伟大事业。二是丑化革命英雄。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一个民族是不能没有英雄的。然而一些“公知”们煞有介事地“再发现”、“再思考”、“再评价”,打着学术的幌子,披着考证的外衣,在他们的语境下,说什么“长征没有二万五千里,飞夺铁索桥是假的”,雷锋是“自拍狂魔”、邱少云“违背生理学”、张思德“是烧鸦片时窑塌致死”等等,其目的就是颠覆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形象,以瓦解民族精神,消除我们的爱国主义的价值。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毁坏英雄的精神丰碑,摧毁国人的信仰支柱。三是享乐至上。一个流行的微信搞笑段子 “不抽烟不喝酒,林彪活到63;不抽烟只喝酒,周恩来73;只抽烟不喝酒,毛泽东83;又抽烟又喝酒,邓小平93;吃喝嫖赌张学良103;只做好事的雷锋23。”是在赤裸裸地倡导人们不知廉耻地吃喝玩乐。当这种崇洋媚外的状况成为一种普遍现状时,这个国家就岌岌可危了。
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师范学校的教师,就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有清醒的思想政治头脑。要引导学生学习、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中华文明。
首先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体现在生产、生活、娱乐、习俗等方面。文学艺术、中医中药、民居建筑博大精深。引领人类文明几千年。
传统文化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日常行为举止都透出传统文化的烙印。比如我们现代人生活中的“中庸和谐之道”,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于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那些生活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起居有节、饮食有道之人才是恪守和谐中庸之道的人。作为这一思想的延续,我们今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中国古代社会的都城、宫殿、寺观、楼阁、民宅、塔林、桥梁、陵寝、石窟、园林等建筑物,不仅凝聚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美,而且展示着一个国家和地域的哲学与美的观念。比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这充分体现了哲学上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居住观,即人为营造的环境应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统一,与之适应共存。现在,习总书记带领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最强音,更是中华文明的熠熠生辉。
其次,坚定信念,要认清西方帝国主义社会的本质,它们一直不希望中国强大。当今世界,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界、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化所带来的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融合,吸取其优秀成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今世界仍然面临单一文化的威胁,中国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保持足够的警惕,坚定信念,要认清西方社会的本质。
西方国家正把文化渗透作为控制他国民众思想和精神生活、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有效手段。文化传播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操控的政治资源,他们有意识、有目地把它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通过把自己的文化打造为衡量一切文化的标准和尺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国受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实现对其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控制,借以实现西方国家的政治目的。比如,他们或赤膊上阵,一会儿说你没人权,一会儿说你威胁;或找一些代言人在中国的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论坛上,常年向微信用户群发各种精心编造的文章。如:《新华网自爆雷锋照片大多为补拍》、《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悲剧》、《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焦裕禄的事迹是两个人拼凑起来的》等等,这些让人捧腹大笑但是却带有明显抹黑、造谣和侮辱性的文章,目的就在于毁灭中国民众心中的道德标杆。最能“创新”的美国是通过各种影视剧作在全球范围内塑造自己的道德偶像,比如在《蜘蛛侠》、《超人》这样的电影里加上从货车边救起小姑娘,或者扶老太太过马路这样的桥段。其目的就是为了塑造洋雷锋,替换国人心目中的雷锋,进而使得人们心向美国。
同样的,西方国家打击下一代中国人自信心的文章和编造的段子更是层出不穷,比如对比中美、中日以及中外小孩的水军文章也是铺天盖地,最知名的有《家长对比中美同龄女孩》、《中日夏令营的较量》等,每天都有数以亿万计的人在浏览。在这些文章里面,中国的孩子总是千篇一律的:笨、傻、蠢、懒、呆、自私、猥琐、没礼貌、没孝心、还爱耍性子,而外国孩子个个都是白莲花,懂礼貌、爱劳动、身体好、素质高、团结、有礼貌,还个个都是大孝子,脾气好得像天使……这些铺天盖地的文章通过手机电脑日夜向中国人洗脑,已经造成了普遍的自卑和媚外心态。
西方国家通过经济领域活动,借助跨国公司和对外贸易宣传其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实体商品为媒介推销本国文化,同时最大化获取利益。最常见的例子如可口可乐、肯德基和麦当劳、苹果iphone系列智能手机等具有垄断性质的西方跨国公司的产品,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购买它们或在那里进行消费是一种时尚,它们也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为改变国人这种崇洋媚外的心态,对国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取向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新形势下,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向青少年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从小打下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底,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国家现代化文化建设的目标。
第三,我们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信息获取方便快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理应顺应潮流。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室都配备了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们可以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对我们的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政治思想教育。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终端系统、广播电视、互联网视频平台,增加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音像录播教学和网络互动教学。
每年,我们学校和其他兄弟院校会联合举办信息技术大赛,包括平面设计比赛、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比赛和动画制作比赛等。我们的出题老师可以充分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设计出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主题的竞赛题,要求我们的答题学生设计出网络原创的大赛作品。
当前,移动社交应用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载体搭建的移动社交平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传播时代。像手机QQ、手机微博和微信等主流社交媒体都具备分享和转发功能。通过该功能,每个人可以将自己获得的信息在有限范围内传递,比如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以及各种新闻客户端如今日头条、新浪新闻等都有内置的分享功能,可以将某一条信息分享到指定的空间、朋友圈、微博等互联网应用上。针对现在微信应用的广泛性和简便性,我们班主任都会创建一个班级群,里面全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和任课老师,我们老师可以创建一个“诚信、友善微课堂”,要求学生们在假期以“诚信、友善”的故事和典型事迹为主要题材,在班级群里分享一些自己身边的或者听家人诉说的好人好事的视频或照片,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将好人好事分享到朋友圈,感染身边的微信朋友,同时,通过好友的转发,将正能量传播的更广泛。
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必然的,玩游戏成了他们课余时间的一种普遍的放松方式。如果能将传统文化与游戏相结合,那么学生们在娱乐消遣的同时也体验到了传统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比如在游戏中加入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举行“庆春节、晒年夜饭赢大礼”这类吸引人的活动等。还可以设计具有文化氛围的游戏场景,将建筑、人物、服装、台词等一系列要素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当玩家在游戏中身处唐朝,走进恢弘的长安城,定会被其气势所震撼,此刻便尽可能体会我华夏文明的强大辉煌。一部很成功的国产网络游戏《天涯明月刀》就做到了这一点,游戏中优美的画面尽显我华夏大地的雄伟壮丽。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利用网络游戏作为传播工具,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利用,加强青少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当然,这并不等于宣扬传统文化只是依靠网络游戏,只是刚好搭乘了网络游戏这辆顺风车。
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及社会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可以收集、编撰大量的民族英雄故事、现代科学家报效祖国的感人事迹等在网络上传播,让更多民众感知中国人的奉献精神,比如钱学森历经多番磨难回到祖国的事迹、黄大年执着追求科技高峰的事迹等。例如中央台打造的《感动中国》栏目,不仅可以通过电视、电脑和手机播放,还可以将“十大人物”的真实、感人的事迹撰写成电子书,引导学生们阅读学习,让大家感受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开展民乐、国画、民间艺术、民歌等比赛活动也同样可以为传播文化做出贡献。例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如期举办“五四青年节”大合唱、“一二九歌咏”比赛,一腔热血,满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慷慨激昂的旋律令听众热血沸腾,又一次碰撞学生们的“中国心”,让热爱党、热爱国家的情怀永存心中。同时,我们学校的团委和学生会时常组织“传颂名人故事会”活动,各班参赛选手通过上网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名人,将他们的故事融合自己的内心感悟,声情并茂得做演讲,并在现场录制视频,将优秀的演讲视频上传学校网站,供大家传阅、观看和学习。我们学校都会组织每届学生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基地,感受历史的悲与愤,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也组织学生游览上海豫园、杭州西湖、苏州园林这样一些城市的名胜古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同表达方式,使他们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文教出版部门要重视从胎教开始的各级各类教材和幼儿动画片中融入中华文化。曾几何时,我们大量引进过日本和美国动画片,一时间让一些宣传暴力、恐怖和国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动画片占据了荧屏,不利于年幼无知的孩童健康成长。在我们的国度里,我们有无数自己的充满爱国情愫的优秀故事,有许多充满智慧寓言、童话,有博大精深的成语宝库…若将这些优秀的资源加以利用,在娱乐中融入文化教育,孩童们在看动画片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成效,比如动画片《中华弟子规》就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非常适合孩童观看。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学生又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文化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