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历史看深圳,百年历史看上海,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这是去西安后导游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啊,母系氏族看半坡,仰韶文化墓葬多。秦皇虽勇,空留兵俑与阿房;唐宫犹在,不见贵妃与明皇;御弟玄奘,真经取来大名扬。逼蒋抗日是张杨,一致对外成主张。这一切,都发生在古城西安。8月20日和21日,我和高中同窗一起,来到了这里。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暖洗凝脂”,带着白居易的诗,第一站我来到了华清池。“天下温泉二百七,华清温泉属第一”华清池的设计很讲究,天子浴池呈长方形,只有一级台阶,贵妃浴池海棠花状,有两级台阶。再往下,有一个大浴池,里有三级台阶,据说那是官员浴池。天子沐浴之后,池水自上而下流下来,供官员洗浴。从华清池出来,只见大小宫苑数十余间,院内多栽种梨树和石榴树。西北角的玻璃窗上,留有西安事变的弹孔痕迹。
抬头后望,是巍峨的骊山。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也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骊山是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见证。骊山上有一棵千年皂荚,枝干分叉的地方粗壮突兀,形似八戒肚。当地有“摸摸八戒头,一生无忧愁”的说法。骊山的对面,可以看见中国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这里才是北京时间的正宗。
听完长生殿缠绵悱恻的故事,我们来到了有着“世界第八大奇迹” 之称的兵马俑。兵马俑目前只有三个俑坑供人参观,走进一号俑坑,一个230米长,68米宽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军列阵,展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之前在各种资料上看到了图片无数次,可是当我真正看到了最早的炮灰,最早的军队指挥所,还是很震撼。兵俑神态各异,级别不同。头扎一髻的,是普通兵佣,头带一角冠的,是中级兵吏俑,头带两角冠的,是高级兵吏俑。据说,今后,四号坑是屯粮所,五号坑为珍禽异兽,六号坑为百戏俑,七号坑为铠甲,这些在三到五年后对外开放。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到了大慈恩寺,里面正殿两间,左右偏殿各三间。左偏殿第二间,在长约5米,宽约1.5米的三面墙壁上,用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东北岫岩玉,这三种玉石浮雕而成释伽牟尼一生的连环画,栩栩如生,堪称无价之宝。左偏殿第三间,是一尊约2米高的鎏金千手观音佛像,据说它是属鼠人的本命保护佛哦,我国民间有“男带观音女戴佛”的说法,这种说法,佛经里面没有,据说“观音“谐音“官印”“官运”,男子佩戴之后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大慈恩寺的最里面,矗立着
约70米高,外宽里窄的大雁塔。大雁塔的第六层,存放着印度玄奘寺僧人,赠送的两颗佛骨舍利,成为镇塔之宝。塔的顶层,往东可见笔直的大街,往西可见音乐喷泉广场,往北,大唐芙蓉园尽收眼底,往南,是慈恩寺正门。
陕西特色有:肉夹馍,石榴,墨玉,柿饼。说说肉夹馍吧,也有一个故事。“肉夹馍”原名“馍夹肉”,外地游客听成“没夹肉”,因此改为“肉夹馍”。那么如何挑选石榴,墨玉,柿饼,告诉你三句话“带白不带红”、“带生不带死”、“带生不带干”。纪录片《大国崛起》里有这样一个镜头,日本人在欧美考察,比利时国王向日本人推销自己国家生产的钢铁,希望将来需要时购买,给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样的陕西人也是一样,一个导游时刻不忘推销本省的特产与历史文化,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敬业的导游。
在西安,处处有历史,时时有故事,它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