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日 游 晋 祠
阳春游晋祠,1
风景正相宜。
滑台槐米白,2
并州榆钱绿。3
老泉涌玉出,4
新杨入云里。5
失臂文皇碑,6
得瞻圣母姿。7
误入太原堂,8
绕行青主居。9
悬瓮山水丽,10
古木天下奇。11
愿为一鸥鹭,
日夜凫晋溪。
译文:
阳春三月中旬,我来到了山西太原城的晋祠游览,
此时惠风和畅,山明水秀,正是旅游的大好时机。
来的时候,家乡滑县槐花已经盛开,一片素白,
而太原由于海拔高、纬度高,榆钱才长得郁郁葱葱。
难老泉的泉水如珍珠般喷涌而出,晶莹剔透,
泉水边只有百年树龄的两棵杨树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太宗文皇帝御书的《晋祠铭》碑,
稍微值得庆幸地是我瞻仰了圣母邑姜美丽优雅的姿容。
本来是要参观明末大书法家傅山的纪念馆,
却错误地走进了太原王氏的宗祠子乔堂。
一路欣赏悬瓮山,难老泉的丽景和历代文人题咏,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是天下珍奇古木周柏和唐槐。
我多想自己能变成一只无忧无虑的沙鸥白鹭,
日日夜夜凫游在如诗如画的晋祠湖水中啊!
注:
1.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
2.并州:即太原,简称并(bing),别称并州。
3.滑台:古地名。即今之河南省滑县。
4.老泉:难老泉,晋水主要的源头。
5.新杨:圣母殿前有两株杨树,高耸入云。吾疑其久经风霜,后听导游介绍只有一百年的历史,相比
晋祠中三千年周柏、一千五百年唐槐,五百年银杏,实乃小巫见大巫,岂不谓“新”?
6.文皇碑:唐太宗的行书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全文一千一百零三个字。碑上建有小亭,名为“贞
观宝翰”亭。
7.圣母: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圣母殿内有宋代的彩塑43 尊,主像圣
母端坐木制的神龛里,其余42尊侍从分列龛外两侧,圣母凤冠蟒袍,神态端庄,塑工高超,是中国宋代彩
塑中的精品。
8.太原堂:晋祠中太原王氏朝宗谒祖的殿堂。
9.青主: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
主,汉族,山西太原人。
“傅山纪念馆”,位于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内胜瀛楼的西南侧,是永久性陈列展览与收藏傅山书画精
品、文献资料及对外文化交流,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
10.悬瓮山;在太原市晋祠西,山腹有巨石如瓮形,因以为名。宋仁宗时地震山坼,巨石摧毁,今无
复瓮形矣。
11.古木:晋祠三绝,周柏唐槐。周柏是西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
葱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