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觉得,初三是一个很遥远的词汇,飘渺又不实际。听着长我一两岁的学长们抱怨初三的种种,对于初三,便落下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印象。但是现实与想象相差甚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还没有细细享受初一初二的美好时光,时间老人已经把懵懂的我们带进了繁忙的初三。
时间让我们漫步在人生,我们在它布置好的楼梯上行走。认真便换得步步高升,一不留意就会摔得人仰马翻。我踏进了初三,踏进了人生又一转折点。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都充满了战火的硝烟,谁能撑到最后,笑到最后便是王者。我们恨恨地甩掉了那件稚气的外衣,换上了整装待发的武装。这条战争的路,布满荆棘,我们不能回头望,前进前进。绝对不能有半点妄自菲薄的意思。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吗?我们已经有足够的信心了吗?我们的筹码握好了吗?我们的目标坚定了吗?
过去的恶习是否随着过去的时间不复存在了?所谓“明天的事今天做,一切梦想皆成真;今天的事情明天做,一切梦想皆成空”“勤能补拙”……我相信良好的习惯会成为成功的奠基石,而坏习惯则会将灿烂人生付之一炬。
在课堂上你听不到一点与学习无关的声音,你听到的只是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我们的声音,以及粉笔和黑板碰撞时发出的悦耳的声音;当然还有我们手中那支不知疲倦的笔与草稿纸摩擦时发出的“沙沙…… ”声 ,和它在草稿纸上不停的飞舞时留下的优美的弧线。
信心,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爱迪生小时候最喜欢科技小制作,但是他学习非常不好。青年时仍凭借着自信坚持发明创造,当时周围的人们都取笑于他,但是爱迪生不顾周围的舆论,坚持做实验,终于发现了钨丝最适合做灯泡的灯丝。信心,是征途的导航灯,指引我们跨过一道道艰险的门槛。
目标,前进的动力。没有了目标,前途只有迷茫。正因为有了报国的目标,在校长提问为何学习时,少年的周恩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因为有了要有一番大作为的目标,陈胜与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伐无道,诛暴秦……举不胜举的例子都诉说着目标的重要性。
初三,很短暂。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倒下。时间在流逝,我们武装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