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年,老哥被去年一折腾,雄心大减。特别是他老伴从去年秋季大忙开始,身体愈来愈差。说是一条腿和腰疼得很厉害,白天还好些,到了晚上疼得要了命,一次吃两粒芬必得都不管用。老哥心想他老伴从年轻到现在大半辈子跟他吃了不少苦,落下一身病。现在病得那么重,赶紧乘农闲带她到镇江大医院去看病。到了医院经检查、诊断,医生说:“她患有多种疾病,体质又很差,需要住院治疗。看你们是农村的,条件不富裕,先交五千元住院费。主要是针对她严重的腰椎盘突出治疗,先住院慢慢调养一段时间,等体质好转了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风险很大,要介入八个钢钉,费用也很大,预计要七八万元,你考虑一下。”老哥说:“没什么考虑的,治病要紧。”就交了五千元办了住院手续......
经一周的住院治疗、调养,主治医生通知家属:明天早上准备做腰椎盘突出手术。隔天,家人们早早就来到了医院等候。但等到上午主治医生才叫我老哥及他子女到医生办公室,解释说:“就你老伴的病情,昨晚医院经多位专家会诊,确定她的疼痛不仅仅是腰椎盘突出引起,主要是股骨坏死引起。必须先做换股骨手术,手术成功后,静养一段时间,等身体恢复好了,才能再进行腰椎盘突出手术。”还说:“换股骨手术风险要小一些,但一根股骨,国产的要一万多元;进口的要三万七千元。是自费的。不过考虑到你们的实际情况,可在总费用里参加农村医保。你们商讨一下,看看怎么说?”老哥和子女都说不用什么商量了,就用进口的。否则,怎么对得起她苦了大半辈子!后来,医院决定中午进手术室手术......
老哥他老伴在医院住了近一个月,花了六万多元(后来农保报了二万多元),做了换股骨手术。手术很成功,出院后,医生关照:需在家卧床静养二、三个月,好转后才能做些适当运动,需加强营养慢慢恢复。老哥只好安排儿媳在家陪护,操持家务。也叫女儿常回来帮帮手。老哥他儿子就在附近一家小私企打打工,工资不高,多劳多得。也没有什么其他待遇。只是离家近了,可以在小农庄帮帮忙。
第五年,小农庄还是种了40多亩小麦,四亩多田油菜。羊只养了30多只。鸡、鸭,因怕再闹禽流感没敢多养,鱼塘也没敢多养鱼。规模比去年还小了。老哥常在家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就在他一筹莫展的这年春节过后,一位贵客的到来,使他又有了新的梦想......
说到这位贵客,已是三十六、七年前的事了。我哥是72年的高中生,毕业后回乡务农。73年推荐上大学落了榜。当年我们大队有两名候选人,都是72届的高才生。当时两人推荐、面试、体检等都过关了,就等政审。另一名高才生视力很差,近视800度。谁知我哥落榜的原因竟然是他一舅舅从小(解放前)到外地学手艺,因手艺精湛,被店老板赏识做了领班。店老板是小资本家。小资本家器重的人?政审就不及另一名,人家是三代贫农。这样另一名推荐上了大学。当时算是公平的。大队考虑他也是高才生,就任命他当生产队长,一直当到1985年。
1976年春节后,镇江市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有十二名下放到我们大队,其中,有一名男生插队在我们生产队。被安排住在我家一厢房里。他是76年的应届高中生,刚满18周岁。他说,他爸妈都在镇江一小单位上班,都是小工人。他有一个哥哥初中毕业安排在他爸单位上班,还有一个妹妹在镇江上初中。那年代规定:只有独子或独女才能留在父母身边,子女多的毕业后都要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年,我是75届高中生,毕业后回家务农,因我个子小,力气也小,就照顾我在生产队搞副业,就是养蘑菇。养了一年。76年我被大队推荐到公社塑料厂(社办厂)上班,属亦工亦农。就是农忙时回乡务农,农闲时回厂上班。我在塑料厂上两班倒,十二小时一班。厂离家有十多里路,又买不起自行车。通常我都住在厂宿 舍里,难得有休息天或厂里停产才步行回家。只要我一回家,住在我家的知青(比我小一岁)都要让我晚上陪他睡。因我家的老厢房有点破旧,晚上常有老鼠出没,虽然家里还养了一只猫,但也不管用(老鼠太多),他有点害怕。我也很乐意陪他睡。因为他毕竟是城里人见识比我广,知识比我懂得多。他还有很多小说书,都是我没看过的。我两在一起经常谈心、看书到很晚才睡。我哥晚上也常过来跟他谈谈农业知识,什么吃苦耐劳、怎样做人等等。我们兄弟两和他相处时间不长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相处的像亲兄弟一样。他在外面喊我哥丁队长,在家就喊老大,喊我老二。我哥和我就喊他老三......
我哥看他身材比较单薄,没什么力气,一点农活都没做过,甚至连麦子与韭菜都分不清,就安排他跟妇女在一起劳动。一般都是在打谷场帮帮忙,还有就是教教他学学锄草、割麦、插秧、割稻等。很照顾他。
1977年10月,一次我哥到公社去开会,会上传达了国家将恢复高考的文件精神。他回来后,晚上兴奋地跟我两说“大喜讯!大喜讯!国家恢复高考啦!我们都可以参加高考了。”当时我两都不相信,认为他跟我两开玩笑。他解释说:这是在公社开会传达的。文件规定:参加高考或中考的年龄可放宽到三十五、六岁,远至老三届近至应届生都可以参考。往届高中生还可以参加中考呢!年底就考了......老三确定消息可靠后,跟我哥说:“我在学校里还是
尖子生呢!只是毕业快一年了,学业都忘了。我想请假回家复习复习,说不定还真是一次机会呢!”我哥说“文件规定只能用劳动空余时间复习,不能请长假。”我哥思考了一会后又说:“这样吧,你明天回家一天,找些复习资料过来,我也去找些资料来。这段时间我就不安排你上早工,你和我弟弟早上在家复习,晚上我和你们一起复习。我毕业时间太长了!你们还可以教教我。”我说“我高中成绩不太好,考不取厂里会有看法的。我还是回厂上班吧。”我哥说:“这你不用担心,我托人跟你请几天假。你先和老三在家复习几天,然后再去上几天班,再请几天假。不复习肯定是不行的。人家有条件的都到学校去复习了,学校专门有老师讲课帮助复习的。你和老三抽空也去听几天课,看看人家是怎么复习的,带点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回来。”我说:“要考,我只想参加中考。”我哥说:“我也只准备中考。高中的东西全都忘光了,只能用老底子拼拼了!”我哥又问老三“你准备考什么?”老三说:“我要考就高考。只有高考才叫上大学呢!”就这样,我们最终决定:我哥和我参加中考,老三参加高考。到了报名的时候,我们一同到学校报了名。
那年高考中考结束后,老三(知青)考取了大学,我考取了中技,而我哥却没能考取。全村的人都为他惋惜。说:他可是我们村的才子啊!我哥却打趣的说:“我的知识都变为汗水流到农田里去了,要是前几年考我准能考上大学!不过明年我还可以再考一次,再考不取就只能认命了。”他依然为我两表示庆贺。说:“这不仅是我们村的大喜事!也是我们生产队的大喜事!更是我们家的大喜事!我去买几包好烟和糖果来,让父老乡亲们分享一下这喜庆!”
我和老三都很感激老大对我两的鼓励、关心和帮助。承诺一生都会报答他...... 我考取中技后离开了社办塑料厂,重新开始了新的求学之路。老三考取大学后,顺理成章地回了城,圆了他的大学之梦。老大继续在生产队当队长......。之后,我除了学校放假才和我哥及家人相聚。而老三自分别后,我们三人一直都未一起相聚过。听家人说:老三(知青)大学毕业分配在镇江某单位工作后,专程来看望老大和我一次。因我毕业后分配在外地工作没回家,老大那时已不当生产队长,外出打工了。所以他没见上我两。那次他还带了好多礼品给了我家人。临走时,再三邀请我家人到他家去玩,还要家人转告我两回来后一定要到他那里玩,并留了他家和单位的地址。后来,我们都因忙于工作一直未联系过。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次他又专程来看望我两及家人,同时感恩当年插队在我们村——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
这次老三是开自驾车过来的。途中道路的变化,使他几乎认不清怎么走了,后来还是用GPS导航才驶入去我们村的道路。到了村头,他看见一块硕大的石头上刻写着很大的红色村名,才确定路没走错。当他驶入我们村的乡村公路时感到非常惊讶,笔直宽畅的水泥路两边绿树葱葱,把村庄分成了两半。远处看到一幢幢排列整齐的两层楼房,不知去丁队长家车子该停在哪段路口?只好把车停在了村中乡村公路公交站台处下了车。他看到站台上有几个年轻人,看上去是在等车,就走了过去,但却一个都不认识。就问他们到丁xx丁队长家怎么走?其中有一个年轻人指着一个岔道说:“从这个岔道进去,不远。可以把车直接开到他家门前的大水泥场上,他家的门牌是xx号。”他谢过年轻人,朝岔道两边仔细观看。看到岔道也是很宽的水泥路,两边也都是排列整齐的两层楼房,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都用不锈钢管围着,开有两扇不锈钢大门。看上去车子可以直进直出。还看到有几家的院子里停着小轿车,房子屋顶都是琉璃瓦盖的,外墙砖也很新颜。比城里的别墅还气派!他将信将疑地上了车,朝岔道慢慢开去。觉得一点也找不到当年插队在这里时和二十多年前来这里的村貌。不一会儿,他看到一家门前有个大水泥场,就把车停在了场地上。他看到这家的楼房一楼有五间、二楼有三间、两边是平顶的房子,大门是关着的,门牌号就是刚才问路时年轻人说的。他一边敲门一边喊道:“丁队长!丁队长在家吗?”喊了几声,才有一个看上去八、九岁的小男孩从平顶房的门里出来问:“你找谁?”他说:“我找丁XX。”小男孩说:“他是我爷爷。他不在家,到地里干活去了。我奶奶在家,她生病了,睡在床上呢!”这时里屋大嫂问:“你是谁呀!他不在家,到地里干活去了。”他跟着小孩走进了里屋的床边说:“大嫂!我是那年插队住在你们家的知青,我来看望你们的。你怎么啦?”大嫂睡在床上抬头看了看他迟疑地说:“噢!你是知青老三啊!我都认不出来了。真对不起!我腿脚不便,不能起床。我叫我孙子去地里喊他爷爷。”便朝小男孩说:“晨晨!快去地里喊你爷爷回来,说家里来贵客了!快去!”她在床上用双手撑着艰难地直起腰说:“老三,真对不起!我都不能起床给你泡茶。你先坐。我媳妇可能一会儿就回来,她到她小叔叔家买点东西,快回来了。”老三说:“大嫂!你腿脚不便就睡着吧。我在这里等着跟你拉拉家常!”大嫂说:“老三啊!我不知怎么的?得了这种怪病!一根股骨坏了,上个月才从镇江大医院手术回来。医生关照要在床上静养几个月才能下床呢!真对不起了!”老三说:“你到镇江看病怎么不去找我?我住在镇江总能帮上点忙的。”大嫂说:“农村人,怕麻烦你们就没去找你。”......说着说着。大嫂儿媳回来了。大嫂急忙说:“她是我儿媳。快!给你二叔泡茶,抽屉里拿好茶叶!”接着又说:“你们还不认识。他是很多年前插队住在我们家的知青,和你爸还有大叔相处得跟亲兄弟一样。你要叫他二叔呢!”大嫂儿媳泡了杯茶,用双手端了过来,叫了声“二叔”,说:“您喝茶。”又跟她妈说:“妈!那我到镇上去买点菜回来准备午饭吧。”老三接着说:“不要买什么菜,家常菜就行了”大嫂说:“那不行!你是贵客,哪能就家常菜!”又跟她儿媳说:“你到我这里来多带点钱,多买些好菜回来。等你爸回来跟你二叔喝喝酒,叙叙旧。”知青老三问:大嫂,你儿子在哪里工作。”大嫂说:“前几年儿子、儿媳一直在外地打工的,去年我身体不好,他爸地里的活忙不过来,就把他们喊回来了。儿媳在家服侍我,儿子农闲就到镇上一家私营厂打打另工,很晚才会回来。”......说着说着,老大从地里回来了。他还没进门就喊上了:“什么贵客来了?非得把我喊回来!”这时老三在里屋听到了他的声音,赶紧起身出门去迎。出门后看到他满身是泥,手上也很脏。便大声喊到:“丁队长!老大!你辛苦了!”老大愣了一下说:“你是?”老三又说:“我是知青老三啊!”这时老大才回过意来,说:“哦!真是贵客!真是贵客!快屋里坐!快屋里坐!我洗洗手就过来。”老大洗了洗手在身上擦了擦赶紧过去紧紧握住老三的手说:“几十年不见了,你发福了!我都不敢认了!快请屋里坐。还没给你泡茶吧?我来!”老三连忙说:“已经泡了!已经泡了!”老大接着说:“那我去拿好烟,你请坐!”老大到了里屋跟他老伴说:“还没安排弄午饭吧?”他老伴说:“已经让媳妇到镇上去买菜了,过会就要回来了。”老大又说:“有没有让多买点好菜!”他老伴说:“已经关照了,你快去陪客人说话吧!午饭等媳妇回来就做。”老大在抽屉里拿了一包软中华,拆了包。过去递了一支给老三并跟他点上火说:“这是老二春节前带了几包回来,还留了两包,等贵客来的。看看还真配上用了!”老三接着说:“老二还经常回来吗?”老大说:“经常回来!这不我承包了几十亩农田,想搞种植养殖的,搞了好几年了,也没搞出个名堂来,把他也跟着烦了不少神!”老三说:要不,你打个电话给他,说是老三专程过来看望的,让他请两天假。我们三人一起叙叙旧......
我接到老哥打来的手机,得知知青老三专程来老家看望,心里既高兴又感动。下午就跟部门领导请了两天半假。回电话给老大说;“我下午二点多钟就能赶回老家。”要他让老三多住几天,等我回来一起好好叙叙旧。下午二点半我赶回了老哥家,但老哥和知青老三都不在家。我看望了老嫂子及家人,问:“老哥和知青老三怎么都不在家?”我侄媳妇说:“知青二叔跟我爸中午只喝了一小杯酒,二叔说等你回来晚上一起喝。他们吃过饭歇了会就到小农庄去了。要你回来早也过去的。”我就跟侄媳妇说:“那我先给你五百元钱,你晚饭多准备点好菜再买两瓶好一点的酒,我就到地里去了。”侄媳妇说:“不用了,中午做了好多菜,都没怎么吃,二叔说晚饭热一热就行了。家里还有两瓶好酒,是你春节前带回来的,他们只喝了一点点,晚饭应该够了。”我说:“我知道你们家最近手头不宽裕,钱你先拿着。我和你二叔说不定还得住几天呢?”侄媳妇说:“不用了,等我爸回来再说吧!”我坚持把钱塞给她说:“拿着吧。省得你爸回来再想办法了。”她又说:“知青二叔给了钱我妈了,说是看望她的。你快到地里去吧!他们在等着你呢!”......
我徒步到了小农庄,看到远处农田埂上有两人用手指划着。想是老哥带知青老三在参观他承包的农田,就朝他们那里走去。当我看到真是他俩时才大声喊到:“老大!老三!我回来了!”老大、老三听到了我的喊声,几乎异口同声地答到:“老二!我们三人终于相聚了!”这时老大跟老三说:“那我两就回吧,和老二一起回家先喝喝茶,到晚饭我们三人一醉方休,好好叙叙旧。”等他两走了过来,我紧紧握住知青老三的手说:“老三,谢谢你过来看望,还这么惦记着我们......”我们三人一路说笑,徒步到了老大小农庄的简易住房处。老大说:“你们两人一起上我的三轮电瓶车,我用车子带你们回去。”老大又跟我说:“老三发财了!都买了小轿车了!只是这路不好,否则我还可以享受享受坐坐他的小轿车呢!”我和老三上了老大的三轮电瓶车一路颠颠簸簸,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到家了。到家后,老大叫他儿媳倒了盆热水让老三和我洗洗脸,他拿好茶叶泡了三杯茶,说:“我们先喝喝茶,小叙叙。”又安排他儿媳早点做晚饭,说:“等晚饭做好了,我们就喝起来......”下午四点多钟,老大儿媳就做好了满满一桌子菜,有六个冷盘,四个烧菜,还有几个炒菜一个鸡汤,很丰盛。菜刚上桌老大就拿上小酒杯,每人满上了一杯说:“来!先感谢老三对我们的惦记,再祝贺我们三兄弟分别三十多年后重相聚——干杯!”......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叙说这三十多年来各自的经历,不时回忆知青老三当年插队时的情景......说着说着,老大儿子回来了。老大连忙起身跟知青老三介绍说:“这是我儿子,在镇上打工才回来。”又跟他儿子介绍说:“这是你知青二叔,快叫二叔!跟你二叔敬敬酒!”又跟他儿子、儿媳说:“你二叔当年插队过来的时候还没有你们呢!你二叔是从镇江专程过来看望我们的。”老大儿子给知青二叔添满了酒,自己倒了一小杯,喊媳妇过来一起叫了“二叔!”说:“二叔晚辈敬您!干了!二叔您随意。”知青老三站了起来举起酒杯说:“我添了侄儿、侄媳很开心!我也干了!你们要把我当亲二叔哦!”然后他一边掏钱包一边说:“我得给你们见面礼!我没带红包就直接给钱了!”这时老大急忙说:“老三!免礼啦!免礼啦!以后要你关照的地方多着呢!”......喝着聊着,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八点多钟,那近两瓶的好酒竟然就喝完了。这时老大起身说:“酒就喝这么多了,让我儿媳把鸡汤热一下,我们每人来点饭。”......吃好饭,老大跟我说:“你陪老三再喝喝茶,继续聊聊。我要去看夜了。晚上你就和老三睡在楼上,床我儿媳已经铺好了,全换了新被子。”知青老三听到老大要去小农庄看夜,说:“我也陪老大去看夜,体验一下野外看夜的感受。”老大说:“不用了!不用了!我那里床又小又脏!你还是跟老二睡在家里。当年你插队住在我家厢房里最喜欢老二陪你睡了!”这样,老大一个人去了小农庄看夜,我和知青老三继续在家喝茶聊天。聊天中,知青老三跟我说:“老大这几年搞小农庄,想法是对的。只是遇到了一些波折。国家对农业这一块还是护持的。虽然农业我不是很在行,但农业搞综合经营,搞机械化,搞生态农业,我看还是很有出路的。现在老大主要是资金不足,小农庄规模太小。我想是不是我两在资金上给他一些帮助。老大在农业方面还是很在行的,看看他投在哪一块。我们再合计合计是不是可行?......
听了知青老三的这番话我非常感动。心想老大跟我是亲兄弟,而知青老三跟我们虽然也弟兄相称,但他只是很多年前插队住在我们家的知青,仅仅是关系相处得好而已。他能主动向老大伸出援手,我还有什么理由推脱呢?当时我爽快地答应了知青老三,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在资金上帮帮老大。其实我内心是很矛盾的。晚饭喝酒聊天时,我知道了知青老三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镇江某事业单位工作,他爱人是他大学同学,也分在同一单位。改革开放下海潮时,他们双双辞掉了工作下海创业,办了一家私营装潢公司,创业很成功。他们有一个儿子也已成家,儿子儿媳都是大学生,毕业后都在他们自己公司工作。这么多年来他们公司规模越做越大。他们已是老板级人物,买了别墅,买了好车,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而我中技毕业后,虽然分配在一家国企工作,但这么多年来仅仅是个小工人。我爱人原来在一家镇办企业工作,十多年前因企业倒闭下了岗,又因身体不好在家忙忙家务。我们有一个女儿,大专毕业后找了份看上去还不错的企业工作。女儿也已成家,女婿和她在同一单位工作,但都是小工人。前几年,我女儿心血来潮竟然辞掉了工作,自己创业开了个小店,几年下来还在亏本状态。我前几年才买了一套商品房,房贷还没还清。家庭经济很吃紧。.....
第二天,我和老三早早就起了床,等老大回来一同吃了早饭。老三说:“我们一起到小农庄去,看看下一步怎么发展。”到了小农庄,老三把昨晚和我谈的事跟老大说了一遍。而老大却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我不能接受你们的资助。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老伴身体又不好,儿子儿媳对农业又不感兴趣,也吃不了那个苦。如果搞不成功,我还不起你们的情。还是让我自己慢慢搞吧。不管怎么说混个温饱还是可以的。你们要是关心我,有空就常过来看看,来钓钓鱼,陪我喝喝酒,我就很开心了。”又说:“我这里刚好有两副鱼竿,鱼食和蚯蚓都有,你们就在这小鱼塘里钓钓鱼。塘里面至少有十多条四五斤重的草鱼,二三两重的鲫鱼也很多,大鲫鱼不多。看看你们哪个运气好,钓一条大的中午就烧了下酒,钓得多你们就带回去。我养的鱼不怎么喂饲料,味道很鲜。你们去钓鱼吧。我到地里干活去了。”老三又跟老大说:“我们弟兄三人,现在就你条件差了。你不发展,我们哪有心情钓鱼,就是喝酒也不香啊!你多动动脑筋,选个风险小一点的,投资在二三十万的项目。算是兑现当年我们说要报答你的承诺!否则,我们现在就回镇江了!以后也没脸面来看你了!......”老大听知青老三说的那么严肃,那么中肯,只好说:“那就让我好好想想。你们去钓鱼吧!等中午回家喝酒时,我再告诉你们选什么项目好吗?”老三听到老大已有转意,这才让我陪他一同去钓鱼,让老大到地里去干活。......
我和老三拿了鱼竿、鱼食等一同到了鱼塘边,各自选好位置,撒了两个窝子。我走到老三那边递了一支烟给他说:“等抽完烟就可以下钩了。”老三看我刚才一直没有说话好像有心思,跟我说:“老二,我知道你目前手头不宽余,但你放心,资助的事我出大头,你出小头,实在不行全我来,你就当是借我的,以后还我。这点钱我又不急着用,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我说:“我不是有心思,而是过意不去,觉得对不起你。”老三说:“你这就见外了,你们应该把我当亲弟兄!只要老大以后有了发展,我们的投入还是值得的。好了,不多说了。我们可以开钓了。”他又开玩笑说:“老二我们看谁钓的多,钓的少的中午罚一杯酒怎么样?”我说:“行!开钓。”......大约钓了半个小时,两人都只钓了几条二三两(重)的小鲫鱼。又过了十多分钟,我看到老三的鱼竿大弧度的弯了起来,鱼线绷得很紧,像似大鱼上钩了,便放下鱼竿走了过去问:“老三!上大鱼啦?我去拿网兜?”老三说;“不用了,鱼不是很大,再溜一会它(鱼)就没劲了。”果真过了三五分钟就看到是条大草鱼,已白肚子朝上了。只见老三用一只手提鱼竿,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就把大草鱼拿上了岸。我们估了估(重),也就跟老大说的差不多,四五斤重。我看了看时间,已是九点五十了。就跟老三说:“我把鱼先送回去,让老大儿媳把它(鱼)红烧了,中午多个下酒菜!”老三说:“好!你先送回去,说不定等你再过来我还能钓到。”我把鱼送了回家,来回用了半个多小时。等我再回到鱼塘边,我问:“老三有没有再钓到大的?”老三说:“没有,只钓了几条小鲫鱼。”我说:“我得抓紧时间钓了,看来中午罚一杯酒罚定了!”......到了中午十一点多钟,老大从地里干活后过来了,他还没到鱼塘边就大声问道:“怎么样?有收获吗?”老三答道:“还行!还行!”我说:“还是老三厉害,钓了一条四五斤重的草鱼,已经送回去烧了。我不行,只钓了几斤鲫鱼,老三鲫鱼钓的也比我多,看来他是钓鱼高手!”老大走了过来把鱼网兜拎起来看了看说:“还不错,有七八斤鲫鱼呢!只是大鲫鱼太少了,只有四条半斤以上的。”他走到老三那里递了一支烟给老三说:“再钓会儿。”又到我这里递了一支烟说:“把鱼竿给我,让我过把瘾,看看能不能钓条大的。”又说:“再钓二十分钟,钓到钓不到都回家喝酒了。”后来,一直钓到十一点四十,两人都只钓了几条小鲫鱼。老大说:“收竿回家喝酒了”......到了家里,老大儿媳已做好了满满一桌子菜。红烧的草鱼,头尾装了一大盆,中间分了两段装了大一盆,全摆在了桌上,筷子酒杯都摆好了。到家后我们洗了个脸,老大说:“桌上坐!桌上坐!”并跟每人满上了酒说:“来!喝!”老大在鱼的中间段上拣了一大块放在老三的碗里说:“老三,尝尝这鱼味道怎么样。”老三吃着鱼说:“这鱼是跟菜场买的味道不一样!鲜!嫩!好吃!”老大又在鱼的中间段上拣了一大块给老三说:“好吃就多吃点。”老三连忙说:“大家一起吃!大家一起吃!”又举起酒杯说:“老大!老二!我敬你们,干一杯。”干完酒,老三把话题转到了正题,跟老大说:“老大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准备选什么项目?”老大跟每人倒满了酒说:“我还真想了几个项目,只是心里没底,不知可不可行?”老三说“说来听听。”老大说;“一是搞大棚种植草莓。离我们村不远的句容白兔镇,有很多人家搞大棚草莓,都很成功。只是我没有搞过大棚,也不懂种植技术,必须要先学技术。”又说:“看来这个项目只能以后再说了。来来来边喝边谈。”......他又说到养牛。他说:“古时候我们村叫悍牛村,当地方圆几十里养牛最出名。我祖上就是养牛、贩牛起家的。几十年前我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家也养牛,但都是养的耕牛(耕地的牛)。现在耕地不用牛了。如果养奶牛或者食用牛,投资大风险也大,心里没底。还有就是买一辆中型联合收割机。我们村有一千多亩粮田,村上只有一家有一辆二手小型收割机,大忙收割都是有外地来的收割机收割,每亩要付八九十元收割费。而且还看涨!前几年,我准备让我小舅子买的,他那年手上有十几万(钱)。但他说这东西来钱太慢,就到外地去承包浴室了,现在混的也就一般般。我想,收割机虽然来钱慢,但我搞种植、养殖再有收割机,一年弄个十几万(钱)应该没问题。......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就老大的创业项目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了各个项目的利弊,并作了风险评估,最终达成了共识。先买一辆中型联合收割机,再多养一些鸡、鸭、羊、鱼,以后再扩大规模......这样老哥又有了第二次创业梦想!(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