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与孝
麦嘉宝
我的父亲,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初中学历。由于爷爷的早逝,身为长子的爸爸早早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供养四个弟弟妹妹。依靠勤劳的双手,我的爸爸不仅让我四个叔叔姑姑顺利完成学业,还给了我一个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五口之家。
在我的心里,爸爸有很多面,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作为孝子的一面。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清明去扫墓,等叔叔他们都走了,爸爸自己一个留在了爷爷的墓碑前,一边给爷爷倒了杯酒,一边念念有词。“爸,您命苦啊,一辈子没享过福就走了,连孙子都没抱上。。。弟弟妹妹成绩都很好,毕业了都找到工作了。。。我对不起你啊。。。”然后招呼站在不远处的我给爷爷上香。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平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爸爸说上这么多话,也是我第一次明白原来我的父亲身上背负那么多的重任。
可能是出于对爷爷的愧疚,爸爸对奶奶显得特别的孝顺。我的四个叔叔姑姑都走出去了,只有爸爸留在了奶奶的身边。其实听叔叔说,爸爸年轻的时候,去过桂林、去过上海,也有机会留在珠海,但是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来。或许我那只有初中学历的爸爸,说不出“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话,可是,他就是这么做的。
爸爸经常跟我们说,奶奶小时候被日本人掳走过,文革时期爷爷被人诬陷带走的时候,奶奶肚子里还有我们的小姑,她一生都在战争和饥荒中度过,饱受苦难,现在生活好了,就得享福。看着奶奶这些年身体都尚算硬朗,爸爸既感到欣慰,但又会担心奶奶说不定哪一天就不行了。或许这便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吧。其实我完全明白这种心情,看着我那一直如强人般在我心里存在的爸爸也会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我的心里便很不是滋味。
爸爸很想把奶奶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但是奶奶因为商品房不能种菜便拒绝了。爸爸怕奶奶孤独,也怕奶奶一个人住会出意外,便时不时就回奶奶家,陪她闲话家常。有很多事情,只要我奶奶想,爸爸都会尽量满足,无论是去看镇上表演还是赶集,爸爸都会放下工作,去陪我奶奶。我爸对我奶奶的孝顺,从来就不是停留在“能养”的层面,“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我们一家都爱吃,在探寻美食的路上,爸爸从来不会落下奶奶,每次出去觅食,无论再麻烦,爸爸还是会先去接奶奶,然后再出发。爸爸和妈妈有时候会因为奶奶而起争执,而我爸爸从来都站在我奶奶那一边,让我妈妈很是生气。其实我觉得,一个男人,连生养自己的母亲都不孝顺,你能指望他对你有多好,对家庭能多有责任感呢。
别人问我家有多少个孩子,我说有三个。人家再看看我是个女孩,家里又有三个孩子,就知道最小那个必定是弟弟。我弟弟的出生,跟我爷爷奶奶也脱不了干系。由于政策原因,我的四个姑姑叔叔都只能生一个,而且刚好都是女孩。如果我爸爸也没有儿子,女孩不入族谱,那么我爷爷的这一脉便绝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加上奶奶有时不自觉流露出的没有孙子的遗憾,估计爸爸就放在心上了吧。街坊邻里间只有我奶奶没有孙子都是孙女,他也很想让我奶奶抱上孙子,让奶奶在邻居间有面子。于是,那时已经有10岁的我,看着我那年逾30的爸爸妈妈即便面临超生的巨额罚款,也到处寻医问药,求神拜佛,还在家里摆风水局。相士说我爷爷葬在红花山,生的当然都是女儿,于是爸爸还特地花了一笔钱,把我爷爷从红花山迁到旁边的白花山。最终,用遍了所有科学、不科学的方法,终于迎来了我弟弟的出生。弟弟出生后,爸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回奶奶家,去给我爷爷上一炷香,告诉他我们家终于有后了!第二年,我弟弟会走路了,清明的时候,爸爸不顾妈妈的阻拦,硬是带着刚会走路的弟弟去扫墓,在我爷爷的坟前,隆重的介绍这个单传的儿子。
爸爸不仅自己孝顺,还带着我们孝顺。每到周末,爸爸都会接我们去奶奶家,风雨不改。哪怕是我高三的那段日子,两周只能回家一天的时候,也不能睡懒觉,必须回奶奶家。回奶奶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给爷爷上一炷香,然后跟奶奶闲话家常,或者是干点农活。有时候弟弟太小,不懂事,奶奶给他的东西他不愿意吃。这个时候,爸爸就会告诉他长辈给的东西都得要,那是孝顺也是礼貌。
我的小叔,30多岁了,还没有成家,可急坏了我的奶奶。这不仅是因为小叔没有找到对象,也是因为他这些年没有存下什么钱。前两年,小叔终于结婚了,购置婚房的钱都是我爸出的。父母惟其疾之忧,我不得不感叹。小叔结婚了,爸爸又给爷爷上了一炷香,告诉爷爷现在连小叔也成家了,请爷爷放心。虽然现在我所有的叔叔姑姑都成家立业了,但爸爸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无论是叔叔要建房子,还是姑姑要买车,爸爸总会主动提出不够钱大哥有。任岁月如何的变迁,在我爸爸的心里,他始终是大哥,是长子,就要替爷爷去照顾他们。
其实实际上,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我们姐弟仨跟爸爸实际相处的时间很少。小时候,我总会埋怨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来接她放学,而我只能等到天黑才回家,也会埋怨爸爸重男轻女,只疼着弟弟,好处都是他占了。长大之后,我就明白了爸爸。虽然我的爸爸,他有些封建,有点迷信,但从来不会影响他在我心中山一般的存在。我的爸爸,对国家、社会、人类谈不出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但凭借他的努力,他成功的维持了一个小家的幸福安稳。假若你问我从爸爸身上学到了什么,我就说是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