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 “节外生枝”的美丽

    类别:故事 作者:中原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10/10 16:32:05 网友阅读:589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学习《儿童乐园》一课。按照原来的课堂设计,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但在“提出数学问题”这一环节中,一个孩子的提问令我大吃一惊------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2+2+2+1=8(人)”、“有多少人坐小船? 3+3+3=9(人)”、“有多少人在椅子上休息? 3+3=6(人)”、“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4+4+4+4+4+4=24(人)”......当这一个个问题被学生提出后,我很是满意,因为这些都在我的设想之中。可这时,有一只小手仍在高高的举着,“难道还有问题?不可能!”“杨金哲,你还有问题?”“有多少火车轮子?3+2+2+2+2+2+2=15(个)”,孩子的回答让我惊喜万分。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并把相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很明显,前面四个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完全围绕本节重点设计,看似完美。但“有多少火车轮子”这个问题的提出,为本节课镶上了一颗耀眼的宝石,它是本节课知识重点的一个反例,即“如果在一个加法算式中,它的加数不完全相同就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有多少火车轮子”是本节课的生成性资源,是学生在精彩的交流、“节外生枝”的回答中所产生的智慧火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就是借助这个资源使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得以完善,也引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点的进一步讨论与思考。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罗丹老师也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可遇不可求,它就像闪电,一闪而逝,因此,及时发现极为重要,利用得好,它就会产生无穷的“能源”。 所以,我们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在课堂互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迷茫处引领,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这些资源更有意义。

    (作者:河南省鹤壁科达国际学校 张中原)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