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诗歌 >> 文章正文
  • 从农村来 到农村去

    类别:诗歌 作者:周济天下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10/1 11:14:37 网友阅读:841次 网友推荐:2次  字号:   

    从农村来 到农村去

    从过去到现在,我的生命大体就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在书香世界里耕耘,享受着文字和文字里的故事带给我的精神快乐和内心释放,收获精神食粮;另一个是在现实的农村世界里体验农家生活的艰辛、琐碎和劳苦,锤炼坚毅、执著、朴实的精神,而我就从这第二个“世界”说起,讲述我从告别“象牙塔”,到走进山村田野做“村官”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感受。

    从小成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情感诉求和关怀

    艾青有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觉得这句诗能够表达我对家乡(农村)之情的心声,虽然我没有为她流过泪,但我的心里却因她而常饱受着滴血之痛的煎熬。

    我出生并成长在农村,从小就受恩泽于一方水土,农村有我童年的梦想和回忆,总能激荡起我心灵最深处的涟漪,似乎儿时成长的许多故事,历经时日已在我的生命底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些零散而断断续续的趣事,仿佛就在昨天,清晰地回荡在脑际。那些大凡农家人有过的生活,掏粪、耕种、收割;劈柴、烧火、煮饭;割草、喂牛、喂马;煮食、喂猪、牧羊,我几乎都干过,脏的累的苦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是多么珍贵和有意义的生活体验,只有身体力行,才知其中真味。

    不管我长多大,走多远,总能感觉自己无法摆脱一股来自家乡的力量的牵引,我曾把这叫做“乡结”。尽管今天我可以选择走出农村,但农村有我的根,农村和农村生活对我而言,是对我生命的一种恩赐,她们都是我灵魂和精神的故乡,我一直热爱着家乡的水土,是这一方水土养育和恩泽了我,让我深深地知道“汗滴禾下锄”的艰辛与劳苦,也是她使我深深知道“粒粒皆辛苦”的来之不易,更是她铸牢了我坚毅、执著、朴实的精神之基。

    而当我亲眼看到自己的家乡所遭受的漠视、冷落和变迁,心便生出寒意,着实凉透了心。贵州早在2013年就正式实施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小康路、小康水等六项行动。但在我的家乡,这六项行动却迟迟不见,我所在的田野村甚至连一条通村公路都还没有,又何谈什么道路硬化及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我的家乡,生态环境已经遭受了很大的破坏,而且仍在加剧,却处于无人管治的状态。前些年开垦的农地近几年来多有抛荒,发展粗放;很多农民成群结队上山伐林,以为柴草,久而久之,山变秃了,自来甘泉干涸了;秋冬时节,往往是风沙大作,尘土飞扬,春夏之际,气候又异常多变,旱灾时有;草木枯萎之季,有很多山头,放眼望去,整个山林,山虽在,林已不再;还记得,读高中之时,每次归来,途经山中,唯残枝蒿草凌乱堆砌,一片狼藉,观以上此等景状,甚为堪忧,好不教人心痛。

    为了使家乡的现状能有所改变,我也一直在努力,我陆续写过一些反映家乡现状及思考的如《故乡的忧虑》、《从寒假杂忆到我的乡村梦魇》、《看家乡之十年》、《美丽乡村之家园建设岂是梦幻?》等文篇,在里面,我写下了很多辛酸和挣扎,也有失望和痛惜。我努力想使家乡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当地的政府,也在当地的一些报刊和网站上投过部分相关稿件,可惜文笔欠佳,人微言轻,很遗憾的是,包括写信反映,甚至通过“上访”诉求之途,都未能见效。

    从小成长在农村,对农村始终有着特殊的情感诉求和关怀。大学毕业后,我做了水城县一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来到水城县顺场乡大发村,在这里,我看到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等项目陆续展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这让我触动很深,与此对比,我更加忧虑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心急如焚。

    告别“象牙塔”,选择走进山村田野做“村官”

    “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我,亲身体验过“劈柴、喂马,掏粪、种地”的农家生活,也就十分理解和感佩农家人面对农事的细碎和操劳,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坚韧和勇气,仍然对幸福生活满怀憧憬,仍然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劳创造价值,这样的农家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从农村来,也十分愿意到农村去接受锻炼,在基层的土壤上耕耘勤劳和汗水。

    我成长在农村,一直热爱着自己的家乡,我对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归宿。所以,大学毕业后,我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成都,也没有选择奔向其它繁华都市追寻“淘金梦”,一直以来,我很期盼回到家乡尽一份心力。虽然最后没能留在自己的家乡——威宁,但我还是选择了奔赴山村田野,做了六盘水一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在这里,我的心灵和精神能够得到寄托和安放,我不后悔,我愿意把这当作是人生中特别的经历,是对自己的锤炼。“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即使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愿意从小事做起,把农民的事放在心上,尽心尽力而为。”这是我最初的信念和心声。

    当然,我们一旦选择投身基层农村,就需要有吃苦的准备,需要及时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需要尽快地融入新的农村生活,需要忍受每个夜晚一个人独处的孤寂。当时,我来到村里尽管有些许的无奈与苦楚,在自己还没准备炊具之前,只能跟着几个村干部转,吃饭就像打游击一样,感觉既给别人带来不方便,又很不自在。于是,我自己买来做饭的炊具及其他生活用品,一时间自带的几百元钱花得差不多了,过了几天米饭、笋丁加书刊的“艰苦日子”,也饱尝过不知所措的“不事的愧疚”。记得我那个时候的心情很纠结,“我甚至不知道我能在村里呆多久”,驻村工作的信念有点动摇了。

    后来,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当逃兵,也不能每天把自己关起来浑浑噩噩度过,既然已经选择来了,我还是要做点事情,哪怕我只能做一点小事”,怀着这样的信念,我没有选择退缩和离开, 而是准备了可以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和笔,主动走出门去,到田间地头或农户家里找群众谈心交流,向村支两委班子及成员询问村情和有关发展的想法,了解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把他们说的、所反映的记在心里,写在本子上,对村容村貌村情很快就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也很快就融入了新的生活,投入到了新的学习和工作中。

    “百姓之事无小事”,不管村民们所反映的事情是多么得小,对村民来说都是大事。在这里,凡是能够力所能及作的主、解决得了德事情,我都会想办法尽力去帮助解决,渐渐地,我跟村民们熟络了起来,他们有什麽事情都会主动想起我,找我帮忙,比如让我帮他们到乡里办存折,取身份证、医疗卡等等,我都会做好登记,帮他们代办,一时间,我好像成了他们与乡里的“连心桥”,当把存折和卡递到他们的手中,看到他们满脸的感激和灿烂的笑容,我心里又踏实,又高兴。然而,我只在村里呆了半年,“桥”就断了,我被抽到市委活动办参与搞教育实践活动,之后没有为他们真正地做过一件民生之事,这让我觉得很愧疚,我辜负了他们当初的期盼,深感难过和不安。

    从小事做起,以负责任为做人之信念、行事之准则

    “百姓之事无小事”,我们既然选择来到最基层的农村,做了村民与党和政府的“连心桥”,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以负责任为做人的信念、行事的准则,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最起码责任底线。 2013年7月参加工作组驻村以来,我们走村入户,组织召开村组代表会或群众小组会议,向村民宣传讲解诚信计生、新农保、养老保险等惠农政策,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主动帮助村里清理和完善有关“四在农家”创建工程暨危房改造等村级台账资料的建设,规范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地收缴和服务工作,深入调查和统计村民旱灾损失及帮助村民申请受灾冬春粮食等生活救助补贴,主动参与调处多起群众矛盾纠纷等等,回首我参与所作的这些工作,是对自己的检点和督促,让自己知道我是在做事情,而没有混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混日子。

    在大发村的时候,我还利用空闲时间整理农家书屋里的书籍,规范借还书和登记程序,向部分村民和学生开放。作为工作组成员,我还大力协助乡党委、政府做好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顶着烈日测量通组道路里程,帮助申报《大法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示范村寨》项目,同大发村支两委一起积极组织和陪同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因修建水电站而导致的炮损房屋现状进行调查和鉴定。可以说,驻村工作以来,我没有得过且过、混过,在一件件的小事情中从不懈怠工作,不断努力增强自己办事服务的能力。

    驻村服务才半年,2014年3月底,我就被抽调到了六盘水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虽然在抽调函里说我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但我心里还是牵挂着大发村的人和事,偶尔也打电话回村里问问近期的一些工作情况。记得刚到市里不久,就有一些村民给我打电话,询问的都是一些关于低保、养老保险等的事宜,我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并及时与大发村支两委沟通,向他们说明群众反映的事情,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村民尽快解决。

    来市委活动办的时候因为走得匆忙,还有一些我负责的事情未能完全办理完结,我心里很不踏实,担心会贻误了群众的大事,会损害到群众的利益。比如,因为走得急,给村民办理农村低保存折的700元钱(70户)被我带走了,在市里,我多次主动与村支书和村会计沟通,请求他们及时重视帮助那70户低保护办理好存折的事,并趁村支书来市里办事之际把钱给他带回了顺场。最后,我打电话给村会计,确认了此事已经办理妥当后才放心。

    在市活动办工作期间,曾有两位老板(一位是在大发村投资了近2000亩的猕猴桃的公司的老总,另一位是长期承包村级道路硬化项目建设的老板)到市里找到我,据说是一位乡领导介绍的,我之前写过项目申报材料,让我帮忙写一份关于大发村通组道路硬化项目的申请材料,考虑到是有益于大发村人民,我就爽快答应,尽力帮忙,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把初稿写完就提交给了他们,至于后事如何,就暂不得知了。

    虽然这一次从山村田野到零距离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在这里,我虽然得到了学习的教育,得到了成长的锤炼,得到了信念的洗涤,但是,也更多地溺于繁琐的表格和数据处理之中,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上却毫无半点作为,每每想到自己的身份,心中不由觉得对不起大发村民,心中满是亏欠和愧疚。说句心里话,突然间觉得自己很自私,为了自己的前程发展,而选择离开大发村民,虽然只是暂时的抽调,但真的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抽调期间没有为他们解决过任何困难,做过任何好事。

    尽快心中有一时难以释怀不安和愧疚,但在新的工作中需要我摈弃干扰的情绪纠葛,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把工作做好。在活动办,我被分配到联络组,主要负责一些临时的联络、表格数据的处理、信息的收集及台账的建设工作。在这里,我常处于无周末上班的状态,甚至很多时候,晚上也要上班到10点之后,再者,面对着全市的数据,需要梳理汇总和上报台账,我每一个月的23日到27日这几天几乎需要白加黑的连续奋战,忍受着眼睛酸涩、手指僵硬发麻和身心疲惫疼痛,可以说是我最辛苦的时候,我却只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不敢马虎,不敢敷衍。我是一名党员,既要服从组织安排,更要负好责任,履行好职责,把工作做好。

    “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是干部成长和发展的“大舞台”。如果不被“截留”在县、乡镇机关单位,我相信深入到基层的我们,有很多人还是能够吃得了苦,干得了一些事情的,也是够得到一些锻炼和成长的。“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我们要敢于到农村的实践中去接受锻炼、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也只有深入到农村去才能够让我们深知百姓疾苦,深知人民需求,更能培养我们的民生情怀,让我们更加牢固树立和坚决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不懈怠。

    农村是我成长的根,我从农村来,再到农村去,我十分感谢我能有这样一段经历。但是,从告别“象牙塔”,到走进山村田野,再到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大学毕业已一年有余,回首这一年,我在为民服务办事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每每想到自己的身份,心中满是亏欠和愧疚,再想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家未成,业未立,梦想还未实现,我的路还很长、也还很艰难,我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去坚守梦想,并为之奋勇前行,也需要更好的机遇和舞台去展现自我、去实现人生价值。

    (2014年9月)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