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瓦津基公园音乐漫步

    类别:散文 作者:丁猫之家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5/10/10 9:58:35 网友阅读:548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旅行家阿兹猫说:“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因此,如果你到华沙,波兰朋友必定会建议你去瓦津基(Wazienki)公园一游。

    瓦津基公园被誉为波兰最美的公园之一,历史上它曾是波兰末代皇族的私家园林,其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美不胜收。战后重生的瓦津基公园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安放了一座肖邦的雕像,某种意义上, “肖邦”成为了公园的主题,所以瓦津基公园又叫肖邦公园。每年夏、秋两季的周末这儿都要举办露天音乐会,届时华沙的男女老少围坐在肖邦雕塑旁,在如诉的琴声中,寻找民族情感的归属。遗憾的是,我是五月底来华沙的,在华沙只有两天的时间,等不到音乐会的举办了。

    然而,我还是决定到瓦津基公园一游。一进公园的大门,就看到听众席的对面,隔湖屹立着一座巨大的肖邦雕像,坐在一棵柳树下的肖邦两眼微闭、眉头稍皱,似乎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之中。他的眼中流露着淡淡的哀愁,紧闭的双唇和面部刚劲的轮廓则显示出内心的倔强。近距离观赏这尊雕塑作品,更使人震撼:雕塑的背景抽象化为一只巨形的手,又恰似铺天排浪般,与音乐家的动作与姿势相呼应,使得这座雕塑在整体上具有了强烈的节奏感。肖邦披着的那件被风吹起的斗篷具有象征的意义,它象征着肖邦不仅是一位音乐家,更是一位斗士!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想雕塑何尝不是如此呢?站在肖邦的塑像前,随着他那打着节拍的手指,我仿佛听到了刚劲有力的“英雄波兰舞曲”、听到了具有强烈波兰民族风格的“玛祖卡舞曲”!

    一本关于肖邦的传记,将他比喻为“花丛中的大炮”。肖邦生活在19世纪三十年代,这是波兰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之一;1831年波兰起义瓦解后,许多波兰的知识精英被迫流落到巴黎,这些知识分子在异国他乡,以笔为剑继续进行着民族解放的运动,浪漫主义诗人密茨凯维奇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在《青春颂》诗中写到:

    “你往下看,

    那里,永不消失的云雾,

    遮盖了泛滥着怠情旋涡的土地,

    这就是我们的大地 。

    我要飞翔在这死灭的世界之上,

    我要飞向幻想的天堂,

    在那里,热情创造了奇迹,

    撒下了新奇的花朵,

    以金色的画像显示着它的希望”。

    客居巴黎的肖邦也以极大的热情加入到波兰流亡者的行列中,而且他更坚信:“波兰终将成为灿烂和强盛的波兰”,因此肖邦的音乐把所有的诗人和流亡者在情感上团结了起来,《波兰史》一书的作者,史学家扎瓦德斯基写道。这个时期肖邦创作了《C小调钢琴练习曲》、《玛祖卡舞曲》、《克拉科夫舞曲》、《波罗乃兹舞曲》和《英雄波兰舞曲》等雄壮有力的作品,音乐家通过宽广、斑斓、跌宕飞扬的音瀑,表达其内心对华沙沦陷的忧愤及对远方家乡的怀念之情;他还为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词谱曲,比如维特维茨基的这首《战士》:“时间已到,战马嘶鸣,马蹄忙不停;乘风飞驰,扑向敌人,浴血去战斗争……”。肖邦的创作及谱写的曲子都成为了这些流亡者反抗强权的号角。

    在波兰,肖邦被视为一位神圣的民族偶像,但是在纳粹占领下却禁止公开演奏肖邦的音乐。1944年,在二战即将结束之时,波兰人民在华沙老城举行了武装起义。我在华沙老城的玻璃橱窗中看到许多黑白照片,它们无言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华沙老城红墙下那座小小的纪念碑,碑上立着一位头戴钢盔的持枪女孩子,看起来年龄很小,我不知道她是谁,但是,那个年代保留下来的一张照片中,定格了四个女孩子的形象,她们是那么的年轻,脸上挂着只有少女才有的微笑,想必这个头戴钢盔的女孩子肯定是她们中的一员吧!19世纪波兰流亡者坡尔在其创作的歌词《落叶》中写道:“自由生长的树梢,如今落叶飘零,在这坟墓上面,一支小鸟低鸣,波兰啊,波兰,经历了一场灾难,你的儿女在坟中长眠,一切烟消云散”。后来萧邦为这首歌词谱了曲。我想,当波兰人民在华沙老城举行武装起义时,肖邦的音乐必定是鼓舞、支撑波兰人民生存、战斗下去的精神力量吧!由于孤立无援,这场起义犹如以卵击石,历史学家评论说,华沙战役是二战中最令人绝望和残忍的城市战争之一;2014年在华沙起义70周年之际,由扬•科马萨导演的电影《浴血华沙》上演,影片通过一个爱情故事,还原了1944年华沙起义的血腥和残酷。

    在诸种艺术门类中,音乐的正负能量是最明显的,它既可以让人情绪低落,也可以使人情绪激昂。影片《布达佩斯之恋》中的主题音乐“忧郁的星期五”,让听者选择通过自杀来结束生命;而法国的“马赛曲”则激励着国民革命军的斗志。电影《卡萨布兰卡》中有一个镜头:在卡萨布兰卡的一个酒吧中,几名德国纳粹分子酒后高歌德国国歌,法国人则针锋相对地唱起了“马赛曲”,激昂的歌声赶跑了纳粹分子,每当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内心都会被深深地震撼。

    肖邦的灵魂在他三十九岁时离开了其脆弱的躯壳,他带着爱而来,又带着爱而去;音乐家李斯特怀着对他的敬仰之情写下了《肖邦传》,他将萧邦视为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的流星。华沙的克拉科夫郊区大街上有一座圣十字教堂,这座建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建筑在大街上并不起眼,甚至也无法与同一条大街上的另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相比,但是,它的名气却不输于任何一座在外表上比它高大上的教堂,因为教堂廊柱下的壁龛中安放着肖邦的心脏。“假如我是天上的太阳,我将只为你放射光芒;假如我是林中的小鸟,我一定不在任何异国歌唱……”。是的,我在教堂里听不见教皇作弥撒的声音,但却听到了肖邦的心音。如今,肖邦的旋律仍在瓦津基公园、华沙克拉科夫郊区大街、在整个波兰的上空回荡着。

    五月的华沙,天高云淡,当地朋友说,在我们来的前几天,华沙一直在下雨,有趣的是在我们离开中国之前的广州则是大雨滂沱,以至于我们十分担心能否顺利出行。中国与波兰分别为二战亚、欧的两个中心,广州与华沙相隔万里,但是在纪念二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老天都在为之动情呀!

    今天行走在华沙的大街小巷,你已经基本上看不到战争的痕迹了,鲜花摆放在干净整洁的街道及普通人家的窗台上,滑着旱冰、极富动感的少男少女穿梭在皇宫广场的人群中;当地朋友说,华沙的女孩子很美,这种美不靠衣着、不靠化妆品,而是天然的,是充满自信的内心外化的表现。那么,我眼中的波兰不也是如此么?

    肖邦被誉为“用巴黎钢琴演奏的波兰诗人”,如果说从肖邦雕像中“飞出”的是激情磅礴的音瀑,那么,从瓦津基公园的“肖邦音乐长椅”中“传来”的则是诗意的潺潺流水,优美的C小调奏鸣曲为我们描绘了维斯瓦(Wisla)河的旖旎风光和对爱情的渴望……这位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用欢快的、情意绵绵的音色,描绘着自然与生活的美,将他的爱情故事演绎成音乐的旋律,成为人类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他的音乐也刻划了我们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二百年来,一切苦难和动荡之后重归平静,希望自己的祖国和平安宁是这位用音乐写诗怪才最大的心愿吧。如今,华沙人可以在肖邦的旋律中更美好地享受快乐的生活,想必音乐的力量是支撑他们信念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一位资深旅行家写道。

    回到国内后的一个晚上,我打开DVD,音响中是熟悉的肖邦钢琴曲,浪漫而唯美,沉浸在肖邦音乐的优美旋律中,我仿佛又来到了美丽的瓦津基公园……

    汪翊2015年7月5日夜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