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想起上海知青的那段岁月

    类别:随笔 作者:枫林左岸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6/3 10:39:38 网友阅读:1200次 网友推荐:3次  字号:   

    想起上海知青的那段岁月

    想起上海知青的那段岁月

    车锋/文

    2008年12月27日上海师范大学礼堂,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联谊晚会,即安徽太和上海知青联谊会,会议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太和县人民政府联袂主持。

    晚会有一作品《滴水之恩,涌泉相抱》,特生动、特感人.描述了上海知青下乡插队到肖口公社田庄大队车庄,在上海知青屠新法队长的带领下,和全村人民一道大干农业生产,修水渠、打机井、种水稻,使农村小农经济一步一步走向繁荣,进而由农村传统自然经济走向城镇化经济的过程。

    1968年,安徽太和肖口公社田庄大队车庄,是太和历史上第一个知识青年下乡示范村,上海知识分子走到农业第一线抓生产,在上海知青的带领下,首先也是第一个实现了机械化。在屠新法队长的带领下,车村购买了太和县历史上第一台小上海手扶拖拉机,培训了一大批青年拖拉机手和几十多名机修工,第一次实现了由牛耕田向机械化耕作的转变。有了先进的现代化机械再加上上海知青先进的知识理念,屠新法又带领全村人民开垦了水稻种植。在车村种植水稻是多年以来的神话,然而在上海知青的指领下,全村人民鼓足干劲,齐心协力。水土容易泄水,所以从轧土开始,到插秧、收种、分粮,一步一个脚印的书写着历史的神话,记得在当时,全村人民都是满面春风,兴高采烈,干劲十足。“车村有了水稻田,号称皖北小江南”,周围几十里的领导都来参观。

    然而知青们并不满意,因为北方的农业生产一大部分是靠天吃饭,哪年风调雨顺,哪年收成就好,老百姓就能吃饱肚子。哪年遇到水灾、干旱,遭殃的也是老百姓。队长屠新法又带领全村人民,首先从灌溉工程做起,修水渠、打机井,一步一个脚印。车村在当年打大型机井15眼,修人工灌溉渠18000米,庞大的灌溉工程被地方政府称为皖北“都江堰”。有了灌溉工程,农作物可谓风调雨顺,农村田地收成有了旱涝保收。人战胜了天,农民收入提高了。

    富裕起来的车村人没有忘记教育,在上海知青的号召下,办起了赫赫有名的清山寺中学、小学,举办了一批又一批农业科普知识,扫除了农村的文盲,同时也吸引着近几十公里的青年学子,其中有一部分人考上了清华、北大研究生,出国到了国外。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知识加上先进的理念,使车村的经济文化生活迅速上了一个台阶,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起来的车村,在当地号称“小上海”,“皖北小江南”,当年修成的庞大灌溉工程也被地方政府称之为“皖北都江堰”。

    时光如梭,岁月悠悠……

    树还是那棵树,小河还是那条河流。

    踏上小康社会的车村人民,依依难忘那段鱼水之情的岁月,往事依晰再现,睡梦中一个又一个熟悉面又热情的面孔。

    然而中国地大物博,人海茫茫,如何才能找寻那当初插队到车村的上海知青呢?报纸、广播、杂志……直到2008年12月上海师范大学礼堂安徽太和上海知青联谊会,我还没有联系到当年的几位上海知青,在这里我只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屠新法、张和平、王其国、高柏金、陆提刚、释晓霞【女】,以表感激之情。不过我相信,随着信息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他们,请他们重新回到素有“小上海”之称的车村,尝一尝“皖北小江南”的米饭,看一看皖北的“都江堰”。

    注【安徽太和上海知青文化博物馆正在筹建中】占地20余亩,地址安徽太和车村,第一任馆长--------,馆内收藏大量上海知青下乡使用过的农用工具,其中有当年用过的‘小上海手扶拖拉机’梨子,锄,耙,牛套,拖车,餐具,洗脸盆,床具等。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