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形式与内容的哲学与现实意义

    类别:随笔 作者:艾华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3/12/17 13:24:25 网友阅读:1369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内容意即事物内在因素与矛盾,是事物构成各方面、及相互间的关系与联络。事物的内在组成关系与联络的怎样、如何决定了事物之属性与存在,是事物质的规定。在哲学上说,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区别于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在认识事物的内容时,太多时候将内在结构等同于内容,我以为这值得商酌。其实事物内在结构在更递进与深入的事物分类学与方法上讲,事物的内在结构只不过是更进一步的细化后的“形式”而已。

    有人要问我:你如此说来,准确地描述“内容”应当如何呢?我的回答是:内容就是事物内在结构之间的联络方式与关系,它应当完全不属于物理学意义上的事物范畴,而仅指“物理学意义的事物”的运作方式与规律。

    形式又是什么呢,形式是事物的表象,这是最普通、最直接的描述。哲学上认为:形式是内容之体现,是事物内在属性的外部表现,是事物存在投射于它之外的空间的影像。

    形式之于内容,如皮与毛。如果我们视皮是毛的“内容”,那么毛就是皮的“形式”。毛依附于皮而存在,同时也护佑着皮的安全、完整、健康;皮为毛提供处所与养分,同时皮又成为皮所衣附的骨肉的“形式”;递进下去骨肉的内容又可再细分细辩……。

    前些日子有文论及中国人缺什么?看一看:性贿赂不是贿赂、提供打“飞机”不是卖淫、“轮流性活动”的语句构想、还有腐败不是中国贫富差异增大的原因……我以为中国人最缺的就是形式与内容在思辨上的统一与深入,用最普通的话大众语言讲就是:精细化的思考、规范和执行。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