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其它 >> 文章正文
  • 茶经楼赋(作者:王为)

    类别:其他 作者:阳洋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3/12/7 12:12:29 网友阅读:1852次 网友推荐:9次  字号: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⑴,癸巳岁次,政通人和⑵。适⑶蛇年,党之十八大胜利召开,万象更始,百废俱兴。今者竟陵,秉古训遵先道,兴耕读之气;法先代沿古风,尚文教之事⑷。事故,以一城而言及家国,民安而思礼仪,国盛以启民智。恰是时,复州竟陵,崇《茶经》之义理⑸,建茶经楼。以怀先圣,以勉后贤,彰⑹复州竟陵之风华古韵;扬茶圣故里之城市文明。以利民之利,以兴城之名,全民皆庆,是以为文,其辞曰:

       茶圣故里,复州竟陵,“陵之竟也”⑺,是谓其名。古属风国,郧辖楚邑,秦置县制,隶属南郡⑻。风华千年,渊远长清;古风淳愈,历久弘承⑼。境之北隅,自缘大洪,汉江府河,经其腹地⑽。汉水环绕,呈龙拱虎卫之势;河湖交错,成星罗棋布之状。东连江汉,西通京宜,南望沔潜,北毗钟荆⑾。自古鱼米之乡物华天宝;历来地富民庶人文鼎盛。钟谭幽深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誉满荆楚⑿。

       陆公鸿渐,茶之始祖,一字季疵,竟陵子也⒀。“结庐苕溪之滨,闭目对书”⒁,积时三十岁次,始得三卷《茶经》 ,一出七千余言⒂。今者,怀先贤懿德而修斯楼,昭今世昌盛增广其制⒃。

       昔者,鲁肃吴将,岳阳兴楼以阅军⒄;都督滕王,洪州兴阁以宴高士⒅;仲谋武治,夏口建楼以图国昌⒆。今者经楼,一人一经,一经一楼;人因经显,楼因经著。是故“精行俭德”是谓茶道;“茶山御史”是谓陆羽⒇。

       今者斯楼,唐风古韵,谓其神也。近楼也,舞榭歌台,雕梁画栋,彩影碧照,浮光掠影⑴^,有先圣后贤之诗文刻于其上也⑵^。千檐桂殿,翘首而出⑶^,相拥成携,竞相而立。古朴文雅之气随心可察也;峰回路转,傲首之翼跃然欲出也⑷^,雄伟挺拔之势随意可现也。登斯楼也,如临佳境,高阁临云,遥岑远目,天下归一⑸^。高歌引吭,穷帝眄于中天;行云响遏,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宇宙无穷⑹^。登楼者,亦有身临云端之意,临云揽物,极其妙也。去楼数米,邻水之滨,鱼水相依成携,芳草鲜美生姿⑺^。凝目而跓,斯楼者,尤亭翼然于地也。拔地而起,鲲鹏傲立,伏枥千里,雄伟之至⑻^,亘古未有也。观楼者,亦有乘风而起,抟摇直上,决胜千里之势也,踱步观楼,极其壮也⑼^。许步东行,停足远望,仰首皓月,水天相接,楼与物聚,浑然一体,天楼物地,壤首无隙,天工巧夺,匠心独具也。

       游人之于斯楼也,近观也,远望也,登楼也,临意也,兴之所至,意随心出也。俊彩星驰,群贤毕至,高朋满座,胜友如云⑽^。览物之情,尽得斯楼之佳趣也,而远近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又东行也,斯楼者,南际文学泉之甘醴,北枕陆羽广场之苍翠,拥福元宝地,揽灵风秀水⑾^,面西一隅,有一湖灵然于此者,竟陵西湖也。泛舟于湖,携友相行,乘一叶之扁舟,或皓月当空,乾坤分明,嫦娥翩舞,众星拱月,繁星輟手交辉⑿^。或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光影狡黠,华彩纵横斑驳⒀^。或千里清秋,风和景明,清风徐来,绿波一碧万倾⒁^。佳湖闲游,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⒂^,举杯畅饮,品三国之史话,宏图之雅志。长桥卧波,云桂鼎立;檐牙高啄,嘤嘤成韵⒃^;西湖处子,声色俱丽。香樟含情,沐春风而醉游人;木舟辑动,破湖水以问经楼。平畴远村,幽泉老树。点缀相宜成致;灯火灿烂相依⒄^。

       噫吁兮,江水弄潮,会当水击三千;鸠凤展翅,奋飞霄汉九万。驾长风,披巨浪,气宇轩昂融三江;高韬略,思远谋,踌躇壮志家国郎。机之在握,时不我待,情为所系,慨当以慷。一赋既成,四韵皆出⒅^。歌曰: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茶经楼者,其神辉煌。陆公一经兮举世名扬,承千古之懿范兮,启后世之繁荣富强。竟陵斯楼兮誉满乡邦,尚先者之嘉行兮,教后世之栋梁⒆^。殷盛相继兮德泽永芳;人文蔚起兮典世辉煌。薪火相传于千秋兮,归彼大荒,与江山而俱长⒇^。

      

      

      注释:

      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语出王勃《滕王阁序》,时维对序属,九月对三秋,而公历约为十月,正好是天门市建茶经楼,征楼赋的时间。

      ⑵癸巳:农历纪年,即是指本蛇年。“政通人和”与下文“百废俱兴”,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

      ⑶适:恰逢,正赶上;与后文“恰”,意义相近。恰:恰逢。

      ⑷竟陵:即指天门,天门古称竟陵;下文的“复州”“茶圣故里”,皆是指天门,是天门的别称;秉、遵、法、沿意思相近,秉:秉承;遵:遵循,遵守;法:师法,效法;沿:沿用,承袭。而古训、先道、先代、古风意思相近,孔子宣言“法先王(尧舜禹),效文武(周文王、周武王)”,此四词之意由此化用而来。

      ⑸崇:推崇,崇尚;

      ⑹“陵之竟也”:陵,山陵,这里指大洪山余脉;竟,指终,尽之意。古时天门又称竟陵,而竟陵之名,即是取大洪山余脉在此终结之意。

      ⑺风国、陨、楚:都是远古奴隶社会春秋时期的国名;邑,指城邑;文中即指古竟陵,属于风国,后属于陨国管辖的楚邑的一部分;后秦设县制,有隶属于南郡。

      ⑻渊:渊源;远:源远;长清,淳愈,指古竟陵(天门)置县制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历史底蕴深厚,古时地富民庶,古风淳朴,生活祥和。

      ⑻隅:角落,靠边沿的地方;大洪:指大洪山;这里指古竟陵的北疆界沿着大洪山余脉而延伸开。腹地:这里指天门的中部地段,文中指汉江和天门境内的府河流经天门中部。

      ⑾京宜:指京宜高铁。沔:沔阳,即今仙桃市;潜,潜江。毗:毗邻。钟:钟祥。荆,荆门。

      ⑿鱼米之乡:天门自古属于江汉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语出王勃《滕王阁序》;钟,谭:即指钟惺和谭元春,天门人,明中后期竟陵派文学的开创者。“钟谭幽深”语出“竟陵孤峭,钟谭幽深”一骈联,是后世对竟陵派文学,钟谭二人的文学修养和秉性及文史地位的概括。故文中说天门人文鼎盛,钟灵毓秀,誉满荆楚。

      ⒀陆公,即陆羽,名疾,字鸿渐,有一字季疵,取《易经》中鸿卦和渐卦之意,号竟陵子,又号“茶山御史”。后世称之“茶之始祖,茶仙,茶圣,茶神”;其事迹在《唐书》中有所记载,后世陈师道对其在《茶经序》中有所评,“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⒁ “结庐苕溪之滨,闭目对书”,语出陆羽在其29岁时所作的自传《陆文学自传》“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目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⒂ “三卷《茶经》,出七千余言”,指陆羽花三十载,始得三卷《茶经》,共十章,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

      ⒃先贤:指先代的贤能之人,也可直接代指陆羽,钟、谭,蒋立镛(天门净谭人,是为状元)等人。懿:懿范;德:道德,德行,操守;昭:昭彰,昭示,即表明,显示。“增广其制”化用范仲淹《岳阳楼记》“增其旧制”一句。

      ⒄“鲁肃吴将,兴楼以阅军”指东汉末期吴将鲁肃于建安19年修“阅军楼”,是为岳阳楼的前身

      ⒅滕王:指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其封号为“滕王”,其曾任洪州都督,于唐永徽4年始建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而闻名,后世有“无滕王则名阁不在,无王勃则阁名不传”一诗。

      ⒆仲谋,即指孙权;夏口,指武昌;黄鹤楼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2年;“武治,国昌”指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而在武昌,“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⒇“精行俭德”,即指陆羽提出的茶道观。

      ⑴^“舞榭歌台”语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浮光掠影”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变动;

      ⑵^“先圣后贤之诗文刻于其上”语出《岳阳楼记》有变动;

      ⑶^“千檐桂殿,翘首而出”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⑷^“傲首之翼跃然欲出”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展开翅膀一样。

      ⑸^“遥岑远目”语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天下归一”语出曹操《短歌行》。

      ⑹^“行云响遏”成语出自王勃《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燕歌凝而白云遏”;“穷帝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宇宙无穷”语出《滕王阁序》。

      ⑺^“芳草鲜美”语出语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⑻^“伏枥”语出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⑼^抟,语出庄子《秋水》,即盘旋之意。

      ⑽^“群贤毕至”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俊彩星驰,高朋满座,胜友如云”语出王勃《滕王阁序》。

      ⑾^文学泉,位于天门市内,相传是陆羽在天门西湖生活时所有,其代表着陆羽文学,茶文化,竟陵派别文学。甘醴:指甘甜的泉水;“南际文学泉之甘醴…揽灵风秀水”一语借用老竟陵高中对自己在天门市内的地理位置及人文底蕴,对外进行的一个概括性的简介。

      ⑿^“皓月当空…嫦娥翩舞”一语化用京剧《贵妃醉酒》中的念白。

      ⒀^“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语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⒁^“千里清秋”语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⒂^“风和景明,绿波一碧万顷”语出《岳阳楼记》稍有变动;“清风徐来”语出苏轼《前赤壁赋》。

      ⒃^“长桥卧波,檐牙高啄”,语出唐杜牧《阿房宫赋》;“云桂鼎立”化用屈原《离骚》中“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茞”一语。“嘤嘤成韵”语出明张岱《西湖梦寻》;

      ⒄^“西湖处子”语出明张岱《西湖寻梦》。“平畴远村,幽泉老树。点缀相宜成致;灯火灿烂相依”语出张岱《西湖寻梦》。

      ⒅^“一赋既成,四韵皆出”,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一语。

      ⒆^懿范,即指懿德,典范;嘉行,即指美好的言行品性;“嘉”字语义始出屈原《桔颂》“后皇嘉树,生南国兮。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行比伯夷,置以为象”语。“举世名扬,誉满乡邦,德泽永芳”语义相近;“繁荣富强,典世辉煌”语义相近;而此两长句,语义衍伸出自80年代老竟陵高中的一幅开学对联“喜陆羽遗风传后世;待竟陵文采启门生”。

      ⒇^“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归彼大荒,于江山而俱长”语出清末民初,革命民主志士陈天华的《猛回头》。

      

      

       作者简介:

       王为,湖北天门人,现就读于湖北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时,尤以古代文学为长。平时喜欢古典文学,爱读书,勤于笔记。业余时,尤爱写作,书法,朗诵,戏剧,且对家乡天门花鼓戏情有独钟,有一些浅陋的心得。

       投稿介绍:

        学生在校期间,偶得家乡天门兴建茶经楼,并征楼赋一文,以彰显天门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的人文精神和靓丽的城市魅力。特怀着一份对家乡人文历史的自豪和一份感恩之情,查阅相关资料和典籍,同时借鉴和化用了其他前辈老师的类似赋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创作此《茶经楼赋》一文,特以此文敬献给自己的家乡天门,敬献给茶经斯楼。

    同时文中,有许多错误和漏洞,缺陷和不足,敬请老师和前辈们批评指正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