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书画 >> 文章正文
  • 浅谈民族文化——国学

    类别:书画 作者:代云富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11/7 9:56:28 网友阅读:2193次 网友推荐:8次  字号: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个世界人们拥有一切,这个世界人们一无所有。

    ——狄更斯《双城记》

    是的,这个时代人们创造了工具,这个时代人们也丢弃了很多文明———国学冷一时成为二十到二

    十一世纪的常态。纵观人类历史文明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出,时代进步的原动力那就是“国学”。国学,即

    中国之学,民族之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这次民族文化写作目的就是要宣扬传统文

    化与艺术。为什么说国学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我们又为什么要宣扬国学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过

    去,去看看国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推动力,在民族历史长河中的辉煌成就。

    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文化也不断变化发展。奴隶社会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相互竞争壮

    大实力、吸引人才,各族之间联系加强,为文化的大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就在这时,我们的国学得到

    了跳跃性的发展。人们称之为“百家争鸣”。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了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学派,

    以“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使儒家在当时就备受称赞,到了战国孟子和荀子又加以发

    展。孟子在孔子基础上把“仁爱”发展为“仁政”,荀子更是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这些思想

    从此伴随了中华儿女走过了几千年。孔子的思想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孟子的思想就是要依法治国;荀子

    的思想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些理论不仅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是不变的真理

    啊!与孔子一样,老子在这个时候也创立了一个学派那就是道家,老子以“无为”的思想来劝诫统治者治

    国理政,无为就是不胡作为,告诉统治者,不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而是要多与民休息,这样无为即就是

    无不为。他的这些理论不管对治国理政还是对现在的企业管理也都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他在道德经里

    提出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的辨证思想。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我想也应该就是来源于此吧!

    中国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没有理由来抛弃这些精髓,反而更应该想到的是怎样来加强

    我们的民族文化,让我们的文化引领世界。到了战国墨子创立了“墨”家,提出了“兼爱、非攻、尚

    贤”的思想,他反对一切不义战争,重视人才,提倡我们要用爱去感化、去包容。这些思想也一直为后人

    所学习。韩非子,战国法家集大成者。他提倡统治者要“法治”以法治国才能使国家井然有序,长久不

    衰。他的才华也一度受秦始皇赏识,让秦走上了法治的道路。法治的思想一出,历史的书册随之发生了改

    写。法治思想对后世治国理政可谓是影响深远。

    随着诸侯之间的兼并,秦韬光养晦、富国强兵、广纳贤才,一鼓作气一统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

    建国家——秦国。秦建立后采纳了李斯、韩非子等人的建议实行法治。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国家书写字

    体,使文字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过程;然而焚书坑儒却也因此使历史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儒学资料大

    量被毁,儒士被杀,与其说这是国学的衰亡不如说是秦的衰亡,最后秦历二世短暂而亡。秦亡汉立,汉高

    祖一改秦弊,与民休息,提倡儒学,致使大汉传至四百年。到了魏晋,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文艺复兴出

    现,这个时代虽然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但文化却是异彩纷呈,出现了大量诗词歌赋,为后世留下了脍炙诗

    篇。进入隋唐国家政权巩固、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文化繁荣昌盛、一片祥和之景通过诗词歌赋铺天

    盖地流至各方。都说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唐宋的文化不仅影响了古今更是震惊了中外。对现今国内外都在

    学习这些国学知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忽视呢?中国人站了起来,中国文化也要站起来,然而进入元、

    明、清国学一再衰落,加之白话文的普及,如今学国学、用国学的人已是寥寥无几。

    国学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总结的精髓,如今国人却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就连外

    国人都在研究我们的国学了我们却还在迟疑,我为之感到无比悲哀!我是一个国学爱好者,更是一个国学

    追逐者。国学不应该被冷落,看看往哲先贤中又有几位不是满腹经纶呢?孔、老二子深专《周易》随演儒

    道;关、岳(关羽、岳飞)二将自读《春秋》上演忠勇;亮、懿(诸葛亮、司马懿)二臣苦研《孙子》兵

    法韬略。古有谋臣近有良将,我们的毛主席深读兵法,满腹韬略;周总理博闻强识,谨言幽默。他们等人

    能在历史上功勋卓著不都是国学的浸润所致吗?为什么这个时代不出千里马,又是为什么我们找不到文化

    的突破,我想我们需要深思、、、、、、

    我喜欢《周易》的奥妙,《道德经》的哲理;我钦佩《论语》的礼义,《韩非子》的管制;我崇拜

    《春秋》的论辩,《圆觉经》的胸怀。作为一个十二岁就开始学习书法的我从小就与国学结下了不解之

    缘。或许是因为家人的影响,也或许是国学本身的魅力让我多年来都不曾放弃甚至是越加喜欢。自从书法

    进入了正轨我便知道,国学是书法的基础,不学书便不得法,法是什么?是礼、是道、是内涵。每一个学

    书法的同志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去背往哲先贤的诗词,去临摹颜、柳、欧、赵的作品,去吸取他们的

    智慧精华,因为他们学到了道,他们的作品有内涵,也就是所谓的“法”。国学就是法,纵观国学历程,

    每一代的兴衰都跟国学不无关系甚至是关系密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今国学热已开始流行,这是中

    国的进步更是世界的进步。国学大师翟鸿燊曾这样说过“如果二十一世界的文明若还不能被中国的国学所

    取代,那这将是一个可悲的世界”。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开幕式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

    之内皆兄弟”等几句话就征服了世界观众,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国学的魅力所在吗?

    国学梦,我的梦,中国梦。我们要爱国学、学国学,更要用国学。 发扬国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思想性和

    艺术性相结合、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

    色和学生特点,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使这次学习成为培养高校学生高度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这也正是国学当代的价值,我们要学习它的指导思想并用之为我们服务。我

    们要利用好这个载体让文化之风吹到每一个角落。

    国学的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陕西师范大学哲学

    系教授的解释说就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

    太平之基业。”这与我的思想一拍即合,我坚持以这种思想为指导积极参与这次写作,向世人一展我国学

    的魅力,向世人宣扬国之精魂。这次写作也让我找到了自信,让我赢得了不少的掌声。我深知这掌声不只

    是属于我,更属于中华这个大家庭,属于大家对国学的认同和重视。重振国学恢复自信不仅应该而且必

    要,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重振国学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更有利于推进我们科学发展观

    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国学之大无所不包,大到道德经中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治国理政,小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

    处世谨言。学习国学势在必行。

    国学如今已在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中国飞向世界,有的是媒体、有的是学校、有的是社会,不管是通过

    什么方式,国学都在以星星之火向世界成燎原之势发展。在这里,我作为一个国学爱好者、一个大学生、

    一个参与写作的选手、一个星星之火向贵阳的每一位仁人志士号召一起参与国学知识学习,让国学成燎原

    之势。宣扬国学,让国学不再冷、不再叹,通过国学来提升学生、国人道德水准和中国软实力,提升中国

    国际影响力,完成我的国学梦、我们的中国梦。

    本文评论 (共 1条)

    • 范范 给他发短信:感触很深,希望这类文章多多出现,多多提醒国人,应该注重和尊重的是什么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