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其它 >> 文章正文
  • 浅议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认识

    类别:其他 作者:紫丁香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5/11/11 14:35:16 网友阅读:600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浅议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认识

    汪祖花

    (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龙泉中心学校 邮箱:763328553@qq.com)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个人演讲,而是师生互

    相交流,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师生交流也不是“对不对、是不是”师呼生应式的机械问答,而是针对文

    本内容,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那么在这过程中,课堂提问就是

    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同一个问题,这样问,学生满脸疑惑、目

    瞪口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畅所欲言,可见提问也是要讲究艺术和技巧的。课堂提问该如何设

    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更有效恰当地理解文本内容,正确导向文本的核心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呢?下面我初谈几点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课堂提问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

    首先,教师用亲切、幽默、风趣的语言提问,更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拉进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调

    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反之,板着面孔提问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效率。

    其次,教师提问时要着重突出问题中的关键字词,方式有可重读关键字或适度延长关键字。如在教学梁衡

    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提出这些问题: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美丽这个词语的?你在生活中

    见过什么很美丽?学生回答:花儿艳丽,让人赏心悦目;蓝天白云很美丽,让人心旷神怡,险峻的山峰很

    美丽,让人肃然起敬;人很美丽,面目清秀,五官端正,人见人爱。老师追问:是啊,同学们有一双善于

    发现美的眼睛,能深刻的感受身边美丽的事物。但这些都是外在的美。随着时间的流逝,美丽的事物可能

    也会逐渐黯然失色,但是有一种美丽,即使跨越了百年之久,却依然散发着它迷人魅力。为什么这种美丽

    能跨越百年?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丽?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跨越百年是多长时间?我在提出这

    一串问题时,适当重读和延长“百年”和“美丽”二词,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回答问题寻找突破口。

    二、课堂提问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水平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层面的学生,根据提问目的选择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

    发言的机会。巩固性提问,以基础差的学生为主,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下,无需花太大力气就能得出答案,

    从而激发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习的信心。一般性问题要让

    中等生回答,使大多数学生有思考余地。创造性问题以优等生回答为主,使他们不能单纯靠已知和习惯去

    解决,需进一步思考探索,从而带动了其他人,扩宽了思路。

    三、课堂提问要注意启发性

    常听老师们课后抱怨:这课没法上,一问三不知。我想该从教师提出的问题入手,消除抱怨。孔子曾

    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才是对学生进行“启”和“发”的

    最佳时机,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如我曾上过一节课《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如下:

    师:今天讲的课题是什么?

    生:(齐)夜莺的歌声。

    师:夜莺,这是什么东西?

    生:是一种鸟。

    师:对,看我写字。(板书“夜莺的歌声”)看这个题目好像是说一只夜莺在唱歌,是吗?(生答是)

    你们读过课文没有?啊,读了三四遍。你们读的时候发现没有:这篇课文跟别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谁发现

    了,什么不一样?

    生:课文中人物的名称都是用动物来代替的。

    师:谁同意他的说法?(无人举手)他可能是说,那德国军官问那个小孩子“这里还有人吗?”小孩

    子说,有麻雀、乌鸦等等,他说了一些鸟儿,是不是这样想的?(生答是)是可以这样想。这是那个小孩

    在戏弄德国兵。谁还看出别的不一样之处?

    生:这篇课文分开了几节?

    师:分成了几节?它有标志吗?

    生:没有。

    师:没有标志你怎么看出它分了几节?

    生:因为它节与节之间隔开了一行。

    师:你不是说没有标志吗?隔一行,再开始下一段。这是不是一种标志呢?(生答是)对,这叫“隔

    行分段”。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学生看书)

    生: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四、课堂提问要注意新颖性

    提问的高明之处在于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那么新颖性的问题对教学内容的推进和学生思维能力

    的培养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我先给学生讲讲《诸葛亮大摆空城

    计》这个故事,然后提问学生,听完故事你对诸葛亮有怎么样的印象?你想不想知道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

    也许我们不能做到在问题提出前都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创设一个情景,但一条民间谚语、琅琅上口的

    古诗句往往能令人耳目一新。我们要做的是使问题新颖、有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五、课堂提问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陶行知曾说过:“发时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要使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最佳时机,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的

    角度来说,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一篇文章是由几个段落组成的,但总会有一两个主要段落,文

    章的重难点往往体现在这些段落中,因此要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提问。

    六、课堂提问要注意促进生成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这就需要老师要善于观察把握,顺势牵

    引,对教学目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有位老师上《晏子使楚》一课,他的课堂生成很好,看一段实录。

    师读: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

    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正常预设)

    生1:这大夫也算是一个上等官,晏子为什么要贬低自己呢? (学生质疑)

    师(思考片刻):对呀,既然出使到楚国,那肯定是有头有面的人,晏子为什么要贬低自己呢? (关注

    学生)

    生2:晏子是为了顾全大局,为大家舍小家吗! (脱口而出)

    生3:如果按这个规矩的话,晏子最不中用,就派到楚国来,所以楚国是最下等的国家。晏子贬低自己的

    目的是贬低了整个楚国,这也很合算呀。 (激发思维)

    生4:我知道,晏子这是退一步说话。 (加深理解)

    师:对呀,如果你要用拳头去打的话,你必须缩回拳头,再狠狠地打出去,这样才有力。晏子退后一步说

    自己是最没用的,那楚国就是最下等的国家,这一击叫‘以退为进’,而且这种还击是很有力的,你看楚

    王只好陪着笑。 (适时拓展)

    生5:楚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思维延伸)

    师:对,侮辱别人就是—— (引而不发)

    生:侮辱自己。

    师:尊重别人就是——

    生:尊重自己。 (新的生成)

    应该说,学生提出“这大夫也算是一个上等官,晏子为什么要贬低自己呢?”,这是上课老师没有预设的

    一个问题,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生成资源。这位老师可贵的是马上思考: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

    法,可以趁机进行一点交往时应对方法的渗透,于是就生成了“渗透巧妙的说话技巧”这个教学目标。当

    最后一个学生说到:“楚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老师又即时生成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个

    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育机智随机地生成了新的学习目标,让课堂充满了思维的火花,激发了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很多技巧。精彩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马上激起学

    生情绪和思维的浪花,引领他们“披文入情”、“沿街讨源”,使其思维活跃,智慧勃发。它既是推进教

    学进程的一种手段,也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一座桥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课堂提问成为课堂教

    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成功互动学习的最好体现。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