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诗歌 >> 文章正文
  • 慢慢借书

    类别:诗歌 作者:抒情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5/3 20:42:07 网友阅读:693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慢慢借书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 江富军

    A.慢慢借书

    在温岭市图书馆,我看到好多孩子在借书,由他们的父母陪着,内心感到欣慰。然而,也常常听到不是滋味的话:“快点借,这么慢,磨磨蹭蹭。我有事情去呀。”焦急的父母会这样说。

    能够带孩子来借书,是负责的家长,值得肯定。而孩子在细心地选书,父母却在旁边等得不耐烦了,不断催促,效果就适得其反。孩子需要静静地选书、读书。催促,会伤了孩子的读书心境的,会让孩子浮躁起来的。

    读书,最忌浮躁。而读书浮躁的开始点往往是选书。胡乱地借一本三本五本书来读,或者有很多钱一下子买很多书,都会形成浮躁心态。有买书借书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书店里、图书馆里泡了一两个时辰,成果就是买了借了一两本书。这在某些人看来是低效率,而在读书人看来却是应有的“慢生活”。

    买书、借书都应是一个慢过程。孩子挑选书籍,是一种判断、选择能力的锻炼。他们会形成通过读前言挑书,读章节挑书,通过查阅作者来挑书,比如手机、电脑网上查阅,当然也通过教师、同学推荐来挑书。选书,慢慢形成兴趣点,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有阅读经验的家长往往这么做:明知这本书好,也不直接指出,而摆出几本让孩子慢慢挑选。或者摆出多本好书,让孩子挑选其中的一二本。这样的家长绝不至于在孩子入神时任意催促。

    无独有偶,学校图书馆也出现这种情况。问一个刚借好书的学生为什么要借这本书,他回答不上。再问,有没有读了前言,知道不知道作者,也摇头。再追问下去,答案是来不及看,就要上课了。给学生借书的时间短,学生看这本书封面上印着得了什么奖,什么发行量大,认定是好书就借了。

    看来促进阅读,还得从慢慢借书、买书开始。

    B.更慢的借书买书

    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是文革时期,是个书荒年代,能有一本小说读就是幸福了。家里就是一些《毛选》与《毛主席语录本》等“红宝书”,有书选读简直是奢侈。

    我的堂叔不知从哪儿搞到一本《烈火金钢》,前后封面都没了,前面十几页没了,叔叔用硬皮纸包起来。这个消息聚集了我们的兴趣。我开始向往,等几个大哥哥们看完了,就会借给我了。我开始听他们说故事概况,开始拼凑这些听来的情节,从《地雷战》、《地道战》等电影中嫁接抗战情景,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到后来读这本书时,几乎是重复哥哥们说过的故事,验证自己的想象力了。从知道这本书到看这本书,整整一个多月,那才是慢慢借书。

    买书就更慢了。上学放学拐进新华书店里,隔着柜台玻璃,看自己中意的几本书,就成为我们的兴奋点。待自己抓泥鳅搞草药攒够钱,走进书店,从几本定价相近的书之间翻翻挑挑。挑久了就担心营业员不肯,挑快了怕失去一本更好的书。结果往往等营业员催促后,心头一热定下一本,付款离柜,内心就开始盘算着下次要买的书了。买下的书,舍不得快读,要细细地看完,放个半月一月再看一遍,如此不断重复。即使这本书丢了,我也能复述出情节,尤其是连环画。我也常常把书本内容讲给比我更小的伙伴们听,评论一番,有时难免添枝加叶。

    香港文化学者张隆溪回忆自己青年时的读书情景,“在那个荒凉的山村,夜里我只能借助自制的小煤油灯,就着微弱的光线读书。”他读着俄狄浦斯王的故事,“灯下闪动着索福克勒斯悲剧那惊心动魄的文字,竹林里传来萧瑟的风声,河里远远传来潺潺的水声,我好像独自一人处在洪荒旷野之中,感受到天地自然那种原始、神秘而无可抗拒的力量。”那种深度理解、体验、共鸣,是终生受用的美点。

    如果假设当时有太多太多的书籍在身边,而他又贪多求快,必然浮躁,达不到这个境界。

    C.读不完的书

    现在有读不完的书。语言学家吕叔湘曾在他的《书太多了》一文中转述了四种态度:放弃,否定,随大溜,精华主义。他认为精华主义最可敬,但“这四种读者都没能解决书太多的问题”。

    读不尽天下书干脆不读,读书无用,读到哪里算哪里,三种态度都不对。哪精华主义呢?吕叔湘说:“精华主义的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是那些可怕的《世界最佳书目》。谁看见了这种书目都会头痛。为什么?因为这种书目不近人情。没有人能照单全收。”“那一大堆读不了的书发挥坏作用,它叫老实人心里烦,悲观;它让不老实的人像煞有介事,生骄傲心。”于是他转述了另一种态度:毁书。这当然是戏说。

    我们通常拿从前自己没书读来教导孩子们现在有书读好幸福,因而要好好地读,而体会不到一个孩子面对这么一大堆书时压力山大。有些人喜欢买书,家里有大量藏书,于是大量论述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经典观点,告诫孩子好好读书。

    既然藏书反而对孩子产生压力,会起反作用,哪怎么办?兴趣点丧失,或形不成兴趣点,读书必浮躁。

    最正确的方法是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这些书我大部分没看完。只有这样,让孩子不会因老实而“心里烦,悲观”,因不老实而“煞有介事,生骄傲心”。

    藏书没有读完是常态,也是当年温饱未解决时父母反对买书的理由。

    藏书本身的理由在哪里?

    D.藏书与知识氛围

    谈起中学生阅览室的报刊杂志订阅,有人说:订《新华文摘》《文史哲》、《文学评论》有什么作用?高中生看不懂的。浪费。《读者》、《意林》、《报刊文摘》这些才适合学生。然而,我们坚持订阅。诺大的阅览室,放若干本有深度的杂志,目的只要求学生翻翻,在学生的阅读视野中有本这样的杂志,里面有些著名的专家名字,目录上有比如理性主义、文艺美学、现代主义、系统论等名词,知道哲学、经济、历史、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的学问分类,即使不懂装懂,附庸风雅,也能让他们明白有那么多的学问构架。让学生翻看这些信息,现在或许没用,而这些印象会留存在大脑里,会在大学里、社会上建构知识体系时发挥作用的。

    一个语文老师家里摆着黑格尔的《美学》,弗洛依德的《梦的解析》,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以及中国的《四书五经》,《百子全书》等中外名著,不一定读完,读完也不现实。而在这个书房里能够感受到文史的氛围。中学图书馆里摆上《资本论》,就是让学生长见识用的。

    藏书,是藏书者的精神天地。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藏书构成他的知识氛围,精神启蒙。

    氛围熏陶,是一个慢过程,慢慢地构成一个人的知识底蕴,见识也需要慢慢积累,螺旋式上升,终生受用。

    因此,慢慢借书,有些醉翁之意,目的还在感受图书馆的知识氛围,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兴趣点。

    E.慢慢买书,形成自己的书单

    有的家长鼠标一点几十几百本名著,向图书馆借来,从书店里买来给孩子读,试图把知识也如商品一样批发给孩子,搞速成,那是管理的惰性。

    要让孩子慢慢借书,最好还要让孩子慢慢买书。

    每买一本书,就会对这本书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从小买到大,慢慢买,知识就会在买书过程中积累起来。让小学初中学生把自己借的买的书放在他自己的小房间里,形成他们自己的天地。自己买的书,借的书,熟悉的,看过的,才构成我们的书单。《世界最佳目录》是世界的,经过自己慢慢认识,长期积累,这样的书才是自己的书单,自己的兴趣系统。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一个慢过程。家长慢慢地观察孩子的成长点,不直接催促,而是保护其兴趣,悄悄用阅读催化。比如有个初一学生有历史兴趣,喜欢阅读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就让它喜欢一个阶段,这是他的兴趣点。不要担心这不是正史,不要向孩子说这史料中有多少多少错误,浇灭孩子的兴趣。有的孩子喜欢袁腾飞的历史课,家长担心太尖锐而阻止。有的孩子偏爱易中天讲三国,读《三国演义》,家长非要他结合进《三国志》。有些家长往往向孩子压进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塔斯夫的《全球通史》。一压,逆反。这些书,家长就摆在自己的书房里,让孩子翻翻,知道有这样的书就好了。这种分寸最重要。再过几年,他会对自己这段通俗史阅读进行反思,这时会喜欢上张鸣,蒋廷黻,吕思勉等具有思辨色彩历史学家。于是,由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为成长点,易中天、袁腾飞、张鸣等名字与他们的一本本书,构成了孩子的书单,也就构成了孩子的精神成长史。

    不要怕孩子出差错。回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只能背毛泽东的语录本,只能看样板戏。后来我们接触西方文史,反思自己,就把这个内容当成了支点,成长点。经过大量的资料阅读,现在我们能够历史地、思辨地反思晚清、民国现象,站在世界史的眼光看中国近现代史,不能不说是精神成长、飞跃。

    书海茫茫,选书是读书人的必修课。一生借书,买书,慢慢地……

    热烈庆祝世界读书日,愿全民阅读。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