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 八步邻

    类别:故事 作者:从容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4/23 20:40:09 网友阅读:1018次 网友推荐:19次  字号:   

    八步邻

    曲阜市老年大学 魏运海

    从前,曲阜城东防山坡上有个鸿家庄。在村后靠山的陡坡上,住着个老汉 ,姓鸿,名杏逵,他和老伴有一个独生子,名叫鸿福来。鸿老汉虽然识字不多,但仪表端庄,与人见面说话也是知书达理,人称:先生姿态像。有人问他孔孟之道、诗书之理,他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可是为人处世,他是一让再让。他常说:咱是孔孟之乡的人,应以礼待人。家虽贫,人却很特殊,拾到钱、财、物一定要找到失主,如果真找不到,他会让儿子写个失物招领启示,想方设法找到失主。

    转眼间,儿子鸿福来已长到十九岁。儿子一直在上学,可学习很不好,始终在全班倒数第一。出乎意料的是在曲阜每三年一次的“县试”中,考中了鸿门的第一个秀才。如果再参加高一级的考试“乡试”,那是该考“举人”了,举人登科后即前十名为大挑一等可授官。这可是他鸿门求之不得的好事啊!其实,鸿福来并不想参加“乡试”,只是拗不过自己的老爹(因为他爹对他的期望很高)。考就考吧,反正自己也考不上,只当是跟着开开眼,“滥竽充数”罢了,没想到却中了个秀才拉。

    这事还要从头说起。鸿家的院子很大,可住的屋子并不大。两间草屋作堂屋,一间小草屋作偏房,另外还搭了一间小草屋当作厨房。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属于穷人家了。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又在南学读书,学习不太好,算算也该考秀才了,然后再给他娶个媳妇。如果老天开眼,来年真考个秀才,那可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于是,鸿老汉决定盖新房子。

    他先是向亲戚朋友借钱,然后又赊来了木料,准备好土、石、灰等建筑材料。找来木匠、泥瓦匠,正在挖土、打地基时,忽然在房基的正中,一尺多深的地方挖到了一个大红棺材。也不知在地下埋了多少年了?这时,有人说:“干脆挖出来,拉到南河里扔了算了”。鸿杏逵看过后,忙说:“这样做不行,毕竟是人家先来这里占下的,我不能做缺德丧良心的事,这房子我宁愿不盖,也不能把人家赶走。伤天害理的事,我绝对不能干。”于是,他连忙用土埋好,又筑了个大大的坟。然后又买来了香火、鸡、鱼、肉,供在了坟前,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祷告请求宽恕。还请求地下的亡灵别怪他,不知者,不为罪。并答应以后逢年过节都来上坟,还要保护好坟。然后向西迈了八步,让干活的人重新挖地基,盖新房,垒好了院墙。他还让人在坟的周围用土打好了墙,像个小院子一样,不让孩子、猪、狗、牛、羊、鸡到上面去,还让家人看护着。

    鸿杏逵的儿子鸿福来在南学读书也十年了,每次考试始终在全班倒数第一,人送外号“倒第一”,在老夫子(老师)眼里也是最差的学生。可是,在曲阜的“县试”中,考棚榜上,鸿福来却名列第四。就连老夫子来看榜时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认为肯定是考务官弄错了。当他的几个献殷勤的同学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他时,他还认为是他们专门来糊弄他的 。鸿杏逵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忙打发儿子去榜上看看。鸿福来到榜前一看,咦!还是真的来。榜上一共十名,自己名列第四。夫子教的四十三名学生中,只有自己一人榜上有名。他爹也不相信这是事实,忙跑到老夫子那里去问个究竟。老夫子从窗户里老远就瞧见鸿杏逵过来了,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双手抱拳迎了出来,先是拱手作揖,然后一口一个世兄的说道:“你德高望重,可喜可贺。我十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我四十三名弟子中,只有福来给我争光,定个良辰吉日我要登门祝贺。”说完又把鸿杏逵让进屋里坐下,茶水伺候着。接着对鸿杏逵说:“我教鸿福来这十年来,就发现他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说话洪亮,与众不同。我平时也没少对他暗地里下功夫,我怕他骄傲,平时没少批评他,以激发他努力地学习。我知道他一定行,所以我才每次考试把他放到最后一名。你看我的良苦用心,只有你能真正的明白……”。鸿老汉起身告辞,回到家中一看,院子里已经挤满了前来道贺的人,比中了状元的场面还热闹。一家人自然是高高兴兴,欢天喜地。

    晚上,送走了最后一个前来道贺的人。鸿福来的爹高兴地说:“我今天特别的高兴,活到今天才感觉到什么是光荣,我虽然忙活了一天,说了这么多话,走了这么多路,可就是不觉得累。”这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家人打心眼儿里高兴。

    天已亥时,福来的娘才把玉米糊涂、煎饼、咸菜端上饭桌,一家人高兴地享用着,真比鱼、肉还香。福来的娘说:“儿子考上了秀才,连亲戚、朋友都跟着高兴。这人呀,一高兴,连饿都忘了。” 福来的爹接着说:“是呀,高兴!高兴!”福来吃完饭,把碗一推,就躺在床上想睡觉。却被他爹叫了起来,说:“福来,知道你的人都说你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快给爹说说你这回考试怎么会考上秀才的?”福来坐起来对爹说:“其实,我上这十年的学什么也没学会,所以才考最后一名,我是名副其实的“倒第一”。这次考了个第四名确实是有原因的。”他爹忙说:“我知道,是夫子暗地里给你下功夫,他怕你骄傲,平时没少批评你,以激发你努力地学习。”福来摇摇头说:“不是这么回事,夫子从来也没给我暗地里下过功夫,还经常地讽刺挖苦我,别人叫我外号时,他从来都是幸灾乐祸。”爹忙问:“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福来说:“说来也奇怪,考试的头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有个老头告诉我,要想考取功名,只要按他的要求去做就行。于是,他把考试的题目和一篇文章写在了纸上,让我背下来。第二天,我就凭着记忆把这一篇文章学会背了。考试的时候,我便把这篇文章背着全写在试卷上,没想到还真的考中了。”

    鸿杏逵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很高兴。心想:我鸿杏逵是哪辈子积的恩德,今天居然有贵人相助。接着又问儿子:“福来,你也没问问这老人姓什么?叫什么?和咱有啥关系?将来有机会咱好答谢人家。”福来说:“老头说了,如果有什么事情要问,就等夜里烧上香,他就会托梦给我。” 鸿杏逵一听,非常高兴。连忙取来一掴香,点上火,又磕了几个头,让福来供上。连忙吩咐儿子快去睡觉,只等着老人夜里给儿子托梦。

    第二天天还没亮,鸿杏逵就醒了。他早早地起来,来到儿子的床前,看到儿子睡得特别香,还不时地说上几句梦话。鸿老汉不忍心叫醒儿子,便搬来了一个板凳坐在儿子的床前耐心地等。一直等到辰时,儿子才伸了个懒腰,揉着朦胧的睡眼醒了。鸿老汉忙凑到儿子跟前,问:“孩子,老人给你托梦了吗?”福来说:“托梦了,老人一口一个的说我们是他的恩人,要感谢我们家,还说他和咱家是邻居,是咱的八步邻。说完后就走了。” 鸿杏逵一听,全部明白了,原来是自己的老邻居——‘八步邻’。

    早饭后,鸿杏逵就去集市上买来了、鸡、鱼、肉等贡品,给自己的老邻居‘八步邻’点上香火,磕了几个响头,表示感谢,还祷告一番。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多。有消息说明年在山东的济南巡府举行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鸿杏逵一听非常高兴,嘴上说:“秀才要幸,举人要命”,心里却想:说不定儿子有俺的‘八步邻’帮助,还能考上个举人哩!举人大挑可授知县的官职,举人是老爷的身份,和县太爷平起平坐。到时候,我就是‘老太爷’了,那才是:七字头上加两点——撅着尾巴抖起来了。晚饭后,鸿杏逵急忙叫上儿子烧上香,又磕了几个头,希望自己的老邻居‘八步邻’再托梦给自己的儿子。

    第二天,鸿杏逵还是和上次一样,一大早起来就等候在儿子的床前。心里想着老邻居‘八步邻’会再给篇叫儿子能考上的文章背。儿子一睁眼,鸿杏逵就迫不及待的问儿子:“‘八步邻’老人家又给你托梦了没有?”福来说:“‘八步邻’老人说了,他在阳世间只是一个秀才,学问不高,考举人这事,恐怕帮不上咱的忙。说完就走了”。鸿杏逵听完儿子的话,在儿子床前呆呆的做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好办法。最后决定,晚上继续烧香,让儿子在梦中求求‘八步邻’老人,想想办法。不然就天天烧香,赖住老人,让老人不得安生。还要儿子告诉老人,就说是他爹说的。

    夜里,‘八步邻’老人果真给福来托梦了。他说:“让你爹在防山搁笔架下搭两间小屋,那里风水很好,能造就人才,你就在那里闭门苦读。过上几个月,我会找个阴阳两通,学问高深的人暗地里帮你,你的前途会无量的。

    天一亮,鸿福来就把‘八步邻’托梦所说的话,一字不落的说给了爹听。鸿杏逵一听,高兴地找来了石匠、木匠、泥瓦匠,当天就到防山搁笔架前选好了地址。几天后,两间小石屋就盖好了。鸿杏逵把床铺被褥、桌椅板凳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搬进了小屋。鸿福来也把自己的所有书籍、文房四宝,搬了过来,不管白天黑夜,都在屋里闭门苦读。一日三餐、所需物品,全由老爹负责奉送。

    转眼间,时间就过去了半年。一天,老爹送来早饭,等福来吃完后,刚走。忽然有一老者敲门,鸿福来把老者让进屋。老者开门见山直接问道:“鸿秀才,这几个月学的怎么样了?”鸿福来说:“真是风水环境造就人啊!实话跟你说吧,虽然我上了十年学,中了个秀才,其实我什么也没学会。还不如我这半年在这里闭门苦读学的东西多呢!”老者一听,很高兴,便和鸿福来谈了起来。从三黄到五帝、夏商西周和春秋,以及孔子的言论统统说了一遍,还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鸿福来觉得这位老者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比教他的那位老夫子强多了。两个人越谈越投机,越谈越话越多,不知不觉已过了个把时辰。老者已觉时间不短,就说:“今天就聊到这里吧,我还有别的事,不如咱这一老一少交个朋友吧,我会常来看你的。”鸿福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愿意”。老者说:“我就是八仙之一吕洞宾,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福来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听说你神通广大,还会变魔术,我有你这个朋友,以后什么都不怕了”。吕洞宾说:“那你现在需要我帮什么忙吗?”鸿福来想了想说:“现在,考个举人要花钱;做生意为了赚钱;当了官想贪钱;世间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一个‘钱’字。我有你这个朋友能给我弄钱,你说我还考举人、进士、当官干什么?不如你现在就给我弄些钱好了。”福来的一席话使吕洞宾犯了难,他的双手在兜里摸来摸去,愣是半天没摸出一个子来。鸿福来说:“我才第一次给您要钱,您老就一个子没掏出来,还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是八仙吕洞宾,是活神仙,我看还是算了吧。”吕洞宾说:“我说话不是不算数,来时我兜里没带钱。我给你变钱也得需要‘母钱’当引子,才能变出来。”鸿福来一听,既然能变钱,还等什么呢?伸手从书箱里抓了一把铜钱,伸手一看,有十二个铜钱。递给了吕洞宾,说:“这些能行吗?”吕洞宾伸手接过铜钱,说:“太好了”。嘴里一边念咒,一边把铜钱撒向空中。用手一指,十二吊铜钱在桌上。洪福来把眼一瞪:“你给我这点钱能干么?”老者说:“你认为钱少啊!要真是钱多了你还犯愁呢?”这时的鸿福来通过半年的风水造就,已不是以前的鸿福来了,他人大心开,胃口大的得已没法治了。他摇着头说:“我这个人会犯愁吗?再多的钱我也不会犯愁的!”老者掐指一算,然后拉起鸿福来就走,边走边说:“今天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两人不一会就来到了防山搁笔架西的嗮金台。鸿福来放眼一看,望不到边的金银财宝,同集上摆摊的一样:这一摊是金骡子、金马、金骆驼;那一摊是金鸭子、金鸡、金鹅;还有一摊是金蛤蟆、金蟾蜍、金老鼠……总之,世间有什么,这里就有什么。老者说:“怎么样?今天你看到的这一切,全都归你,看你往哪里搁?在贪心国,那里的国王都没贪这么多。”此时的鸿福来,早就被眼前的金银财宝冲昏了头脑,忙说:“多啥?连一个像防山这么大的金疙瘩都没有,还夸你给我的金银财宝多?”老者说:“福来呀!像你这么大贪心的人,我还从来没见过。如果我度化你做了最大的官,你会成为天下第一贪官的,你得早死,百年后还会留下骂名……骂你爹、骂你祖宗八辈。”然后一挥手:“你快走吧,快回你的防山坡吧,我也回我的终南山上去修行,这样的闲事我管不着。”转眼间老者不见了,鸿福来沮丧地回到了搁笔架下的小屋中,一看:十二吊钱也变成了十二钱了,一个不多。

    下午,鸿杏逵照例来给儿子送饭。鸿福来说:“从今天开始不学了,回家跟爹一块种田去。”他爹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鸿福来便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给爹说了一遍。鸿杏逵摇了摇头,长叹了口气,想来想去也没想出好主意。最后,还是求自己的老邻居‘八步邻’帮忙出个主意吧。

    晚上,鸿杏逵又点上香,吩咐儿子上床睡觉去了。而自己则在床上坐了一宿。天一亮儿子就醒了。福来告诉他爹,这次‘八步邻’又托梦来了,他说:“你家对我的大恩大德永远报不完,为此我在八仙那里跪了三天三夜。你知道,八仙中的吕洞宾,才高八斗,阴阳两世皆通,经他点化成人的都是活神仙。他有意帮你先考上举人,再中个进士,最后还要帮你在京城做个大官。没想到呀,你的贪心这么重,该说的他也已经对你说了。这样吧,你已有秀才的好名声,不如开个学堂,一辈子也不用愁吃喝。”说完就离我而去了。鸿杏逵想:既然‘八步邻’已指给咱这条路,以后咱也不能再叫咱的老邻居作难了。

    于是,洪杏逵帮儿子开了个小学堂。鸿福来当了一辈子的老夫子,教了一辈子的书,像他爹一样老老实实的做人,一辈子再也没敢多贪一分钱。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