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有你才是家
——记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道德人物李彬
他叫李彬,是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综掘二队一名普通的支护工,妻子叫郭运玲,原系一名矿区绿化工。双方于2006年9月在唐口煤业参加工作,儿子李善鑫上初中,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收入相对比较宽裕,家庭生活其乐融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6月21日,这是一个让他们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郭运玲中午饭后到矿区上班,刚到矿中门附近,遭遇了一辆风驰电掣而来的货车,郭运玲身受重伤当场昏倒在地,从此,他们的人生轨迹开始步入另一个苦难的方向。
我是你的依靠
郭运玲被火速送到济宁附属医院,经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但由于其头部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医生为她取出了脑部的淤血,她却一直昏迷了46天才逐渐恢复知觉。
近日,笔者通过预约来到李彬家中,一进门便看到李彬正为妻子喂汤,郭运玲半躺在轮椅中,见有人来,她嘴里发出“嗯嗯呀呀”的几声。李彬招呼我们坐下,坚持喂完最后几口。李彬用一个小勺,一勺一勺的给她喂下,郭运玲慢吞吞地咽下,嘴角不时地回流出一丝汤汁,李彬在喂过一勺之后,再用小勺给她刮刮嘴角,并不时地用纸巾给她擦拭嘴角,半小碗汤足足喂了有10分钟。
在客厅通往李彬卧室的门上,贴了一副放大了的《足底按摩穴位图》,笔者感到奇怪,为啥要将图贴到门上?李彬介绍:有一次他听说足底有人体全身部位的反射区,经常按摩会促进病人康复,于是他专门买来了足底按摩书籍,并在卧室墙上张贴了《足底按摩穴位图》,但由于妻子的活动场地已经从卧室拓展到客厅,在客厅按摩时李彬看不见图,他干脆把这张图改贴在门前,打开门,他在卧室里对照边自学边帮助妻子按摩,关上门,则能在客厅里进行。由于长期坚持为妻子按摩,柔软的足底竟将他的右手背中指关节处磨出了一些老茧。
李彬说:“我们是2013年春节前回到家里的。”那时候医院已经明确表态:如果能够恢复好的话,她的瘫痪也会好转,说话也能恢复,否则的话只能表示同情了,目前医学的高度仅限于此。
听到这个消息,李彬这个男子汉当场泣不成声。但只为了一句有可能恢复好,为这点“星星之火”李彬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对病妻实行24小时吃喝拉撒全方位的照料,她不会吃饭,他就一点点的喂;她不会说话,他就靠细致入微的观察,看妻子需要什么;他每天鼓励她,用话语给她精神上的安慰,他知道她也许听不懂,但也许听得懂;他还每天为她的病体做按摩,帮助她锻炼恢复。
刚接妻子回家时是冬天,李彬晚上睡觉总是和衣而卧,表面再盖上被子,因为他必须随时起床照顾妻子的吃喝拉撒,为妻子掖好被子,防止她着凉。回家第三天晚上下起了大雪,李彬从厨房端水给妻子洗脚,不小心被湿滑的门台滑到,连水带雪粘了他一身,小腿磕了一下钻心的疼,他擦干雪水再端一盆来给妻子洗脚。当郭运玲的一只脚放进温水里,大概是水温稍高,她突然一抬脚,将洗脚盆踢歪,蹲在地上的李彬被溅了一脸的水,李彬只好擦擦脸,第三次兑水给郭运玲洗脚。这一晚他的小腿骨火辣辣地疼,第二天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
有希望咱就往前奔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彬长期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转眼又过了3个月,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这天李彬正在为妻子做足底按摩,却突然听到近9个月没有吐出半个字的妻子“嗯啊”的发声,似在表达什么,李彬细看,郭运玲正看着李彬,指指床前的水杯,又缓缓指向自己的嘴巴。李彬见此情形一拍大腿,上前搂起郭运玲的肩膀,惊喜的说:“运玲,你醒了是吗,你醒了吗!”当他再一次看到妻子眼神中闪耀的光芒不再像以前一样游离,他确信妻子终于有了正常的知觉,李彬高兴的像个孩子手舞足蹈。这以后,他照顾郭运玲方便多了,也更加坚定了他为妻子治病的决心。
医学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李彬的照料和付出是无限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算走到天边我也要想办法给她治病。”李彬说。两年多来,光医疗费用就花去60余万元,除去公司爱心帮扶和有关部门赔付的款项,李彬自己支付了20余万元,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而此时,李彬长期在家照顾妻子,早就失去了自己的工资收入,孩子上学还要花钱,年仅七旬的二老体弱多病,更为他的生活雪上添霜。
没钱怎么办,借!这是最直接的出路,对于关系亲近的亲朋好友,他由于照顾妻子不方便走开,就提前给人打好电话,说明情况借点钱,等对方许诺后自己再上门取钱,有的亲朋好友听说后就主动把钱送上门来,三五千不等,帮李彬渡过难关。而对于关系稍远的,李彬就提前为妻子准备好饭菜,料理好家里的事务,让老人照看着自己再出门,出门以后由于不放心家里,办完事赶紧往回走。
李斌还介绍:2013年春节前夕,公司党委了解到他的事情,专门为他提供了1000元帮扶。与此同时,时任副总经理陈启友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将700元帮扶金及手写的慰问信交到了区队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闫明将钱送到了李彬的家中。“当时我也没想到,矿领导能把一名普通职工的困难挂在心上,内心很感激。”事后当闫明第二次将干部职工捐献的8000元爱心款交到李彬手里时,李彬几经推让才肯收下,他说:“矿领导和工友都是我的恩人,我欠大家的,等日后好好工作再来报答!”也是这一年春节,李彬破天荒地在大门上贴了大大的“福”字,并贴上了窗花。李彬说:“矿上给了我关爱、亲朋好友也给了我支持,运玲的病也在好转,一切还是有希望的,我们全家也要过个好年。”说到这里,李彬擦了擦眼角的泪。
为了妻子能够好转,李彬曾带着妻子的CT片和医院的鉴定结果,南下郑州、北上京城,东到威海等各大医院为她咨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
在去威海某医院的路上,中途转车时,李彬不小心将从家里背烙饼出来的包袱遗失在车上,他就把早饭挨到中午,到中午头又顾不得吃饭了,因为必须赶在下班之前到达医院。为了节省1块钱公交车钱,他下车后边步行边打听,一直走了8站路才到医院,走到医院才挂上号,医院已经下班了。李彬不敢到处乱走,在专家门诊室外排队等候,直到下午四点多才排上号。
医生只是给了一些指导性的康复建议,他们照例也没有灵丹妙药出了医院,李彬无力的靠在墙上,茫然的看着天空发呆,他舔舔干裂的嘴唇,最后在地摊上吃了一碗面条,谁料刚吃下去便“哇”的一声呕吐起来,他因为一连串的奔波劳累,加上饥饿困顿,身体吃不消了,开始出现异常反应。此时李彬还是不敢怠慢,他拖着疲惫的脚步,坚持到车站买好了返程的车票,在车站候车大厅坐了一宿,第二天一早踏上了返乡的汽车。
回家后,李彬打了3天吊瓶,这期间他仍然坚持如一的照顾着卧病在床的妻子。之后一有机会,他便到处打听,四处奔波着寻医问药。李彬说:“当我感觉快熬不下去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大声呼喊,到底哪里才有治好病的良药啊!”
“是的,只要一种办法能治好郭运玲的病,我什么都情愿!”李彬重复这样一句话。
有你才是完整的家
好心的邻居上门来看望李彬和他的妻子,有人善意的劝导他:“你这样啥时候是个头啊,还是赶紧想想办法吧。”李彬清楚人家的心意,他淡淡的一笑说:“夫妻应该同甘苦、共患难,她出了事我就得照顾她,相信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我,她也会一样照顾我的。”邻居便在同情与无奈中静静的走开。
时间不多,李彬上初三的儿子李善鑫回家吃饭了,他礼貌的和笔者打了招呼后,便蹲在母亲身边说话,郭运玲照旧嗯嗯呀呀的几声,意思是孩子回来了。接下来,小善鑫取出一盒奶,插好吸管放进母亲嘴里,专注的等她一点点吸入。做完这些后,李彬催他赶紧吃饭去上学。李善鑫盛满两碗汤,一盘炒土豆丝,开始静静的吃饭,之间笔者看到,李善鑫夹起自己碗中的一块荷包蛋放到另一个碗里——那应该是他父亲的碗。
李彬介绍,自从妻子出事以后,儿子懂事了很多,学习也逐渐进步,他说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拯救苦难的妈妈,也要拯救像她妈妈一样在苦难中煎熬的更多的人。“我们给他起名叫善鑫,实际事善心的谐音,希望他为人处世要善良。”李彬解释说。人说积善人家必有余庆,而命运却给他家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
轮椅上的郭运玲似乎坐累了,口中咿咿呀呀的喊。李彬赶紧推她进卧室,小心的扶她躺下,并从左臂开始给他按摩,郭运玲乖巧的闭上了眼睛,安静的躺着,眉宇间似一块洁净的墙面,没有任何欢乐与忧愁的迹象。
小善鑫的奶奶每隔一两天便过来看一趟,有时干脆住在这里,替李彬照看郭运玲。老人患有高血压症,常年服用降压药,她与儿媳的感情一直很好。一开始她怎么也接受不了儿媳重病的事实,总是哭喊着说:“老天哪,怎么不叫我替她去!”小善鑫的爷爷是一名老石匠,在郭运玲遭到不幸之后,这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又重操旧业,到附近的山上修葺台阶,他的日工资是80块钱,每天要爬到海拔300米以上的山顶干活,挣来的工资为李彬贴补家用,供小善鑫上学。
李彬说,无论今后郭运玲好,还是不好,他都会义无反顾的照料她,只要进了李家的门,便是李家的人,有她才是一个完整的家,有她,小善鑫回到家里才能够看到他的妈妈。为了这个家,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李彬尽其所知的向笔者讲述,或许这位硬汉平时从未向人敞开过胸怀畅述,心理承受了太多的苦,他压抑太久了。
这时,李善鑫从床头找到一个硬皮本,翻到一页给笔者看,说:“这是我爸写给我妈的。”笔者认真看到:你说过/我们要好好的过一辈子/我也是这样给你说/而那一声刺耳的刹车/也刹住了我们的幸福/从那以后/你我满眼的泪 满心的苦
一切替代了我们的誓言/没有关系/有我在/你若不离/我就不弃/你若不愿倒下/我就会将你扶起/我们的路还长/在每一个颤抖的日子里/即便我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即便我付出一切/只要有我在/你我就会同在。